看长城||重走黄花城二道关及西支墙,体会这段墙的特点

5月3日,在怀柔264敌台之上,黄花城与二道关的三岔结点上,远眺北侧的二道关墙体及西北支墙,忽然发现与山脊上的墙体相连的,有两道植被稀疏的空档,远远地无法识别是什么,只感觉与墙体颜色相近,构成倒三角形形状。

这个情况吸引了我的注意,去年5月10日行走这段墙体时,并未注意到这种情况(参见《看长城‖边关古道塞音起,崖上至今风声唳--北京怀柔区二道边西北侧支墙》)于是决定,次日再走这一段。难不成,这下面两条线,也是墙体?

在这个角度,那座小堡砦是如此的清晰,其上有一撮毛一样的植被。

上山的路,很是费了一番折腾。登山点没有选择我上年的路径,而是从山脚下的一条明显的路径,向我去年下山的路切过去。

这一带没有路网,去年我走通以前搜索不到轨迹,如今能够搜索到两条轨迹了:一条是我的,另一条是在我之后的。

结果,在交汇点没有留意,错过了路口,沿着看似曾经有过的小径行走,越来越艰难,不断地在灌木荆棘丛中撕扯,手上扎满了刺。

远望北侧莲花山,视角不是太好。

(距离起点0.14km 当前海拔489m)

东北侧的鳞龙山,更有特色。

到达三角形的西南边的时候,才发现此处被砍伐出一条两三米宽的通道,沿途留下很多灌木的断茬。这些断茬还算新鲜,肯定是在我去年行走以后才处理的。

(距离起点0.17km 当前海拔495m)

接近墙体的时候,沿墙偏南侧也被砍伐出一条通道。看来,这条通道应是长城管理员所为,以方便巡查这段墙体。

我在思忖:会不会是去年我走通以后,留下的轨迹与文字,给其他驴友及长城管理员提供了信息?

(距离起点0.19km 当前海拔503m)

支墙上的堡砦

堡砦或铺房在支墙的最西端,西侧有门。

(距离起点0.20km 当前海拔510m)

南侧墙体较好,不过残存高度不到2米。

东南角上,可以看出,外侧墙体之内,还有另一层墙体。因此,这座构筑物不是简单的铺房,而是内有铺房的小型堡砦,只是规模非常小,东西长十几米,南北宽数米。

东侧外墙上的三合土灰浆,证明这是明代遗存。

东侧残墙较高,约有3米左右。

墙体与一般明长城有显著区别

过堡砦,沿墙体前行。

这段支墙墙体与一般明长城有显著的不同。

明长城常见的修筑方法有三种:

1、城砖与条石筑就的大墙,以昌镇最为常见;

2、石墙,又分为块石、毛石、片石等类型;按石材间是否有粘合材料,又分为干插边、三合土粘合、黄土粘合几种;这种类型在早期墙体或低等级墙体中较为常见;

3、夯土墙,常见于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黄土高原周边(北京地区有局部分布)。

而如今所见的墙体,却不同于以上数种类型。其特点是:

1、土石混合;

2、石块较小;

3、倒塌成垄。

这种墙体,与昌平北齐岭刨马泉的北齐长城有极为类似——至少目前该段长城普遍被认为是北齐长城,与各地明长城相比,其墙体特征是一个另类。

这种墙体,在密云古北口潮河西岸支线长城的南段,也有出现。所以,之前我一直倾向于段长城是在北齐基础上修筑的。

(距离起点0.27km 当前海拔522m)

去年走这段墙体时,我一直在疑惑:明代利用的这一段支墙,会是年代更久远的长城吗?如果是,应属于哪个朝代?如果是以前朝代,其走向如何?筑在此处的防御思路是怎样的?

这些问题,迟迟没有答案,一直困扰着我。

支墙敌台1

山脊东端,明显是一处墩台,严格地说,是敌台。

(距离起点0.32km 当前海拔521m)

过墩台1,墙体转向二道关西北段所在山体,需要翻越一道垭口。

此处去年行走时,我自对面过来,灌木茂密,找不到清晰的墙体走向,我沿山脊下行,从北侧山下绕上支墙所在的山梁,才又找到支墙。这次反向行走,也是怕再次错过。

(距离起点0.36km 当前海拔525m)

一道支墙,两种明显不同的材质

西北侧山脊上的支墙,材料是青石;这种材质与这道山梁的岩石相同。

(距离起点0.37km 当前海拔522m)

而延伸至二道关墙体下的支墙,材质却呈土黄色。这又与南侧山体的岩石相同。

(距离起点0.37km 当前海拔521m)

这一带的山体,有多种岩石构成,北侧的鳞龙山与西北的莲花山,是典型的花岗岩;二道关西北角这道小山梁,以青岩为主,或许是浅海沉积岩;而二道关所在的山体,多呈土黄色的砂岩。

垭口的低点,墙体保存较好,有少许立面。

不过,垭口处的墙体,更接近于常见的明代毛石墙。

(距离起点0.43km 当前海拔504m)

继续向上,还是这种土石混杂的墙体。

(距离起点0.43km 当前海拔504m)

回望下坡的这段墙体。

(距离起点0.61km 当前海拔470m)

支墙敌台2

墙体接上二道关所在的山梁时,有一座敌台,为支墙墩台2。

去年错过垭口墙时,沿这一侧的山脊下行,沿途几个小山包,以为应设置敌台,沿途的碎石带,以为是残损的墙体,看来都不是。支墙上应只有这2座敌台。
(距离起点0.61km 当前海拔475m)

过支墙敌台2,土石混杂的墙体更显古老,材质更是纯质的砂岩。

(距离起点0.67km 当前海拔494m)

此处墙体的立面,怕是长城管理员有意整理的,因为两端都是土石混杂墙体,这段石块完全暴露在外,与整段支墙特征相悖。

(距离起点0.71km 当前海拔497m)

回望西北侧小山梁,山脊墙体与东西两段人工砍伐的通道,构成一个三角形。东侧通道,正处于敌台往下的方向。

(距离起点0.72km 当前海拔500m)

山险宜从偏内侧(西南侧)绕行

然后支墙利用一段山险,一段狗牙山脊。

(距离起点0.74km 当前海拔512m)

这段狗牙,适合继续在内侧,即西南侧绕行。有一个点,外侧陡峭,上面的灌木过于纤细且已干枯,有一定危险性。

(距离起点0.75km 当前海拔515m)

与二道关衔接处的墙体与常见明长城特征相同

前方即是二道关的主墙体。

(距离起点0.80km 当前海拔530m)

内侧不在墙体上,有一处相对凸出的高点,杂乱堆放的石材,疑为一处烽火台。

(距离起点0.83km 当前海拔533m)

与二道关主墙体衔接的支墙,常见的明长城已经没有区别,毛石墙体,但有简单的三合土灰浆,在足够的残高,有保存较好的立面;没有夹杂泥土,石块规格较大,完全不同于狗牙之前的土石混杂的墙体。

(墙体侧面,距离起点0.85km 当前海拔531m)

墙体顶面。

土石混杂的墙体不仅存在于支墙上

转到二道关墙体上,东行,往二道关村方向行走。

二道关的墙体,等级偏低。这一段,竟然也出现了土石混杂的墙体。这种墙体较为少见,二道关的西南段墙体,完全是毛石干插墙体。

不过,此处的土石混杂墙体,石材的规格较大,不似西山脊上全是碎石。

(距离起点1.03km 当前海拔518m)

土石混杂墙体。

(距离起点1.10km 当前海拔514m)

那么:是否可以认定,这种土石混杂的墙体,是明代第4种墙体?

或者,确有可能,这种墙体,其实就是前代遗留的墙体,只是被明长城加以利用;而这种墙体,在二道关处,其实只存在于二道关支墙及西北墙,其西南墙是明代新筑,所以在那一带没有出现?

如果是这样,就是说,沿二道关北墙及西北支墙,曾经存在一条更古老的长城?

(二道关东北支墙,部分段落完全被土掩埋,也有疑虑(参见《看长城‖再探二道关东侧,期望揭秘一段身世存疑的早期长城》)等篇。

确认一座二道关西北段墙体上的早期敌台

266敌台与267敌台之间,有一个突出的高点,阻挡了两座敌台之间的视线。上次走这条线路时,即怀疑其为一处墩台(烽火台),以方便中继传递信号。

实际上,266、267两座敌台,高踞断崖之上,基本不会有敌虏攻上来,敌台的功能无法发挥,其功能实为烽火台。

(距离起点1.15km 当前海拔524m)

此次我仍然这么怀疑,只是台顶为一处平台,较少石块,与常见的以石块垒成台的烽火台差异较大。推测其为烽火台,有理由吗?

理由来了:其一,台顶土黄色的石块,局部表面变异成了黑色,与这一带岩石颜色绝不相同,这应该是人工燃烧烽火烧黑的结果。黄花城一带,历史上曾遇敌虏进犯,燃放烽火,应是很正常的事。

台东北方向,正是四海-黄花城的大道,举目远望,远方来敌可一目了然。

东侧则是267号敌台,下方是二道关关口,对面是二道关东段墙体。

证据之二:烽火台附近的铺房与瓦片

从这个山包下行约十米,墙体内侧有一座铺房,墙顶散落有不少瓦片。
(距离起点1.16km 当前海拔528m)

早期的敌台或烽火台,均为毛石筑就,稳定性差,铺房一般均位于墩台附近,这在南山路边垣、双界山、“秦皇旧址”段有大量分布,密云南石城等 处亦有发现。

疑似烽火台,附近出现铺房与瓦片,台顶有烧黑的岩石,因此,可以定论,此处确实是一座烽火台,因其先天的优势,不需另外修筑,利用山石土壤而成。

267号敌台孤悬在外

267号敌台前,墙体分叉,有一截较短的支墙连接这座敌台,这座敌台是孤悬在外的台子。
(距离起点1.23km 当前海拔512m)

267号敌台,3*5的券窗结构。266、267两座台子均是悬楼,进入空心敌台内部需要借助绳梯或木梯。
(距离起点1.24km 当前海拔512m)

二道关村西北山崖的敌台

另外,西北段墙体上,接近二道关村的崖顶,还有一座敌台或烽火台,也是遗产网未标注的长城遗存。本次没有再前往拍照,参见以前的游记。

二道关东北段墙体的遗存

下了二道关西北段墙体,再转上东北段墙体。

如果时间来得及,想再看一下东北段支墙。

一座便门

上墙行不久,有一处便门。

(距离起点2.56km 当前海拔352m)

大石条做骨架的墙体

东侧的墙体,比西侧等级要高,外侧原应有包砖,墙体内部,以大石条横贯墙体做骨架,才使得这段墙体墙体在剥除包砖后仍然坚固异常。

(距离起点2.60km 当前海拔358m)

保存较好的一段垛墙。

(距离起点2.66km 当前海拔373m)

一座残台

这是一座显眼的实心敌台。遗产网对这一带的敌台,大概只记录了空心敌台,实心台全都没有记录。敌台外侧,可见巨大的石条基础。

(距离起点2.70km 当前海拔386m)

马面1

这座马面,遗产网没有标注。下图是西立面及凸出的墙角。

(距离起点2.72km 当前海拔393m)

东墙角因坍塌原因,已经不明显,但仍可辨认出对外凸出的部分。

(距离起点2.73km 当前海拔395m)

马面2
接近山崖的时候,又有一座马面,凸出于墙体。西侧容易识别,东侧难以识别了。

(距离起点2.80km 当前海拔419m)

墙体接上方山崖,借助山险,然后向东北方向延伸。

(距离起点2.81km 当前海拔422m)

从山坡上绕行,前方是271敌台。

山崖上可能有人曾经走过,不过山崖看上去过于险峻,未敢尝试。

(距离起点3.02km 当前海拔472m)

绕行的山头,崖边似有小路。

(距离起点3.02km 当前海拔472m)

天空起了乌云,阵风也猛烈地刮起来,根据预报,风力应有七级。这影响了后面的行程与速度。后来还飘了几滴雨。

(距离起点3.02km 当前海拔472m)

271敌台近景。这是一座敞楼,顶顶已经塌断,中层应该是木隔板,而不是砖砌而成。

(距离起点3.14km 当前海拔509m)

狗牙山脊加狂风

经过一段狗牙山脊。

(距离起点3.29km 当前海拔560m)

(距离起点3.32km 当前海拔577m)

下前方这座山崖的时候,耽误了我不少时间。崖边狂风大作,落差有点大,没找准着力点,迟迟不敢下行。后来偶遇先下,找准着力点,才顺利通过。

(距离起点3.36km 当前海拔589m)

又一段保存较好的垛墙。

(距离起点3.66km 当前海拔588m)

这一带的墙体,基本都是单边墙,内侧或者有窄窄的小路,或者无路,需要偶尔踩在松动的毛石墙体顶部。墙体也不甚高,残存2米左右,部分地段仅数十厘米。

(距离起点3.66km 当前海拔588m)

东北角残台

墙体在东北角转折,转向南行。东北角上,有一座坍塌的残台,按顺序来说,这是二道关主线上第四座墩台(不含2座马面)。其中西段1座烽火台、1座敌台,东段2座敌台。
(距离起点3.70km 当前海拔596m)

放弃察看东北支墙

时间有点晚,怕公交来不及,加上有点飘雨点,于是放弃近距离察看东北支墙。

保存较好的垛口。

(距离起点3.74km 当前海拔597m)

东段铺房
墙体内侧,少有的空间,有一处斜坡上的铺房墙体。

(距离起点3.99km 当前海拔536m)

出现并行的两种墙体!

一般来说,这段墙体,只有简易的单边墙。

但在墙体转向南行以后,部分地段,单边墙外,有一段似是更古老的墙体,土石混杂,贴近崖边修筑。

(距离起点4.12km 当前海拔501m)

崖上的单边墙。可以远眺黄花城水库与黄花城长城。

这一段是单边墙外,一段保存良好的墙体。

(距离起点4.23km 当前海拔464m)

这两种并行的墙体,难道都属于二道关吗?

总觉得有些疑问。

特别是前面遇见的,贴近崖边的石墙。

会是年代更久的,不属于明长城的墙体吗?

这一带有疑点的墙体,包括:

1、二道关西北支墙,土石混杂;

2、二道关西北段墙体,局部地段,土石混杂;

3、二道关东北支墙,部分地段完全被泥土掩埋;

4、二道关东北段墙体角台向南,部分地段有双墙并行。

光滑的石坡

下这道石坡,也花了不少时间。为的是找下脚的着力点。

还好,最终安全通过。

(距离起点4.33km 当前海拔430m)

基本上一路都贴近悬崖下行,还需小心行事。

后来看到5月3日出事的驴友,山脊上一米多宽的平坦的草坡路,滑下去一个人,想想都是害怕。

(距离起点4.41km 当前海拔416m)

疑似圈墙,会是什么

会是另一处铺房吗?

不敢断定,且不作为长城遗存。

其实,272号敌台西侧,也有残墙, 以前曾怀疑是护墩院,亦是不敢断定,此次也不作为长城遗存。
(距离起点4.45km 当前海拔415m)

272敌台后,没有沿墙体下行,而是从西北侧沟谷中切下果园,结束行程。

小结:

二道关特别是东北、西北支墙的墙体,有其特有的特征,与一般明长城不同。这些特征,不敢断定是属于明长城的第四种墙体,还是利用了更古老的长城修筑。

1、西北支墙及二道关西北段墙体的部分地段,为土石混杂墙体。其中支墙墙体以碎石或小块岩石为主。

2、东北支墙部分地段被泥土完全掩埋(一直未能全程勘察,如今灌木密集,估计要到下一个冬天了)。

3、二道关东北段部分地带,低矮的主墙体之外,部分地段存在着石材量更大的墙体,也是土石混杂。

一般观察,二道关的墙体等级较低,墙体较矮,为单边墙形式,不会在崖边另筑一道工程量更大的墙体。而且外侧山险坡陡,也无筑偏坡或拦马墙的必要。

怀疑其与二道关主墙体并非同时代的墙体。

难道,沿二道关及其支墙,确实存在过一道更古老的、不属于明长城的城墙吗?

4、二道关主线上,存在一些遗产网未标注的遗存

1)西北段墙体上,有一座烽火台、一座铺房、一座敌台;

2)东北段墙体上,有两座实心敌台、两座马面、一处便门、一座铺房。

2021-05-04,7日补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