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可军 | 特色食品庆佳节
特色食品庆佳节
文/应可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温饱问题早已经解决,但是你知道在80、90年代,生活条件还不是很好的时候,穷困的人家都是吃什么吗?当时俗语说;“牛靠歇,人靠节”耕牛全靠放耕时,吃些草料,补充营养。人民全靠节气头日,弄些花样的食品吃吃。提到节日食品,宁海就有《节俗谣》可知“清明吃青草,四月八日吃柴脑;端午笋壳包;六月六日尝新吃麦糕;八月十六蒸洋糕;九月重阳麻糍糕;十四吃糰,冬至汤圆,年夜饭大团圆。”青草指青叶。
食俗,即饮食风俗,与一个地方的生活方式、文化特点和宗教信仰等等相关,并伴随着许多优美的神话和传说,使人终生忘不了那份自幼年时代哺育熏陶出来的亲情,也许除夕夜,母亲一边给焐粽的灶洞添柴,一边做着新鞋那幅风俗画,现在已经罕见,但上年纪的人肯定历历在目,由于过去生活并不富裕,平常难得吃上一餐佳肴,但四时八节,不得不随俗,备上特色食品解解馋,让节日充满欢愉的笑声,怪不得东乡逢月必有一节,这就是宁海食俗的内涵之一吧。
总而言之,宁海食俗以岁时节令最丰富,而节庆食文化以春节最丰富,不妨将年货清单介绍一二:
馍糍
今多称年糕,在宁海还有一定的区别,块状叫馍糍,条状叫年糕。先用洗净的粳米(或糯米)浸泡一夜,沥干磨粉放在蒸桶里,猛火蒸熟放在石臼上捣匀,分手捣、搭台捣两种,然后擀平切块。旧时邻居多采用换工互助方式,其乐融融,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后改为机器加工,一般称年糕了。旧时馍糍作为接待客人或自食佳品,食用方便,又易于保存,只要浸入水里即可,有些大户,整七石缸浸着,可能要吃到清明季节,不过保存的水最好为“冬水”即存贮立春前的井水、泉水等,馍糍不易开裂或发糊。
粽
糯米经水浸、沥干,用粽箬或笋壳等包裹成三角状,东乡也有横包粽,北乡有笔杆粽。有的在糯米杂以蕃茹干、红枣、赤豆或火腿肉等,几只一串(内杂材料不一,以只数来区别)放在锅内长时间地焐,除夕守夜时最为温暖,围坐灶前,柴火通红,锅内清香阵阵,热气腾腾,肚饿了解只粽充饥,吃起来又糯又香又甜。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日,民间也多裹粽,因是端午必备食品。有特色的粽子,还要分赠亲友品尝。这天裹(也叫扼粽)粽,相传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
米胖
将糯米放入特制的密封容器内,架在烧旺的炉子上,一手抽风箱,一手不停地旋转着容器,烧到一定压力时,启盖释放发出惊天的响声,糯米能放大好几倍,故称米胖。还可将玉米、黄豆、馍糍片等食品膨化,使它们变得松口,吃起来颇有风味。
饴糖汁 俗称“糖淋”,将蕃薯洗净煮烂,用麦芽作酶,在大铁锅里熬成糖汁,以备作打糖划糕时的粘结剂,本身又是麦芽糖,如果制成棒状,冷却后藏之炒粉内(以防溶化粘口),吃起来齿颊生香。
打糖划糕
用饴糖汁或直接用白糖受热成稠汁,分别放入炒熟的冻米(用蒸熟的糯米饭晾干而成)、花生、芝麻、炒豆、米胖等,再添桂花、切细的桔皮粒、生姜粒等,利用糖汁的粘合作用,压实擀薄,然后在冷却前切成小块,成为春节必备的糖果。如果用炒米粉或玉米粉掺少许米胖作原料,切成条状小块,俗称“炒粉糕”,吃起来相当煞劲,余味无穷。
蕃薯糕
用去皮蕃薯煮熟,捣糊掺入少许芝麻、切细的桔皮、生姜末等,放在特制的木格里(大约25公分见方)制成小毛巾状的薄片,晾干。然后剪成小块,炒熟后味道相当香。有的将小蕃薯煮熟,直接切成条状晾干,则别有风味。
春节, 除了上述食品外,一般家庭还杀鸡宰鸭,做些腊味,还有风鳗,墨鱼干等,做水作(豆腐、空心腐、香干、豆腐皮等豆制品)榨老酒(多用蕃薯、糯米)等等,食品之丰富,不在此篇幅能说清了。
汤包
一种饺子状的食品,是宁海十四夜必备之食品。分别按各人的口味,将猪肉、笋丝、带豆、韭菜、咸菜、豆芽、香干等切成细丁、裹入擀薄的粉皮上,然后做成汤包,放在锅里蒸。由于它的外形绝象人的耳朵,宁海有句俗语说“你的耳朵粘在羹架上”,比喻人家耳背,听不清自己说的话。汤包可直接吃,也可再下汤煮,是鲜味无比的粉制品。
糊辣羹
也是十四夜要吃的食品,先在锅里炒好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蛏干、香干丁、油豆腐丁、川豆板、菠菜之类,米粉用水调匀后,混在一起烧开糊状即成糊辣羹,十四夜有些村乡小孩拿着碗,到各家各户品尝,特别是有新媳妇之家,比较出手艺高低。至于吃糊辣羹的由来,一说是元朝末年,推翻统治者胡人,共吃糊辣羹以示庆贺,另一说在嘉靖年间,戚继光率军民抗倭,一时粮绝,人们只好用野菜等混合成糊辣羹充饥,后来取得大捷,为纪念而吃,以后相沿成习。
菁馍糍
旧时有寒食节,人们都不举火,只吃冷食,最早寒食节长达一个月,后来渐渐变成三天,现在人们不再习惯冷食了。但这个节日作为风俗还保存下来。相传春秋时,有位晋国的贤臣介子推,他与晋文公(公子重耳)流亡时,曾在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熬成肉汤,献给重耳吃,使重耳挺过难关。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却忘却介子推的大恩。待重新想起时,介子推已带着母亲隐入深山,不肯面君,晋文公只好放火烧山,企图逼出介子推,而介子推宁肯烧死也不相见。人们非常尊重和想念介子推,故在这个月不忍举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寒食节。现存唯一只有吃清明馍糍的习俗。先到田野采来绵菁(鼠曲草)、糯米菁等嫩草,煮熟捣糊,再拌入蒸熟的糯米粉中,放在石臼里捣匀,然后擀薄切块;有的直接用菁叶,糯米粉拌和揉成团,嵌进馅料,馅料有甜有咸,用蒸笼蒸熟,叫“菁团”。菁馍糍或菁团是清明节必备的特色食品,也是上坟主要供品。
乌饭馍糍
先采摘“山乌饭”(一种野果)嫩叶,捣碎过滤取汁,浸上糯米,一夜后,蒸熟米后再捣成馍糍,色乌紫,撒上松花粉,外黄内乌,别有一番风味,这是宁海“四月八”特色食品——乌饭镆糍。“四月八,牛生日”,相传天牛星君因自己失误,下凡做牛吃草,竭尽一生,减少农民劳动强度。以后到了这一天,人也象征性地吃柴草,而用鸡蛋、黄酒犒劳耕牛,来感谢天牛星君任劳任怨之功。
立夏蛋
传统习惯,立夏要吃补食,猪肉和酒煮之,称“肉淘酒”,食之能滋补身体,准备投入农忙季节。这天要吃茶叶蛋,免疰夏;吃青梅,能明目;吃竹笋、海蛳,健脚骨。儿童还将煮熟的蚕豆,象项链似的串起来,挂在头颈上,一边玩,一边吃。相传是戚继光抗倭时,朝廷以倭首数量论功领赏,士兵们提着头不方便,到后营用倭首换蚕豆,战后以蚕豆数量来领赏,故我县许多地方称蚕豆为“倭豆”。东乡还作兴蚕豆拌和糯米煮饭吃,据说与刘阿斗有关,孟获为报诸葛亮对他七擒七纵之恩,当刘阿斗被俘后,起兵声讨,司马光为了笼络孟获,让阿斗吃糯米拌蚕豆的饭,营养丰富,保持体重不变,孟获认为没有亏待阿斗,收兵而归。所以立夏日,宁海还有秤体重的习俗。
立秋西瓜
旧时吃西瓜是奢侈,贫困之家只有到立秋日,买只西瓜让家人尝尝,表示炎热已经过去,秋凉即将开始之意。
中秋月饼
宁海在农历八月十六日过中秋,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月饼的由来,传说起源于元朝末年,汉人利用面饼,夹上一张纸条,号召人们八月十五日一齐动手,推翻元朝残暴统治。起义马上获得成功,后来人们便在中秋节吃月饼表示纪念。旧时月饼还夹着一张纸条,不过上面写的是吉祥贺词而已。
重阳糕
用米发酵,磨成水磨粉,蒸熟成多孔的阳糕,其形大如盘,再放橙瓣、红绿丝、中间镶一层红糖糕和栗子的最好。重阳节吃阳糕,相传从登高避灾演变而来,阳者指重阳节,“糕”与“高”同音,以吃糕表示也曾登高,可以取到避灾之效。
冬至圆
冬至日吃的汤圆专称。先用优质糯米水浸水磨,沥成团块,再用黑芝麻、猪油(纯板油)、绵白糖、桂花做成馅子(也有用豆沙、白糖)用手搓成圆形,吃时放入沸水中,待汤团浮起水面,再加少量冷水煮熟,汤圆吃起来香甜滑糯俱全。或用肉丁、香干、笋丝、葱花作馅,或蒸或炒,各有风味。“冬至大如年”,吃了冬至圆,年龄又长一岁,合家团团圆圆吃汤圆,不是一个好兆头吗?
“民以食为天”,说明饮食是人生存的第一需要,因而饮食向来受到仅仅是普遍的注意和重视,由于当时客观条件,节庆特色食品更为突出,宁海绝非以上数种,只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至于为什么突出节俗饮食,因为旧时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低下,有句俗话说;“牛靠歇,人靠节,”不可能每天在饮食上变花样。只能在节日将饮食上多作文章,所以带有不可少的联系,总有一种味道总能让你无法释怀,这就是节俗食品,印着家乡的标志,你到天涯海角总会记起家乡饮食。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叶寒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