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的前生今世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
徐红冰
二甲双胍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大家都非常熟悉,也被国内外各大指南推荐为一线用药,稳坐一哥的位置。
但是大家是否想到,它跌宕起伏的命运。
让我们一起沿着时间的长轴,回到上世界中叶。当时糖尿病是不治之症,科学家发现,欧洲南部的居民使用一种豆科植物——山羊豆来对症处理糖尿病的多尿症状。尤其是法国紫丁香山羊豆效果较好。这一现象引起了化学家的兴趣,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其有效成分是三羊豆碱,再进一步研究,发现其有效结构是胍类化合物。科学家们由此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对胍类药物进行结构改造。终于,1929年二甲双胍诞生了。
但是,中国有句成语:既生瑜,何生亮。
二甲双胍有点生不逢时。同时代,加拿大科学家班廷发现了胰岛素,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胰岛素当时被认为是个治疗糖尿病的巨星,几乎完全掩盖了二甲双胍发出的微弱光芒。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二方面的,随着胰岛素临床应用的全面展开,胰岛素的不良作用也逐渐暴露无遗,低血糖、疼痛、感染及体重增加等。因而人们迫切需要更多、更好的抗糖尿病药物。
在这样的氛围下,双胍家族顺理成章地从幕后走到台前。1957年正式上市。
二甲双胍,趁势崛起并奠定其核心地位与一个伟大的临床试验息息相关,即: “UKPDS研究”(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这项研究从1977年开始到1997年结束,之后又随访了10年,时间跨度总共30年。是糖尿病治疗领域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对糖尿病的防治规范和指南的制定具有极大的影响。最终帮助二甲双胍走上了圣坛的地位。
1 首先我们需要掌握的安全剂量:最大安全剂量2000mg;如果剂量大于2000mg,其临床疗效并没有增加,相反其不良反应则会明显增加。肾功能受损时EGFR < 60 ml/(min·1.73m2),剂量减半;
2 肝功能受损的患者,原则上不需要调整剂量,但是相关肝酶上升到正常上线的2.5倍时,建议还是停用;
3 另外,需要注意,现在是老年化社会,许多患者的基础用药较多,比如高血压药物,糖皮质激素、抗感染药物中的喹诺酮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会造成对血糖产生影响,因而,我们临床医生也需要特别关注;
4 使用造影剂,是需要停止服用二甲双胍。如何停,还是根据肾功能分层:肾功能正常,造影前一天停用即可;如肾功能中度受损,则需要提前48h停药。主要原因是会造成乳酸酸中毒。其机制是造影剂竞争性抑制二甲双胍的排泄,导致药物积蓄。 回复使用二甲双胍前,使用前临床医生一定不要忘记,对患者再复查一个肾功能,肾功能恢复正常,方可使用二甲双胍。
1 EGFR < 45 ml/(min·1.73m2) 禁用;
2 严重心、肺疾病、 严重感染和外伤、外科大手术、临床有低血压和缺氧等;
3 已知对盐酸二甲双胍过敏;
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5 维生素 B12、叶酸缺乏未纠正者;
1 比如能改善脂肪代谢,降低甘油三脂以及低密度脂蛋白;
2 特别对脂肪肝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3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其可以提高患者雌二醇水平,可以治疗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不孕不育。
1 关于减肥:首先不是二甲双胍的使用症,第二,二甲双胍能达到一定的减重效果是其不良反应,即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从而降低了食欲,降低了对能量的摄取。第三,肥胖人群不建议使用二甲双胍减肥;
2 关于抗肿瘤:随着二甲双胍研究的深入,发现其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可以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
3 关于延长寿命:同样,对于延长寿命的问题,相关临时试验已有报道。我们期待有进一步更大的RCT临床临床试验来证实这一现象,从而造福人类。
俗话说的好,“不怕无药,就怕无知”。现在有些糖尿病患者,“谈药色变”,不愿意去正规医院治疗服药,相反,道听途说,网购一些降糖“神药”,不仅延误病情,且容易发生恶性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广大医药人员对该类患者必须加强宣教。
好,今天徐老师的讲课就到这里,您听明白了吗,谢谢!
■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采编
(上海医药集团特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