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集团被托管,钢铁行业如何洗牌,答案正在揭晓
中钢集团被托管,
钢铁行业如何洗牌,答案正在揭晓
据微信公号“国资小新”消息,10月19日上午,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干部大会在北京召开。国资委有关厅局负责同志传达国资委决定,由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对中钢集团进行托管。
众所周知,中钢集团是一家主要从事冶金矿产资源开发与加工,冶金原料、产品贸易与物流,相关工程技术服务与设备制造,是一家为冶金工业提供资源、科技、装备集成服务,集矿产资源、工程装备、科技新材、贸易物流、投资服务为一体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成立近30年来,有数十家中央和地方冶金企业与研究机构通过各种方式并入中钢集团,可谓资源十分丰富、研究与开发实力很强、很具有市场竞争力。但是,最终却落入到被托管的地步,确实有点让人难以理解。
虽然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需要来看,中钢集团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比较正常,甚至可以用中钢不出现问题、其他钢铁企业也会出现问题来进行自我安慰。但是,就企业本身来看,却是不应当发生的现象。毕竟,作为一家大型企业集团走到被托管的地步,怎么说也找不到合理的理由,怎么分析都是问题很多。早在六、七年前,中钢就曝出过与山西中宇的合作,最终形成40亿资金“黑洞”的问题。一次合作就出现高达40亿的资金“黑洞”,如此大的一家企业集团,该有多少大大小小的“黑洞”呢,如果把每个“黑洞”造成的损失全部加在一起,又当是多大的损失呢?
而国资委巡视组在对中钢集团进行巡视时,也提出了许多方面的问题,如对重大风险和隐患全面系统梳理不够,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领导班子对自身建设重视不够,选人用人问题反映突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禁而不绝,“四风”问题突出等。这些问题,看起来比较原则,实际上都是由许许多多具体问题形成和凝结起来的,是任何一方面都有可能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的。特别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改革全面向纵深推进、钢铁行业面临大洗牌的背景下,如果缺乏改革创新精神、缺乏创新意识,就不可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中钢集团的今天,决不是偶然的,也决不是哪一任经营者的问题,而是历任经营者都需要认真反思并承担相应责任的。只是因为,在钢铁行业火热之时,许多矛盾被暂时掩盖了。一旦行业进入调整期,就必然会出现严重问题。被宝武集团托管,就是最好的例证,也是最终的结局。
事实也是,钢铁行业在经过前些年的过热过度发展、产能出现严重过剩后,确实到了需要重新洗牌的时候,尤其是那些看似规模很大,实则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会在新一轮竞争中被淘汰、被洗牌。因为,在行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规模已经没用,而要靠核心竞争力、靠提升企业的质量水平和效率水平,要有拿得出手的技术与产品。显然,作为以工贸为主的中钢集团,尽管也有多家研究机构,但是,研究的“含金量”明显不足,别说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市场都缺乏竞争力。这样的企业不淘汰,什么样的企业才能淘汰呢?
反过来,由于中钢集团一直是以规模著称、规模生存、规模立足,要想让其和中小企业一样用破产的方式处置,又无法做到。否则,会出现大量员工失业问题。显然,在目前的经济环境和就业形势下,也是不合适的。如果这些年来中钢集团的改革力度大一些,或许问题的难度还小一些。恰恰是,按照国资委巡视组的巡视,中钢集团又是一家在改革方面作为不大的企业,甚至显得碌碌无为。自然,给企业运行和脱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无法实施破产重组,而只能由其他央企托管,实施过渡式改革。
所以,从中钢集团被托管的案例来看,也进一步告诉我们,钢铁行业的大洗牌已经全面推开,没有核心竞争力的钢企,将在洗牌中被兼并或淘汰。只是,像中钢集团这样的被洗牌,实际是对托管者的一种伤害。在托管中钢集团中,宝武集团一定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对宝武集团的发展也会带来一定影响。只是,在利弊得失面前,国资委没有选择,宝武集团也没有选择,只能从大局出发。在这样的情况下,也给其他钢企,包括其他产能过剩行业新的启示,一定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把企业的品牌做亮,把企业的行业话语权做强,把产品的标准做好。否则,不仅企业难以生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也难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