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平湖竟然还有个沙洲乡……

许多人知道古田县平湖镇有个名叫溪州的美丽乡村,它座落在镇南的翠屏湖畔。但很少人知道,建国初这片基层行政区域不叫溪州村,而叫沙洲乡。

那时翠屏湖(古田溪电站水库)还没建造。沙洲乡地处平湖镇下都玉源溪和上都长潭溪交汇的三角洲地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美丽、富饶又充满诗情画意的古田北路水乡。

1958年建造翠屏湖,沙洲乡大部分田地和村落在海拔382米以下,成了平湖镇最主要的水库淹没区,多数村民移迁异地,部分后靠山边坡地。乡域大部分沉入湖底,沙洲乡名字也终止使用,渐而消失了。

我少年时生话在沙洲乡,60多年前的沙洲乡,一瞬如梦,但往事依然清晰。

翠屏湖里的沙洲乡

当年沙洲乡

查史料,民国推行保甲制时,沙洲乡称“东洲保”,取东洋村的“东”与沙洲的“洲”组合。建国后更名沙洲乡,下辖沙洲、东洋、梅洋、林樟、过溪、新堂,共6个自然村。由于沙洲地处中心,所以是乡委会的所在地。沙洲乡属平湖区管辖,平湖区即现在的平湖镇。

那时的乡比现在的乡小很多,但比今天的行政村大些,它的职权仅相当于现在的行政村,除了履行行政职权外,还组织基层民众的各种社会话动,包括政治、文化、军事、农事等。

乡委会干部不脱产,由本乡选民直接选举。解放后沙洲乡第一任乡长是包品贻,东洋村人。党支部书记周寿南,沙洲尾人。

这里曾经是平湖镇水上交通枢纽,上都和下都两条河道的木船在这里汇合后,向下游崎岭潭驶去,终年不断。

每天早晨,船民们用竹篙撑着满载本地货物的木船,过深潭,穿急滩,中午到达古田县城(当时旧城),后由商家把货物转售各地。这些货物有稻米、黄豆、红曲、甘蔗、黄麻、烟叶等。下午又从县城运回海货、日杂和各种工业品 。

那时各地没公路,没汽车,货物往来全靠人肩挑。而这里有如此平坦而水量丰足的溪河供木船行驶,其运输效率比肩挑不知高多少倍!难怪平湖有“一都二县”之美誉。

这里除了水路外,陆路从林樟村经过富达、吉巷、大桥,可以到宁德和福州。从新堂过渡可以到凤埔和县城。

沙洲乡位置图(图中地名是本文作者加上的)
木船进城(意像图)
民国时平湖地图

沙洲乡各村概况

我原先的老家住在沙洲辖区的东洋村,从小生活在这里,印象深刻。

东洋是镇区到沙洲乡的第一个自然村,俗名包厝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村落,下辖小村上社。它居于平湖下都东边的平洋上,所以从南宋立村起,得名东洋村。

东洋村村貌美丽,人口众多。村前碧潭绿榕,村后平畴沃野,农产品以“包厝里甘蔗”和“包厝里萝卜”著称。它是古田北路的富地和名村。

1958年前的东洋村(包厝里)

沙洲乡梅洋村,与包厝里隔山,中间有古石道相通。这条路是村里人外出的主要通道,翻山后即到包厝里。村前有上都溪河经过,白天溪上时有木船来往于上都新舫船站和县城之间。村下游不远是林樟村和沙洲村。梅洋村是古田首任县长郑荣堂的家乡。

梅洋远眺

林樟,俗唤林村,但村民并非姓林,大部分是陈姓。可能是因为当初这里有樟木树林而得名。它是平湖下都往富达、薛后、吉巷、大桥的必经之地,行人络绎不绝。昔日村前溪河没有桥,旅客往来要搭船过渡。

林樟村

沙洲乡委会所在地一一沙洲村,俗叫沙洲尾,是著名的老区村,58年古田县委书记周道纯的家乡。40年代的“沙洲尾会议”光耀古田革命史册。

沙洲村名,缘于位处沙土洲岛之地。当年村边是古河道经过,后来由于洪水冲击,河道改变。

我祖母的娘家在沙洲尾,我幼时她常帶我到这里。记忆中,沙洲桥桥下是一条旱河,没有水,干巴巴的全是黄沙。

离村稍远地方一条狭长而平坦的溪边沙土坂,草皮复盖,象是绿毯。那时全乡群众大会、游行集合、电影放映、民兵训练、农技演示等等,都在这草坂上进行。

沙洲尾自然村全貌图

沙洲尾西向有新堂村,它是溪边的小村,隔溪是横洋下周村。由于历年水灾缘故,土墙倒塌严重,多是板房。这里过渡可到横洋、杭下,往南到古田县城。

过溪村,是沙洲乡的南端自然村。据说,该村卓姓明末清初从福州鼓山下沿闽江、古田溪迁至杭下,因水患,又迁至对岸,故称过溪村。原村离崎岭潭不远,四周田畴。当年我到古田旧城,路过崎岭,一眼看到隔潭的一个房屋密集的村庄,听人说,那叫过溪村。

过溪村(移民后靠)一角

沙洲乡曾是平湖的文化区

沙洲尾后门山岗头有古建筑文昌宫,内有“清源书院”,是平湖下都和富达路的最高学府,专门培养科举应试的学子。《沙洲周氏志》载,据传南宋教育家朱熹曾到这里讲学过。《古田县志》载,朱熹曾到过富达,撰有《兰洞》。清源书院与富达近在伬尺,朱熹也很有可能到过,有待史学界进一步考证。

民国初的史学家和教育家、包厝里人包崧,富达村乡绅蓝宝田等不少古田籍名人,曾在清源书院就读过。民国时书院停办,四十年代这一座历史建筑毁废。

民国古田县志载:平湖有两处文昌宫,一在十七都,一在十八都平湖街。十七都文昌宫就是上述的这座。十八都平湖街文昌宫,民国时改造为平湖区公所办公使用,现是平湖镇政府地点。

民国古田县志资料照片
书院授课意像图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本乡东洋、沙洲和过溪开办有新式学校,称国民学校。

1946年东洋村祠堂后,建有一座大型校舍,包厝里人计划在这里开办初中,但因社会动荡而未实现,只作小学校舍使用。

50年代的全民扫除文盲运动在各地开展,沙洲乡各村农民夜校如火如荼。1957年,东洋村被评为县、省先进单位。

东洋村出席县扫盲表彰会议留影

沙洲乡是美丽的风景区

沙洲乡风光秀美,这里历代是平湖下都的著名景区。

据明朝万历年间《东洋包氏族谱》记载,平湖下都《清源八景》中有五个景点在沙洲乡境内,那就是:

东洋村的“斗山云路”,

沙洲尾的“下岩夕雾”,

过溪村对面的“崎岭通衢”,

溪上的“剑溪渔唱”、“龙源话水”。

另有远一点的三个景:湖岭樵呼(岭尾村)、凤栖苍梧(玉源凤栖寺)、七里朝曦(后洋村七里圪),由于篇幅有限,所以暂且免录了。

明代邑人林宗大和福州晋安方家林宗臣,分别作有清源八景诗,本文抄录林宗大的诗列下。

另有名胜高攀桥,建于宋,废于明,清雍正元年(1723年)重建,所以八景里见不到高攀桥(八景作于明万历年间) 。

清源八景原始资料片断

沙洲乡境内的清源八景

斗山云路

诗曰:

天上文章七斗星,

年年春色入螺青。

秋风有日扶摇上,

时看鲲鹏奋北溟。

注:包厝里后门山中段名七斗山,清晨山头云雾萦绕,如同云路。七斗山有原始森林之称,古木参天,1958年大炼钢铁时毁。

崎岭天衢

诗曰:

天衢原不离人间,

南北东西任往还。

片片青云从此起,

何劳画地叹间关。

注:崎岭是平湖下都通往县城的一道屏障,古时道路要攀登而上,高峰驿站有天衢之称。山临溪有崎岭寺。

下岩夕雾

诗曰:

茫茫烟雨霭晴村,

流水声中昼掩门。

一阵清风吹过雨,

寒鸦飞尽日黄昏。

注:《东洋包氏族谱》山川条载:“七斗山分支劈脉至下岩而住。”所以下岩指沙洲尾山段末端,即今白泥湾地帶。

剑溪渔唱

诗曰:

撒网归来钓艇横,

瓦盆浊酒话平生。

斜阳影映清波上,

隔岸人闻欸乃声。

注:古田旧城溪段称剑溪,旧城曾有八景之一《剑溪渔唱》。平湖溪居剑溪上游,下都溪域景色酷似旧城,所以景取同名。

龙源活水

诗曰:

十里澄弘一色清,

月明时听濯歌声。

年年点击支矶石,

唯有君平识得名。

注:龙源,古田溪古称龙源溪。此指龙源溪北段的平湖溪流景观,“十里澄泓”,奔流不息,称“活水”。

沙洲乡是革命老区

查古田革命史,沙洲乡沙洲尾村曾经先后两次留下光辉的篇章。

一是在1927年,闽中地下共产党领导人黄孝敏在古田县城建立中共古田特支。1928年初,特支迁到平湖沙洲尾,黄孝敏和其他特支同志到沙洲尾、包厝里等村举办农民夜校,组织农会,开展反租、反霸斗争。

革命烈士黄孝敏

二是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中共福建省委特派员黄裔禹、刘捷生等同志经常到这里指导革命工作。其中1944年的“沙洲尾会议”,意义重大。

那年,根据福建省委的要求,省委派黄扆禹、刘捷生、杨人屏、陈鼎坤、吴盛端等人秘密来到古田,召集分散在平湖、凤埔、卓洋的前洋等地下党骨干江作宇、周道纯、曾广福、李庆齐、包必胜、林家焕等人在平湖沙洲尾村举行会议。

会议传达了省委关于形势与任务的指示,经过学习讨论,决定建立古田武装力量。从此古田县地下党正式上山打游击,具有历史意义的沙洲尾会议载入古田县革命史册。

沙洲尾会议旧址

当年秘密参加沙洲尾会议的人,80年代初,他们年逾花甲,每次参加古田老区工作会议之余,总要专程来到平湖镇,追寻曾经的革命足迹。

相片中有参加沙洲尾会议的老同志,其中李庆齐(前排左一)、周道纯(后排右一)。

老同志寻访母校平湖育英小学(今平湖小学)革命旧址合影

1999年,为了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共古田县委、平湖镇党委建造沙洲尾会纪念亭,亭建在白泥湾路口。整个纪念亭高6米,占地10平方米,纪念亭上有革命老同志许集美题写的 “沙洲尾会议纪念亭”,亭内立有“平湖沙洲尾会议纪念碑”。

沙洲尾会议纪念亭

沙洲乡的乡亲们为新中国的建立做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沙洲尾人周道纯、梅洋人郑荣堂、包厝里人包必胜等,是突出的代表,他们把一生献给了革命事业。

解放前夕,沙洲乡人经受了考验。1949年5月,为了早日解救苦难中的平湖百姓,游击队骨干连夜在东洋村召开秘密会议,决定用和平方法解放平湖。第二天清早,游击队伍开进平湖街,威慑之下,收缴区公所枪支数百支,并打开官仓分粮给老百姓。

后遭到县国民党保安队反扑,梅洋、东洋、沙洲尾游击队员房子好几幢被烧毁。战火洗礼了黎明前的家乡,但沙洲乡人挺住了,终于迎来了共和国的春天。

平湖街圆党炮台战斗意像

沙洲乡又是侨区

早在清末民初,林樟、沙洲、过溪就有村民远渡南洋谋生,侨居海外。他们的下代是众多华侨中的一部分,他们爱乡爱国。村里公益事业,他们都踊跃参与。

水乡一瞥

沙洲乡是古田水库(翠屏湖)库区

1958年国家建造古田溪电站水库,沙洲乡各村淹没了数千亩良田,各自然村村舍移迁。沙洲乡人民为国家建设,作出重大奉献。

其中,梅洋村全村往村北移靠,此时从沙洲乡析分出来,隶属于乔洋村。后又与后洋村合为后梅村。最后单独设梅洋行政村。它现在是库区示范村和美丽乡村。

除了梅洋村全部后靠外,其他村一部分村民在山边坡地后靠,多数外迁异地。

沙洲尾村民一部分迁到达才,设达才新村。一部分迁到端上村。后靠本村的安排在冬圪和白泥湾。

东洋村迁移最分散,有凤都、钱坂、招坑等。90年代初,人民政府解决移民遗留问题,重新安排部分村民后靠在原村山边,名东洋新村(地图标包厝里),隶属于后梅村。后又改属后洋村。

林樟村除后靠外,其他迁往中院村,设立中院新村。

过溪村一部分迁到溪坂村,一部分迁到唐宦(设可万新村),余下的后靠在原村山边坡地。

此后,这方曾经人气旺盛的热土繁华,消失在迷茫湖烟的寂寥中。

翠屏湖蓄水后不久,开设汽艇客运,这里是翠屏湖北部站头。坐汽艇去古田新城,一路游览翠屏湖,远眺极乐寺,过一小时多到达高头岭,而后再往城。

溪州村边翠屏湖

沙洲乡的今生一一溪州村

翠屏湖建造时,逢人民公社化,大队取代了乡和村。这时沙洲乡撤销,移民后靠的几个村重新组合,名溪洲大队。

溪洲大队下辖沙洲白泥湾、林樟、冬圪、过溪,划出了原来的东洋、梅洋和新堂。

溪洲大队的名字,是取过溪的“溪”与沙洲尾的“洲”组合而成。大队部设在过溪村。

此时,溪洲大队划入湖滨公社,至1964年又回归平湖。

遥望溪州村
湖水下降后的库区草地
沙洲尾后靠村之一:白泥湾
沙洲尾后靠村之二:东圪

80年代,溪洲大队改为溪州村。改革开放后,溪州村村貌大为改观,在湖光映祔下,景色更加秀丽。每至秋冬,湖水下降,村前碧草黄花,牛羊成群,煞是美丽。

上世纪90年代,建造“溪州大桥”,各个村庄连为一体。

溪州库区草地

溪州大桥

溪洲大桥未造前,从镇区到溪州村要乘船。这是当年作者和平湖镇分管教育的领导魏友根(左),乘船到冬圪小学解决学校危房。

新世纪一十年代,溪州全村人口七百多。由于原有良田大多贡献国家建水库,余下土地不多。据说年轻人多出外创业或打工。村里主要产业是种植水稻、培育食用菌和养殖淡水鱼。

池鱼捕捞
茶树菇

随着翠屏湖环湖路的建成通车,这里与湖对面的赖墩村浑为一体,将是人间仙境,古邑苏杭,尽显平湖本色。

平湖景色

结语

完成了沙洲乡的一段历史追溯之旅,仿佛重见了久违的家山田园旧影,找到了尘封多年的家乡厚重的文化积淀,感觉松了口气。

我想,留下这段历史,这不仅是属于我的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怀,也是属于万千先辈、乡亲父老的夙愿。

60多年了,如梦沙洲乡,我永远不会忘怀。

家乡田园

主要参考资料

古田县志
古田文史资料
古田党史
东洋包氏族谱
沙洲周氏志
图片丨作者和朋友拍摄,部分来自《东洋包氏族谱》、《沙洲周氏志》和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