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谈养生 - 养性十条 | 高其武

编者按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他著有《千金药方》以及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等二十多部著作,声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它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在《千金方》中把“大医精诚”作为专题立论,具有极高的医德。传说孙思邈幼年时体弱多病,但后来注重养生,最后活了140多岁(他的年龄存有争议,有人认为他活了101岁,也有人认为他活了165岁,但普遍接受的是他活了140多岁)。在注重养生的今天,他的经验可谓宝贵。本文介绍的是养生的总纲。现如今,养生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医生、学者、媒体、百姓,皆趋之若鹜。然而,却总在食疗、偏方、推拿、功法等技术层面反反复复做文章,好像我只要学会、弄懂、掌握几个方法或几个方子,就可以从此百病不生,长命百岁。眼看着一拥而上的专家学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可怜的老百姓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心中百感交集,遂翻出孙思邈的养性篇,来看看孙真人教导我们如何养生。一、养性者,养德行古语有云:百行德为首,百善孝为先。人生在世,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德与孝。除此之外,仁、义、礼、智、信、浩、勇、忠、诚、敬、端、正、恭、公、俭、谦、爱、悯、慈、悲......等等等等,古人概括为“百行”,百是一个概数,意即诸般品行。孙真人开宗明义,第一条就提出要修养德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就是说,服食药饵不见得能够延年益寿,如果不注重道德修养,玉液金丹也是白搭。我们现在讲养生,为什么要漏掉如此至关重要的一条?德行,是一切养生方法的前提,离开他,还谈什么养生?原文摘录:夫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故夫子曰:善摄生者,陆行不遇虎兕,此则道德之祜也。岂假服饵而祈遐年哉!圣人所以药饵者,以救过行之人也。故愚者抱病历年而不修一行,缠疴没齿,终无悔心......二、养生五难现代社会,古人曾经作为日常行为规范的德行教育已经严重缺失,在这个时代如果宣讲“仁、义、慈、悲”,可能大多数人不爱听,这也许就是很多专家不愿意讲第一条的原因吧。也罢,时代不同,人心不同,我们姑且把第一条搁置,看看孙真人提出的第二条是什么。这段话是嵇康说的,竹林清谈之士,魏晋玄学的代表——嵇康,在那个年代,咀嚼英华、呼吸太阳、炼丹服食、口诵至言、养生修仙,是大部分文人雅士的时尚,然而,嵇康说:养生有五个难关,你放不下追名逐利,放不下喜怒哀乐,放不下声色犬马,放不下美食滋味,放不下心事与美女,趁早别谈养生了,谈了也白谈!从嵇康的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那个年代,这五种诱惑已经在挑战人们的道德了,时至今日,古人所竭力抵御的诱惑,成了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从小学开始,父母和师长就在教育我们,要立志成功!成功是什么?功成名就,出人头地!有名有钱、美食华服、高屋大床、一呼百应,为了成功,我们殚精竭虑、忍辱负重、蝇营狗苟、不择手段。道德?早已被抛在脑后了!成功以后,我们享受荣华,声色犬马、肥甘厚腻,现如今我们随便一个普通百姓的生活,都比古人来得富贵,这样的生活状态,谈什么养生?原文摘录: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回其操,不夭其年也。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三、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四、四时起居,依时摄养这两条不说了,黄帝内经讲得明明白白,也是最为专家学者津津乐道的片段,耳朵都磨出茧子了,也不见有几个人认认真真去奉行。五、色欲所伤色字头上一把刀,剐骨熬油祸自招。现如今,虽然实行一夫一妻制,无奈情色泛滥,羞耻全无,比三妻四妾更要人命!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德行教育缺失,人心失去束缚以后的可怕!原文摘录:王侯之宫,美女兼千,卿士之家,侍妾数百,昼则醇酒淋其骨髓,夜则房室输其血气,耳听淫声,目乐邪色,宴内不出,游外不返,王公得之于上,豪杰驰之于下......当今少百岁之人者,岂非所习不纯正也。六、积伤至尽,尽则早亡,尽则非道也这段话是抱朴子所言,葛洪,也是神仙之属,他所讲的话我们还是好好听一听吧。这段里边讲了除色欲所伤之外的十五种伤,也提出了养生所应遵循的三十种规范,我们一一对照检点,看看我们犯了几条。原文摘录:......才所不逮而强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深忧重恚伤也,悲哀憔悴伤也,喜乐过度伤也,汲汲所欲伤也,戚戚所患伤也,久谈言笑伤也,寝息失时伤也,挽弓引弩伤也,沉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跳足喘乏伤也,欢呼哭泣伤也,阴阳不交伤也......是以养性之士,唾不至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久处、立不至疲、卧不至懻。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不欲甚劳,不欲甚逸,不欲流汗,不欲多唾,不欲奔走车马,不欲极目远望,不欲多啖生冷,不欲饮酒当风,不欲数数沐浴,不欲广志远愿,不得规造异巧。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不欲露卧星月,不欲眠中用扇,大寒、大热、大风、大雾皆不欲冒之。五味不欲偏多,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七、养性之理孙真人说,以上所有的种种“伤”,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损伤我们的寿命,所以千万不要因为不知不觉,就以为一切太平,“积伤至尽,尽则早亡”。这段话的后面,孙真人对一类人表达了不屑,遗憾的是,这一类人在当今大行其道,聋瞎之辈,奈何以丝竹明镜予之!原文摘录:凡言伤者,亦不即觉也,谓久即损寿耳。是以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利筋骨,有偃仰之方,祛疾闲邪,有吐纳之术,流行荣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逸,有与夺之要。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然后先服草木以救亏缺,后服金丹以定无穷。养性之理尽于此矣!夫欲快意任怀,自谓达识知命,不泥异端,极情肆力,不劳持久者,闻此言也,虽风之过耳,电之经目,不足喻也。虽身枯于留连之中,气绝于绮纨之际,而甘心焉,亦安可告之以养性之事哉!非惟不纳,乃谓妖讹也。而望彼信之,所谓以明鉴以给矇瞽,以丝竹娱聋夫者也。八、练精魏武帝曹操有一天给老寿星皇甫隆下了一封令:我听说你年过百岁,却体力不衰,耳目聪明,颜色和悦,你有什么秘诀,悄悄地告诉我。皇甫隆回了一封信:我听说有一个道人叫蒯京的,已经一百七十八岁了,仍十分健壮,他曾经说过,每天早上咽唾沫、叩牙齿,就可以使人健康。这个故事流传甚广,这个方法也简便易行,但是蒯京用这个方法,一百七十八岁而甚丁壮,皇甫隆用这个方法年过一百而体力不衰颜色和悦,曹操知道这个方法后,却只活了六十五岁,不知道是方法没学会,还是犯了上述的某几条?原文摘录:魏武与皇甫隆令曰:......隆上疏对曰:......道甚易知,但莫能行。臣常闻道人蒯京已年一百七十八,而甚丁壮,言人当朝朝服食玉泉、琢齿,使人丁壮有颜色,去三虫而坚齿。玉泉者,口中唾也。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满口,乃吞之,琢齿二七遍。如此者,乃名曰练精。九、富足与贫穷改革开放短短三十年,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不知多少倍,现在的普通人家,天天白米白面、新奇蔬菜、鸡蛋禽肉,都快吃腻了,更不用说富贵之家,山珍海味、珍馐美馔,反季的、异地的、西洋的,真是应有尽有。古代的地主老财乡绅官宦,恐怕也不如我们吧。看看下面这段文字,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体弱多病?想一想为什么老百姓如此渴求养生?富起来,真的是我们理想的生活么?原文摘录:穰岁多病,饥年少疾。信哉不虚!是以关中土地,俗好俭啬,厨膳肴馐,不过菹酱而已,其人少病而寿,江南岭表,其处饶足,海陆鲑肴,无所不备,土俗多疾而人早夭。北方仕子,游官至彼,遇其丰赡,以为福佑所臻,是以尊卑长幼,恣口食啖,夜长醉饱,四体热闷,赤露眠卧,宿食不消。未逾期月,大小皆病......不知医疗,以至于死。凡如此者,比肩皆是,惟云不习水土,都不知病之所由。静言思之,可谓太息者也。十、治身犹治国,治国犹治身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懂得养生,就应该懂得治国,懂得治国,也应该懂得养生。大大小小的头们总们,还需要去买书买光盘吗?好好爱惜你的臣民,就是保全你的国土,好好保全你的气血,就是爱惜你的身体。如此简单的道理,非要让孙真人上电视去讲吗?原文摘录: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宫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知治身则能治国也。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惜其气,所以全其身。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死者不可生也,亡者不可存也。是以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夫人难养而易危也,气难清而易浊也,故能审威德所以保社稷,割嗜欲所以固血气,然后真一存焉,三一守焉,百病却焉,年寿延焉。|作者简介|高其武,字崇景,号高山流水。毕业于山西中医学院中医系,自幼喜好气功、易经,后拜师修习陈式太极拳及传统文化,略有心得,现悬壶于京城。

(0)

相关推荐

  • 孙思邈《千金方》中的养生之道

    殷      路 今人喜养生者,朝行暮走.广场舞蹈.珍馐美肴.按摩.保健琳琅满目.然身亦衰之,病亦随之.因注外练而未重内修矣.孙思邈云:"故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 ...

  • 孙思邈:最好的养生,是一颗慈悲的心!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声明:本公众号旨在传播道医(包括'古中医')和养生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部分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深入了解和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现代人,养生的方式多种多样,数 ...

  • 朱文杰:长寿药王孙思邈

    黄堡文化研究 第282期 长寿药王孙思邈  朱文杰 孙思邈纪念馆前的塑像 2017年5月16日至18日参加"走出铜川的艺术家回铜采风活动",其间有幸参观了孙思邈纪念馆. 走进巍峨宽 ...

  • 重德比吃仙丹有效,此语出自哪里?唐代的孙...

    重德比吃仙丹有效,此语出自哪里? 唐代的孙思邈被尊为"药王",著有<千金要方>."重德比吃仙丹有效"的说法,就出自于这本书. 孙思邈认为:德行好,即 ...

  • “药王”孙思邈《保生铭》原文与译文欣赏

    "药王"孙思邈<保生铭>原文欣赏 唐·思邈孙真人述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 孙思邈(541-682),西魏时代出生,活了141岁,为唐代著名道士. ...

  • 孙思邈谈养生养性

    孙思邈谈养生养性 原创2021-07-15 16:22·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翻译 卷二十七 养性(凡八类):孙思邈谈养生养性之上 2015年11月02日 · 来自专栏 千金要方 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 ...

  • 古人谈养生:修身更养性

    众所周知,古人特别重视养生,我国养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不少文人墨客也精于养生,总结了许多带着浓厚的文人气息的养生秘诀. 一  德 明朝文学家吕坤认为:"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义.&qu ...

  • 从小体弱多病的孙思邈活到100多,他认为养生的首要是“养性”!

    唐代医家孙思邈生于西魏大统七年(541年),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其幼年嗜学如渴,知识广博,但后来身患疾病,经常需要请医生,于是,他便立志从医,誓愿普救含 ...

  • 『中华养生宝典』第二卷 养性

    由"性命"这个词,我们可以知道"性"与"命"是紧密相联的,而且,"性"对于"命"也是极其重要的.在中 ...

  • 名医谈养生丨关于孩子长高的四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黄帝内经>中讲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主生发,草长莺飞的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自然界的万物都遵循着这一生长法则,亘古不变,人体也不例外.春季, ...

  • 德然养生:修德养性,“三不”为上

    德然养生,修德养性净心正性,"三不"为上,"三和"为本. 不生气,不抱怨,不计较 转自不生病的智慧 人生没有坦途,生气让你一触即溃,抱怨让你不堪一击,计较让你面 ...

  • 赏石 | 养生、养性、养心

    观石如观人,石不同的形体动态与藏家的心性遥相呼应.石态张扬者,反映了藏家的霸气和激情:含蓄内敛者,折射出藏家的稳重和内涵:嶙峋奇绝者,表现出藏家的特立独行. 美石全凭造化之功,不假于人手,自然美石,得 ...

  • 养生之法:层次低的人“养”,层次高的人“顺”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01 为人之道:层次低的人复杂,境界高的人简单. <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 ...

  • 赏石,养生、养性、养心

    观石如观人,石不同的形体动态与藏家的心性遥相呼应.石态张扬者,反映了藏家的霸气和激情:含蓄内敛者,折射出藏家的稳重和内涵:嶙峋奇绝者,表现出藏家的特立独行. 美石全凭造化之功,不假于人手,自然美石,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