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些人缘好的人求人不伤感情

你好,我是V姐。

你擅长求别人帮忙么?

想其他人求助是一个让很多人都很头疼、不太想面对的事,总觉得舍不开面子、张不开嘴。

但人在职场却总会有自己搞不定,需要帮助的时候。

前两天研修班的学员暖暖就问我说,V姐,我是一个脸皮儿特别薄的女孩,其实刚来这家公司没多久,我有好多不懂不会的。

但真到要求人帮忙的时候又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敢,有一次我看饮水机没水了,想让旁边的男生帮忙。

但我看他也没看我,就咬咬牙想着自己换水桶,结果实在没搬动,把水洒了一地。

我就特别羡慕那些总有人愿意帮她的人,比如我同期的小慧,最近领导给我们这些新人布置了一个课题,我就很想跟同组的前辈要一份他们之前做过的类似的材料来看看。

但实在也想不出什么好的理由,但小慧直接就说了,人家也很痛快的答应了。

我到底为什么就总张不开这个嘴呢,我要怎么向别人求助呢?

其实暖暖这种情况还挺常见的,很多人都有意识无意识地觉得清别人帮忙是个要尽量避免的事儿。

我们之所以会这么想,有些时候是怕开了这个口被人拒绝,觉得我都拉下脸来求你了,你要是还不答应,那得多丢人,不想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

有些时候是怕欠人情,毕竟我们很多人都从小被教育尽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还有些时候是害怕被别人小看。仿佛如果我向你求助了,那就是我做不到的事情你能做的到,那我就不如你了。

但其实这些想法都是因为我们对求助的本质有所误解。求助不是索取也不是示弱,它的本质其实是发起协作。

著名作家梭罗有一部经典的作品《瓦尔登湖》,记录了他在湖边独居2年的生活和思考。

很多人都以为他一定是如荒岛求生一般与世隔绝,自食其力。

但事实是他好几年的晚餐一直是他的邻居,同样是著名作家的爱默生给他提供的,甚至他建小屋的地皮,都是跟爱默生借的。

而他其他的食物,主要靠妈妈和妹妹每周来给他送。

如果他不向别人求助,就无法解决吃住问题,就无法专心思考、写作,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这部《瓦尔登湖》是梭罗和他邻居、妈妈、妹妹协作的成果。

就像我们看书的时候都会看到作者在感谢同僚的配合和家人的支持,确实是这样,绝大多数伟大成果的背后,都离不开很多人的支持。

如果我们不开这个求助的口,很多美好、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都无法实现。

求助不是单向的,不是单纯的给别人添麻烦,而是一种双向互利的过程。

如果别人没有答应你,那只是说明我们没有让对方看到我们的价值而已。

就像买卖不成仁义在一样,双方需求没有匹配,那我们就努力展现自己的价值,或者寻找其他协作方就好。

而在协作中,每个人提供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不能说因为梭罗向他妈妈求助了,所以妈妈的面包就比梭罗的文字更重要,所以也不存在求助就是证明自己比对方差的问题。

美国有位小有名气的摇滚女歌手阿曼达·帕尔默,靠一次众筹活动为自己的新唱片筹集到了120万美元,相当于800万人民币,这在唱片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是很多美国一线歌手都做不到的。

于是她也因此遭受到了很多不劳而获、张嘴要钱之类的非议。

她的回答就是,我并不是伸手请求大家资助我做这张唱片,我只是发起了一场协作,这张唱片是我们大家的成果。

有了大家的支持,我才能够负责整张专辑的创作,并且也通过给大家准备礼品,飞到世界各地去看给我支持的歌迷、为他们准备各种家庭聚会和庆祝活动等努力让大家觉得他们的支持是值得的。

我们难以开求助这个口,就是因为我们把它当成了一个单方面的施舍。

但其实求助不是乞讨,别人会答应你的求助往往是因为你值得,你之后可能对他们也有帮助,或者你能让他们这份帮助变成一份可以期待的价值,或者跟你加深链接本身,就对他们很有意义。

所以我们完全不必为了求助而不好意思,只要我们能够看到自己能够提供的价值,意识到它是一种通过主动寻求资源整合而实现当下或者一段时间内的互利行为就好。

那我们要怎样才能让别人更容易答应我们的求助呢?

给大家分享一个心理学的原理,叫做“登门槛效应”。登门槛效应是什么意思呢?

它是说我们如果想要求别人帮一个比较大的忙,可以首先给自己搭一个台阶,先让对方帮一个小忙,这样之后他就会更容易帮我们更大的忙了。

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实验,他们让一组大学生请求镇上的居民,在他们自家院里竖起一张巨大的关于安全驾驶的公益广告牌,结果大部分的人都拒绝了。

后来,大学生们换了一种做法,他们先让住户在自家窗户上贴一些关于安全驾驶的小标签,等他们同意了之后,在进一步请求在院子里竖广告牌,结果住户的同意率一下子翻了几倍。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因为小忙肯定会比较容易让人同意,而当别人帮了我们的小忙之后,一方面我们就已经在他们的心里放置了一个“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这样的认知锚点,另一方面对方也会得到我们的感谢、体验到自己被人求助这种被认可的自我价值感。

换句话说,如果帮我们小忙的过程让别人很愉悦,对方就会这个过程中收获我们提供的情绪价值,那么他们就会更愿意帮助我们啦。

所以在工作中我们也不妨主动让同事帮些小忙,比如请教个问题等等;

并真诚地表示感谢,甚至请人家吃顿饭,准备些小礼物,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积极的回应,展现自己的价值,这样在自己需要比较大的帮助的时候成功率就会比较高了。

最后给大家简单总结一下。

我们不愿意求助是因为害怕被拒绝、怕欠人情、怕被别人小看,但会有这些感觉都是因为我们对求助的本质有误解。

求助不是单向的索取或示弱,而是一种发起互惠协作的过程。

为了让求助更有效,我们可以巧妙应用“等门槛效应”,平时主动开口求人帮些小忙,并积极回馈,加深链接,这样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在关键时刻,有很多人愿意帮助我们的人啦。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

~~我是V姐,在个人发展学会,我们一起成长,不断精进~

作者介绍

周魏

国家认证生涯规划师

国内首家积极心理学成长联盟联合创始人

原某教育医疗集团总部行政中心副主任

个人发展学会讲师,职业精英研修班督导团负责人。指导学员过千人,累计职业咨询时长超过1000小时。擅长领域:职场关系处理,个人及团队优势挖掘,职场情绪溯源及调整,职场心理困惑解答,升职加薪,职业定位及转型,团队管理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