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训练泵感,冲击更大负荷,你需要加入半程训练!!
在我们日常健身训练中,动作幅度越大,代表着收缩与拉伸越充分,这似乎是大部分训练者认同的观点,并通过实践取得了非常可观的进步。
其实半程训练也有其特殊的优势,注意我们所讲的半程训练,并不是盲目的增加重量,在不注重目标肌群收缩程度的情况下,进行漫无目的的训练。例如:因为自己力量不够,还非要装逼起大重量,结果只能做一半,这当然不可取的。
其次,我们提到的半程训练,也并不是在所有动作的训练中,完全的取代全程训练,而是通过合理的运用,提升我们的训练状态,从长远的角度来提升我们的训练强度,让我们的肌肉增长更加迅速。
半程训练优势
在全程训练,冲击大重量的时候,因为你顾及不了关节位与代偿行为的发生,很容易受伤,而半程动作,却能让你做更大的重量以及规避受伤风险。
例如,在卧推过程中,我们讲的“卧”在“地板”上的哑铃卧推,实际上就是一个半程训练动作。
“卧”在“地板”上的哑铃卧推,由于地板的限制,动作的最低点,大臂只能到平行于地面的程度,不能再往下,所以运动轨迹并非全程,只能看做半程卧推。
而“卧”在“卧推凳”上的哑铃卧推,手肘可以下放的更低,给肌纤维以更大的拉伸,运动幅度更大。
但“地板”卧推可以比“卧推凳”卧推推起更大的负荷,主要原因是:大臂和小臂的角度,也就是肘关节的角度,在平板卧推的最低点,一般是40°到60°时,最难发挥伸肘肌群,比如肱三头肌的力量。也就是说,当你在平板卧推的动作最低点时,你很难发挥出所有的力量进行卧推。
而“地板”卧推的全程大臂和小臂的角度在90度以上,此时肱三头肌等肌群可以很好的参与发力,推起更大的负荷,更好的刺激胸肌,并发展胸肌。
我们在日常训练中,为了提升训练泵感,一般都会采用改变训练动作的顺序、改变训练模式、改变训练计划,改变训练重量等方式,而半程训练就是改变了训练模式从而提升了肌肉的训练泵感。
半程训练,我们也可以说是“非全程训练”,也可以说是一个训练技巧,就是在动作做到力竭之后继续做动作,但是不用完成全程,做一半甚至更少就行。尽管没有硬性要求,但通常这半程动作默认都是发力最大最难做的那半程(比如平板卧推最上面那半程),这样能够尽可能使用到更大的重量。
半程训练没有固定的次数,在正式组做到顶端,预计下一个动作将会力竭,不要把杠铃或者哑铃收回起始位置,继续做半程的动作,直到动作范围缩小至无法动弹,这时候你的肌肉已经被充分“榨干”,并且能调用更多的肌纤维参与,更好的刺激目标肌群。
所以说,半程组训练是全程组训练的好帮手,两者一起用,会让你的肌肉得到更好的刺激。
不得不承认,全程动作让肌肉从起点到止点都得到了训练,但是对于有基础的人来讲,在大基础打好的情况下,必须注意训练细节。而半程组训练动作,可以针对着重训练肌群的局部来进行强化训练。
例如:在肱二头肌训练中,可以用上半程来着重刺激最大横截面部位(肌峰段),募集该段更多的肌纤维参与,来达到肌峰的强大化,这时你可以用更大的重量,或者更多的次数来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