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朔州崇福寺弥陀殿壁画(下)
弥陀殿前檐五间装格扇,后檐明间和两梢间设板门三道,其余各壁原来都绘有壁画,全部面积为524.37平方米。后檐墙基下沈,墙体倒塌,清代予以重砌,故而画幅大部份不存,仅留西尽间和两梢间门楣、门侧部份;东壁坍塌约四分之一,画面亦随之不存,清末乡人等资补砌墙壁后以素泥代之;明代补绘过东尽间南壁上隅和西尽间北壁局部。经过测量,殿内现存的壁画面积为321.02平方米。
东西两壁绘制高大的佛像六尊,其中一尊残缺。佛像身披袈裟,袒胸露腹,结跏趺坐于仰式莲台座上,皆作说法印,高4.35米,其中头高1米。背光上画有火焰纹和网目纹,佛坛周围置仰莲花瓣两层,瓣大且薄,坛下流云一层。每尊佛像两侧画胁侍菩萨各一,或正视,或侧身,或捧经卷,或持莲花牡丹,或端宝盘、宝瓶,花卉、珊瑚、博山炉分置其中。胁侍菩萨服饰华美,珠宝玉石镶于其间,与佛像形成鲜明对比。菩萨花冠高束,披帛伏背,衣裙裹体,飘带垂于周身。佛和菩萨背后皆有火焰纹背光。两侧佛像背光左右,各画飞天一尊,与祥云交织一起,飘翔于当空。所绘飞天面相俊秀,体形修长,昂首卧势作翱翔状,手臂当空,裙带飘舞,双目向下注视,动作潇酒奔放。
南壁西尽间画千手千眼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像,高4.68米,几乎布满整壁。观世音面相圆润慈祥,除头部两侧置有佛像,顶上五层佛头叠如花冠。此像披帛伏背,璎珞如织,腰系罗裙,腰带从腹前垂于膝下打结,流畅而自然。观世音众多的手臂处理得条理井然,耐人寻味。胸前六臂拱手呈和掌状,腹前十八双手臂,除了托钵者,多数垂于两侧,各式各样,无一雷同。腹前置有仰钵,仰腹莲瓣为基座。钵内蛟龙一条,探头翘尾,曲曲蠕动,作挣扎飞腾状。身后手臂叠置,形成一个庞大的圆形扇面,手内各置一眼,或圆睁、或欲合、或竖向、或横卧,皆作视人之意。各种手式依前后部位层叠而置,达四五层之多。每臂皆连于膀侧,无矫饰僵直之感。手臂总计为九百余双,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可谓名副其实。观世音菩萨的整体布局变化多端,条理清晰,无丝毫呆滞和紊乱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