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慢性鼻窦炎 2005年第2卷第2期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人自身耐寒性降低等原因,慢性鼻窦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慢性鼻窦炎病程长、迁延难愈,合并症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鼻窦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患者均经过X线摄片检查确诊,男32例,女20例;年龄最大50岁,最小9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1年。临床表现:鼻塞流脓涕28例,无鼻塞流涕2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可伴有嗅觉减退、健忘失眠、恶心、面色苍白、倦怠乏力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 以小柴胡汤为基本方加减:柴胡9~15g,黄芩9~12g,半夏9~12g,白芷9~12g,辛夷9~12g,苍耳子10~15g,川芎9~12g,藁本9~12g,羌活9~12g,藿香9~15g,薄荷9~12g。随证加减:头痛加钩藤、僵蚕;头晕加天麻;口干口苦重用黄芩,加连翘;舌苔厚腻伴恶心重用半夏,加竹茹;面色苍白乏力,易感冒者加黄芪、白术、防风;头面部怕冷者加桂枝、细辛。上方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服。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鼻腔黏膜肿胀消退,X线摄片检查鼻窦黏膜恢复正常,1年内无复发。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鼻窦X线摄片复查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减轻。鼻腔黏膜肿胀无明显改善或鼻窦X线摄片复查无变化。
   
  1.4 治疗结果 治愈39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2%。服药最少15剂,最多40剂,平均26剂。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19岁,学生。2003年2月10日初诊,患者述于3年前始鼻塞、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倦怠乏力、易感冒,病情时轻时重,重时有鼻塞流黄涕,在某医院诊为慢性鼻窦炎,服抗生素治疗疗效欠佳。于10天前患上呼吸道感染,经治疗后发热、鼻流黄涕症状消失,但仍时有头痛头晕,前额部有胀痛感,午后加重,嗅觉减退。查:患者面色苍白、舌质红,舌边有齿印,苔薄黄腻、脉濡数,上颌窦轻度压痛。鼻窦X线摄片示:上颌窦及筛窦、额窦黏膜肥厚,诊为慢性鼻窦炎。证因素体气虚,卫气不固,外邪侵袭,日久郁而化热生火,上熏清道,灼津成浊、鼻窍壅塞所致。治宜清热化浊通窍兼以补气固表。柴胡12g,半夏12g,黄芩12g,川芎12g,党参12g,苍耳子12g,辛夷9g,白芷12g,藿香15g,僵蚕12g,甘草9g,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2003年2月21日二 诊,服上方10剂后,头痛头晕减轻,舌质淡红,舌边仍有齿印,舌苔薄白腻,以前方加羌活12g,继服10剂。3月3日三诊,诸症消失,舌淡红,苔薄白,前方去黄芩、僵蚕、辛夷,加白术12g,黄芪24g,继服15剂,补肺益气固表巩固疗效。随访1年未复发。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属中医“鼻渊”范畴,是指鼻窍时流浊涕,经年累月不止,甚则涕出腥臭的一种疾病。常伴有头额胀痛、鼻塞不利、香臭难辨等症状。多因六淫外袭、胆热上犯、脾经湿热、正气亏虚所致。《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曰:“肺为五脏华盖,百脉取气于肺。鼻为肺之阊阖,吸引五臭,卫养五脏,升降阴阳。胡鼻为清气道。或七情内郁,六淫外伤、饮食劳逸,致清浊不分,随气壅塞,遂为清涕,鼻洞浊脓……虽种种不同,未始不涉三因。”说明慢性鼻窦炎由外感内伤所致,有虚实之分。六淫外袭:主要有风热和风寒化热之分。风热犯肺,蕴热内蒸,热壅清道,则津液化浊,发为鼻渊。或因触冒风寒,甚则郁久化热所致。内伤:胆经素有郁热,随经隧上移于脑,热蕴于内,津液蒸浊下流,也有酒食肥厚、辛辣炙酿生湿热或正气亏虚外邪乘袭所致。

  本病治疗初起属实者,以祛邪为要,久病正虚者,应扶正祛邪。方中柴胡配黄芩解表清热,清胆泄浊;半夏、羌活、僵蚕祛风化湿;苍耳子、辛夷、白芷辛宣通窍;藿香芳香化浊;川芎理气活血止痛;薄荷既能散风热,又能升清降浊;党参、白术、黄芪补气固表。诸药和用,既能清热泄火化浊通窍治表,又能补肺固表以御邪。据患者病症的虚实可灵活化裁。小柴胡汤原为治疗伤寒、邪在少阳之证,又清解少阳,透邪外出之功,加减化裁用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276400山东省沂水县人民医院

  (编辑小 南)

作者:袁家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