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过大年:儿时的年味
【小编寄语】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都以各自最为隆重的方式的来庆贺这个节日。回不去的是过去,忘不了的是记忆,道不尽的是乡愁。为迎接春节到来,反映各地春节习俗和风土人情,小编特邀请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苏、陕西等地的好友,撰写了当地过年的风俗和他们的春节感怀,和大家一起分享!敬请关注!感谢原作者的友情奉献!祝福好友们新春愉快,合家欢乐,狗年大吉!
儿时在老家过年,我觉得与别的地方相比也没什么特别的不同。不过每每回想起来,却别有一番情趣。
我们老家湖北安陆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的。这一天,家里人往往会做些甜食来吃。听老人说,得让灶王吃甜了嘴好上天。以前小,当故事听听,现在早已是一种习俗说法罢了。从这天起,各家商铺也都纷纷布置起来。过了腊月二十三,闲不过几天,一到腊月二十八,便又开始除尘了。
年三十,按老家的风俗习惯,孩子们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一般可以不像往常那样起得很早,也可以过一天近乎随心所欲的时光。中午的饭菜,也会比平时丰盛许多,而且都是一家人一块吃。吃完后,母亲洗碗时,我们会和父亲一起去贴对联。
贴对联时,家里还讲究一种说法,对联贴得低了,得说“高升”;贴得高了,得说“发财”;贴得正了,不偏了,还得说一句“平平安安”。这种说法不知道灵不灵,兴许是老人们寄托的一种祝福罢。
贴完对联后,我们轮着洗个澡,洗去一年的尘埃,换上新年衣裳,象征新一年从新开始;若是碰巧,谁遇上本命年了,还得穿上一件红外套。之后,还要去爹爹婆婆家待上一晚上,第二天好拜个早年。走之前,我们得把每个房间的灯开着。此时的灯,又可讲做“全堂红”,说是在新年里,好让财神爷上门。
拜完早年后,父母又带着我们去伯父家拜年。一路上,处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虽说路途较远,调皮而心急的我们往往会隔三岔五拿出鞭炮放一放,过过瘾。所以走在街上,一会这儿“轰”的一声,一会那儿“啪”的一响,虽时常让行人始料未及,但也的确给春节增添了些许的乐趣。
新年的第一天,走在大街上,心情格外的爽。只见临街的店铺大部分都关着门,但有不少老板仍在自家门口摆摊设点,不管是赚钱还是不赚钱,个个脸上都显露出灿烂的笑容。特别是有一家卖春卷皮的店铺,生意特别的红火,人们排着长队依次购买,也就是图个不为人知的讲究吧。
傍晚我们来到伯父家后,家里的亲戚几乎都来了。伯母乐呵呵地将平时都不用的大圆桌搬出来,烧了许多菜,摆了满满的一桌。大年初一这顿饭,可以说是一年当中最丰盛的一餐了。吃罢饭,大人们便坐在一起聊天,边聊边看春节特别节目。而我们便跑到阳台上放烟花。窗外如同白昼一般,灯火通明,一派姹紫嫣红的景象。
END
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