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之象·此时之境”——当代中国彩塑艺术邀请展 第四部分“象外之象”开展(上)

2020年11月30日“彼时之象·此时之境”——当代中国彩塑艺术邀请展第四部分“象外之象”在彩塑艺术平台与大家见面了。本次展览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彩塑专业委员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承办,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作为支持单位。

展览总顾问张锠、学术主持胥建国、展览总策划赵健磊、总策展人范雨萌、艺术总监陈毅谦、黄齐成;展览的策展团队成员王伟、孟媛、祁杰飞。本次展览通过四个部分展示与研究,将在彩塑世界中建构起一个创作、教学、研究、公众接受连续交织的共同体,打造彩塑艺术的新生态,让彩塑艺术可以始于创作者个体的成长,壮大于教学实践、学术研究的长期耕作,成熟于社会公众的美感提升和审美诉求,立足当下条件展开具体实践,以微小的行动推动社会的进程。

今日推送为展览的第四部分,主题为“象外之象”。本部分主要展示具有实验性、探索性的彩塑创作,尤其是面对观看方式、生活环境、居住空间等的一系列变化,从材料、技艺、多媒体运用等多个层面对彩塑艺术外延的实验与突破。

展览总顾问张锠先生认为:“继承和创新是永恒的话题。艺术本身当随时代,要关注生活反映生活,才能活态传承。”他提到,现在有一种观念是,非常具有本土性的艺术传承通常强调原汁原味。所谓的原汁原味的传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技艺和创作是人的行为,人又是社会的,社会则又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只有在继承具有民族特点民俗风范民族情感的技艺基础上,兼收并蓄,才能形成非常有当代表现形式的作品。”

展览学术主持胥建国先生谈到:“举办‘彼时之象·此时之境’——当代中国彩塑艺术邀请展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彩塑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近期策划组织的多项艺术活动之一,其目的就是为了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彩塑艺术,推出新人新作,展现美好生活,讴歌时代精神,为繁荣发展当代中国雕塑作出努力与贡献。展览文告推出后,受到了国内广大彩塑艺术家和从业者的热情关注与积极支持。”

展览总策划人赵健磊介绍本次展览架构定位一是回顾,二是前瞻。在他看来,“彼时之象”意味着回望传统,“此时之境”意味着在关注当下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在历史长河中涤荡千年的中国彩塑艺术走过了漫长的艺术历程,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可以看到能够彰显地域特点、体现时代风貌的作品。他认为:“彩塑艺术发展至当代,既面临挑战,但也有更多的机遇。彩塑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对彩塑艺术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渐进明晰的过程,从而逐步确立了以当代‘大彩塑’格局为目标的历史责任与使命。立足于传承并推动彩塑艺术的创新,也催生了这次大规模的线上彩塑艺术展览。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在此民间与学院、艺术与大众可以顺畅地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使彩塑艺术具有更广泛的传播性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业内业外人士了解彩塑这一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

本次展览总策展人范雨萌带领团队进行了展览的筹备与策划工作,她说到:“我们处在一个知识、信息不断叠加的时代,彩塑艺术在这纷杂的环境中,犹如森林里一株古老而又奇特的植物。说古老,是它从诞生之初就被深厚的中华文脉滋养,见证着历史、社会、审美的变迁与发展。说奇特,是它始终饱有旺盛的生命力,因循着宗法民俗、人文精神的内涵自成一派,甚至开始结合新媒介、新技术、新方法拓展着自身的外延。正是由于彩塑艺术这样的特质,在已经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可以用宏阔的视野回望它,用创造性的眼光塑造它,用线上展览的方式尽可能多地汇集当前的彩塑创作,见微知著。”

参展艺术家申旭栋谈到:“参加本次彩塑展的雕塑《高山流水》是多年前的一件作品,创作题材出自于五代画家荆浩的《匡卢图》,把传统的山水画用雕塑的形式进行三维再创作,最后用彩绘的形式敷以淡彩,并在其中融入现代的风土人情,古今结合,向传统致敬,借古喻今,以古鉴今。希冀让今人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能有一份温和恬静的心境。”

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历史轨迹,在经历了探索、发展、革新、吸收之后,形成自身独特的面貌并获得普遍的认同。每种艺术形式也都有其历史使命,凝聚其中的开拓精神、冒险精神和实验精神,将推动当下和未来的创作实践作出更多创造性的贡献。

在千余年间,彩塑艺术以“彩”和“塑”为出发点,无论是庙堂之上的威仪之象,还是乡土之间的众生百相,这些“可见之象”让彩塑艺术的独特性得到彰显和阐释。然而立足中国传统艺术之传承、世界艺术之全局和社会环境之变化,决定彩塑艺术前进方向和使命担当的则是“象外之境”。“可见之象”的形态是由“象外之境”催生和塑造的,犹如物质之于精神,此“境”也涉及社会关怀、人文情感、对传统的深情,以及对未来无限可能的好奇等诸多方面。

这也正是此次当代中国彩塑艺术邀请展的主题:彼时之象·此时之境。展览希望通过广泛地邀请,让不同的作品在时空中对话,带领观者重新认识彩塑艺术发生、发展的意义和使命,以此为契机反思既有的现状,追赶时代浪潮的呼唤。

展出作品
《秦皇东巡》 作者:胥建国、黄齐成 尺寸:80cm×34cm×37cm

《庆历罗汉造像》 作者:刘䶮 尺寸:51cm×49cm×68cm

《起风了》 作者:郑华康 尺寸:76cm×35cm×25cm

《佛山》作者:董泽华 尺寸:60cm×25cm×40cm

《东方神韵》 作者:董益友 尺寸:高50cm

《觉悟》 作者:包蓝迪 尺寸:130cm×60cm×50cm

《子衿》系列 作者:任涛 尺寸:高95cm

《丝路观音》 作者:陈帅郎 尺寸:57cm×10cm×10cm

《众生相》系列 作者:赵海祥 尺寸: 60cm×45cm×30cm

《众生相》系列 作者:赵海祥 尺寸: 60cm×45cm×30cm

《敦煌印象》 作者:吴丽云 尺寸: 50cm×65cm×75cm

《祈祷》 作者:崔琳琳 尺寸:240cm×130cm

《枯木寻禅》作者:李军翰 尺寸:400cm×200cm×250cm

《禅·蜕》 作者:黄铁舟 尺寸:35cm×35cm×40cm

《佛头密码》 作者:石凯华 尺寸:尺寸可变

《普渡》作者:黄齐成  尺寸:30cmx8cmx10cm

《始皇过沙丘》 作者:张嘉伟 尺寸:69cm×45cm×50cm

《鄯善崖上》 作者:张靖婉 尺寸:43cm×34cm×75cm

《尉迟将军》作者:郭思妍 尺寸:56cm×40cm×24c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