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下雪了,关于写作与欣赏(11月20)


1

雪及时来了,这是庚子年冬天的第一场雪,从早晨下到夜晚,薄薄积了一层,人们说着,好大呀。雪来了,无论大小,来了便是大喜,大喜时赏雪,雪便好大。旱了那么久,都渴盼雪,渴盼一场透彻心扉的湿润置换干燥。
西北的大雪不止这么大的,而是大在人心,动态的国画,轻描淡写的树木与青山之间,一览无余。却带有暴力,疯狂却温文尔雅,毫不客气,飘飘洒洒。一点不收敛自己,简单,无忌,袒露,造访得冒昧而粗浅,一目了然。
雪及时下了,该冷的时候冷了起来,这便大好。冬天有了冬天的样子,冷也冷得认真而饱满,没有缺憾。冬天不冷让人混沌,时间久了分不清时令,潜意识里保留着温室的燥热,让人浮躁。
这是一场舒服的雪,用一天的时间,下了厚厚的一层,人们欣喜走出家门,欣赏,散步,寻找冷到骨头的清凉,使自己变轻。
于是,在神清气爽之时,精神顿振。回到房间,沏一杯茶,读几页书,心神安宁。
2
手头废了的半拉稿子甚多,基本写到一半突然来事,被搁下了,结果一搁就被搁冷,后来又拿起来,却被后续得似是而非,漏洞百出。原因不止一个,有很多,首先是慌张,不够认真。
其次是叙事功底的浅薄,没有“打圆”的能力。写作继续下去是一种本事,需要修炼才能达到。当然也需要耐心,耐着性子进行下去。若实在补充到使你痛苦的时候,那么正应了作家马步升先生的话,犯贱?
写作本身是享受的过程,是一件让人身心愉悦,精神饱满,写过仍然会令你咂咂回味的事情。而在咂咂的过程中,有一种满足,窃喜,甚至亢奋的情绪,让你感到创作原来如此美好,于是,你又为自己种下蛊,接着再来。
但当再来的过程出现难免的瓶颈时,你又会沮丧,气馁,断念,或者爆粗“他妈的”。这种现象每个人都有,有人甚至痛苦不堪。但聪明的人会让自己淡定,潜心寻找办法,然后突破,找到出口,把自己解救出来。
方法错乱的人,可能要打转一阵子,搞得心情不好,情绪冲动,甚至作出缺乏理智的事情。但最终也就突破了,长上羽毛的翅膀,飞进风里。
至于被“卡死”的人,其实也没有真的被卡死,要么干脆回去,不写了。要么就在瓶内存活,回归到修炼、或者自娱自乐,未免不好。大部分人反而同样有滋有味,硕果累累,依然在平常人中做着不常之事,也充满趣味,被意义包围。
也有彻底停止了的,原因一定不是单方面的,有许许多多。但其中必须提到,那便是改变取向,另寻它去了。当喜欢的事情做不下去,只好选择放弃。但若真的喜欢,那种骨子里的喜欢,那么,等有朝一日时机成熟的时候,一定会重新拾起,继而开始精神需要,如磨砺归来,已换了另一副姿态。
原因之二,我想是构架的不成熟,也就是写前准备工作不到位,没有理出不可推翻的框架,一写便被改变了。这种情况普通作者可能都有,我想,这大概就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需要一定功力把控。而这个功力,需要踏踏实实锤炼,日复一日沉积。
其三是懒惰,一搁下就不想拿起,缺乏毅力。当然,若有“被逼”,或许也会硬着头皮拿起来了,不得不去完成。拿起来后也有顺利和曲折,那就是功夫的时候。我一般一搁就拿不起来,属于那种干什么就要专门干什么的借口派,抵抗能力被碎片挤弱,然后美其名曰,不想“犯贱”。
所有以上情况的突破,最终还是阅读,借阅读感悟,体会,寻找路径。阅读是打开一切的钥匙,读到了便也找到了。这便是读写平行法,读与写在平行线上,会读,也会写。不眼高手低,读得高了,却仍然写的低,那便是功底的问题,训练的问题,天赋的问题。写作这事,要训练的,长时间有效地训练,要有计划性。过程中即使觉得没有意义也要坚持下去,不知不觉意义就有了。这就是所谓的坚持,不只是坚持着去做某件事情,还有怎么坚持把这件事做好。这就是每天有计划地,带着思考、研究,做一点儿,循序渐进。

3

电影《姜子牙》的另一种打开方式,是文学博士林玮关于“天道”的一篇评论,文章最后写道:好的解读并不指望文本本身能有多深刻,深刻的人自然能读出深刻来。针对这一代有知识有理想有情怀有自我的观众,《姜子牙》给出了一个颇为独特的演义,也就够了。我想,小说《封神演义》的原作者若有知,大概也会“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吧。
那么独特的演义究竟是什么,文中论到的“无善无恶”,即是天道,但要斩断的不只是“恶”,还有“善”。在高于神仙的世界里,善恶之分是相当次要的,甚至不值一提。尽管师尊仍会犯错,贪图权欲、声名,想要一统三界,但他在道理上准确无误地知悉:断恶也要断善。这才是天道,它高居于万物之上,是万物运行的前提和规律。
可谓妙解,上升到了宇宙论,自然论等等高层的解读层面,但对于普通观影者来说,基本看不懂,即使讲清了,也仍然是看了一场热闹的动画片。也就是说,此类电影根本不是拍给普通人看的,事实上,电影院上映的大多数影片,都不适宜所有人观看,而是越来越属于年轻的一代和文化研究者,主攻艺术效应和制作技术,并非电视剧,属于中下层难度,适合大众水平。看电影实属高大上的追求,有奢侈消费的性质,对人群的分类十分明显。
国庆节我们在杭州和儿子同时看的这部影片,孩子爸爸说,原来是动画片啊,看了场热闹。倒是好看,但说不清好在哪儿。而我也只是在朋友的提示下,仍然没脱离传统辩证思维,认为就是权利之欲,是善恶争斗。今天读到“高于神仙的世界里,善恶之分是相当次要的,甚至不值一提的,“想要一统三界,他在道理上准确无误地知悉:断恶也要断善。这才是天道,它高居于万物之上,是促发万物运行的原动力和基本规律”时,突然才理解了管理为什么需要左手软,右手硬,否则便软弱无力。因此,管理少不了被常误解,甚至背上骂名,同时被看作有违天道,缺失善良。殊不知,管理者正是在遵循天道,让事态稳定地进行下去。
深刻的东西,难觅大众的知音。我仍然疑惑的是,既然《姜子牙》不易看懂,也没那么好看,那么,票房TOP50又说明了什么?看电影的又是哪些群体,观影中的中国“读者”已具备了什么样的水平?为什么只归属在文化研究群体和年轻一代?那么,是不是说明国人的欣赏水平真的不同以往了,而这个气候仍然在不停的变化着,推动着其中的文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