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帖赏析——上阳台帖

《上阳台帖》为诗仙李白传世的唯一书法真迹。

李白他老人家不但在诗的领域首屈一指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这幅真迹所展示的书法水平也是高妙深远,中央电视台在国宝档案栏目里曾经专题报导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索观看。

《上阳台帖》

释文如下:

山高水长,

物象万千,

非有老笔,

清壮可穷。

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上阳台帖》背景介绍:

李白于开元十二年(724年),出蜀游览三峡时至江陵遇道士司马承贞,得到其赞赏。744年,李白和杜甫,注意时杜甫哦,还有一位牛人,叫高适,同游王屋山,阳台观,并来此寻访司马承贞,待到达阳台观后,才知道司马承贞已经仙逝。不见其人,看着朋友留下的画作,有感而发,挥笔写下了此作。

《上阳台帖》用笔豪放自如,快捷流畅,苍劲中见挺秀,仪态万千。结体跌宕起伏,富含奇趣。是伟大的诗仙留给我们的一个辉煌灿烂的宝石。宋徽宗赵佶题跋“。。。。乘兴踏月,西入酒家,可觉人物两望,身在世外。。。。。。。”

宋徽宗赵佶题跋

《上阳台帖》传承有序,纸后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等,秦朝乾隆皇帝,清内府等,清朝末年流出宫外,民国时张伯驹重金购得,在1958年转交国家故宫博物院。

下面欣赏一下在此帖的签章,足足有百余枚,再次选刊部分

各个时期的诸多名流和都在此帖上有签章和题跋也足以说明《上阳台帖》重要性和历史文化价值。关于此帖的相关故事也是极具学术研究价值。

中国书法在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上下五千年的东方文明也成就了中国书法。一纸片言对于真正喜欢书法,喜欢书写的人来说都有无穷无尽的遐想,更何况是伟大诗仙李白的唯一真迹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