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雄:报社救助女学生风波

发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启迪的文章

 关注 《思与远方》  


思与远方  国家   社会   生活    责任 

                       
恻隐满怀望前尘
一笑前尘荣辱事,风物只愿今朝柔。当万人微信互贺双节“天涯共此时,愿月圆人安,国富民康乐,前路千山秀”时,老报人陈景果,手拎一牛皮纸袋、内装居于山区大姐自种自制高山云雾原生态炒茶,探望了老领导、原总编周筱露。
老陈返回家途经街心小花园时,看到内中金凤花、小叶榕葳蕤,绿荫伞影斑驳,音乐声骤起,大妈舞疯劲,便小孩般停下电动单车,驻足静观。此时,老陈平静若许年的心湖泛起涟漪,波动再现山色池光,含笑苦瓜脸上的叠折更加风雕雨蚀,沧桑岁月的千锤万击平添一段不惊韵致,安之若素等闲静水近麻木表情填满双瞳。
“老陈,你真的去看望老周女士?心胸开阔若宰相肚肠,可以撑船,千锤万凿清白像深山石灰。”街心小花园边一人朗声高唤,惊飞江面觅食的灰鹭,但无法惊动见惯世事呆立的老者。只是几秒钟后老陈才缓缓转过脸来,对老同事铁若士回话:“周筱露总编因患乳腺癌,住院化疗多时,节前才出院回家静养。我今天逢节日不用带孙女,去看一下周总编。”
“我就知道你早已放下那些陈年烂芝麻烦事,这样心情愉快,余生不多,苦苦计较那些,只会增添心灵的负荷,很累。”老铁也变了,语气赞许。“那老周女有没有想起过去,会不会有歉疚之情。”“谁也不会记住那些了。”老陈轻描淡写。
前尘荣辱余一笑,只缘回首尽风烟。而作为同事的我,却对流年往事记忆犹新。
2004年暮春,一中年女子前往采访部,声泪俱下向记者老陈诉说了心中痛苦,并期盼媒体予以帮助。
她有一个女儿,自幼好学,成绩斐然,就读省内一名校,今年即将本科毕业。学校见其女儿成绩优秀,将之推荐至巴黎第六大学“硕博连读”,学制5年,要一次性缴交深造留学费用8万人民币。由于家境贫寒,父母在本地打短工为生,只够谋衣揾食,根本无力供女留洋,这些年扶持女儿读大学,已经竭尽全力,弄得家徒四壁。如今女儿明知家境“白屋寒怆”,却依然提出如果家里不拿出钱来,就会产生“活着有啥意思”念头,因而担忧其走极端。痛苦不堪的母亲向陈记者诉说“一旦走投无路、山穷水尽之时,保不准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走险棋舍身卖肾供女留洋”之极端,令老陈冷汗涔涔。
本性良善的陈景果,见女子穷途末路,泪光点点,神态悲伤,遂心头一酸,恻隐满怀,也没有一丝考虑此文会不会影响自己的顾忌,便一挥而就一则通讯。其笔端写尽人间悲催,寒门莘莘学子和贫穷无助父母的困窘痛苦六神无主一筹莫展通通诉诸笔下,企盼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奉献爱心,赠玫瑰手留香,出余力积余德,予金钱成好事,行善举遗子孙,资助大学生出国深造,让贫苦人家一偿夙愿。
值班主任当天将文章在编前会上汇报,当时的总编周筱露面露难色,认为:“求助的市民如过江之鲫,太多太滥,太普遍,是我们新闻单位力不能及的。如果一旦市民求助,我们就予以报道,向社会讨钱,最后是三人市虎,褒姒戏诸侯,久之久之的结果是无人理会,报纸也失去公信力。”既然要报道,就写成问题式文章,让读者来讨论。论点中心是“慈母要卖肾供女留洋”、“已经大学毕业,要不要自食其力打工攒学费”等。
当文章被主任退回要求老陈改写时,平时老实厚道的老陈也面露难色。最后是老陈把文章搁置冷处理。
谁知一个半月后,或许由于稿子匮乏,周筱露通过主任,要求陈景果改写后送审。老陈抱着不一定会惹事的侥幸心理,写成《慈母欲卖肾供女留洋》的通讯,报纸加了编者按,希望读者展开热烈讨论。
文章第二天见报后,在读者当中引起轰动,争论越来越精彩,但归结起来是褒少贬多,有的还破口大骂“此女不懂感恩,不知天下父母心,养女如养狼”。
周筱露见效应不错,大笔一挥定为A稿,奖励了老陈。
谁知第三天,求助者夫妇找上编辑部,当面质问陈景果:“我只是求助,没有请你们讨论。你们这是炒作你们自己,我们法庭见。”老实的老陈傻了眼,无言以对,心头苦不堪言。
第七天,该女大学生以“损害名誉权”将编辑部告上法庭,法庭予以受理。
周筱露烈焰熊熊,横肉丛生,立即翻脸不认人,覆雨翻云否认有委派老陈采写,记者文责自负,应将老陈列为第二被告。
从此,老陈不停上法院接受讯问,焦头烂额,心力交瘁,不善言辞的他此后更加沉默寡言,身心疲惫。
对方律师本来抱着“讼场如战场,是敌国”的宗旨,但见到本来是“职务行为”的法律责任,却将其推给势单力薄的个人,于是反而同情老陈。不仅不将记者“打趴在地”,反而陈情力劝“求助者撤诉”,或庭外和解。最后双方握手言和,老陈给予求助者一次性补助1500元。
事后,老陈很快放下此事,既没有寒心,也不会一蹶不振,依然热情工作至退休。
老陈私下告诉我,不愉快之事,不是埋藏心底,就是云烟过眼。

end

作者简介

谢文雄,笔名谢昇秀,广东普宁人,出生于六十年代初,汕头经济特区报社记者。自少年便喜欢文学,因而在从事新闻工作之余,偶尔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言有所抒、目有所寄,便“不事雕琢、信马由缰”写下散文、随笔、杂文,撰写一些对联、碑记等篇杂,信手向各地报刊投出,也偶尔有被采用,抑或有捡奖。

《思与远方》:灵魂的诗和远方

《思与远方》学习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