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从黛玉说起,贾府里的人,为什么这么多病? 2024-06-22 19:47:19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有趣的问题,在《红楼梦》里,似乎所有的人身体都不是很好,总会或大或小有点“病”。而这种现象,在其它任何一部小说里都是难得一见的。 就文学作品而言,无论其中的主角是健康还是体弱多病,但绝对只是个例,且以健康向上者居多。即使有时候将主角设计成身患奇疾,但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光芒掩盖。甚至有时候,他们身上的疾病,也会成为一种加分的项目。而《红楼梦》则完全违背这个规律。从黛玉宝钗这对女主角,到王熙凤、秦可卿之流,几乎都有病在身。黛玉素体虚弱,宝钗身有热毒,王熙凤的血山崩漏,秦可卿的闭经等等。让人几乎有一种错觉:贾府这样的世家豪门,就如同一家医院一般。 为什么作者会设计这么一个圈子,来作为《红楼梦》最主要的表现场所呢?这其间,必然有作者深藏在暗处的意图。而这个意图,其实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冷嘲热讽。 黛玉的先天虚弱: 黛玉的身体问题,是《红楼梦》里最引人注目的一个问题。从黛玉6岁在荣国府第一次登场开始,大家就已经得到了她“从出生开始就吃药”的信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身体虚弱并不要紧,但先天禀赋不足的虚弱却是很难调理好的。即使黛玉生在五代列侯之家,长在国公府第,想吃任何补品都不成问题。但依然还是无法挽回她一路虚弱到底的趋势。 黛玉的先天虚弱,或许就是作者在暗示,当时的封建社会现状,已经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了。以明清两代而言,这样的暗示,似乎的确非常得体。日薄西山的封建社会,发展到这个时期,确实已经无路可走,唯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才能彻底扭转。而这个变化,可不是简单的以清代明可以做到的,更需要的,是体制上的建立健全。 宝钗的素禀热毒: 相对于黛玉虚弱不足的显而易见而言,宝钗素禀热毒,似乎并未给她的身体带来太大的麻烦。毕竟,宝钗还是出落得聪慧有嘉、丰腴有度。唯有偶尔发作的时候,才需要冷香丸压制。 可以说,宝钗的病,是似有似无的。说它有吧,我们很少能见到宝钗患病的描述,说它没有吧,就连宝钗自己,也经常和别人说到热毒和冷香丸之间的细节。这种情况,不正是非常契合封建社会之实情吗?我们作为旁观者,对于封建社会里既得利益阶层的“病”,其实是洞若观火的。可他们自己却似乎毫不知情,依旧过着“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纸醉金迷生活。而在广大贫苦阶层里所孕育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权贵阶层而言,不正是可以随时致命的“热毒”吗? 所以,宝钗的病,或许就是作者在暗示某种未知的、捉摸不定的变化。就如同深藏在地下的岩浆,滚烫汹涌,而地表依然还在绿草如茵。一旦迸发,必将天崩地裂。 王熙凤的血山崩: 王熙凤在《红楼梦》里、在贾府的影响力,一点也不逊色于黛玉宝钗的角色。虽然按照原著作者的本意,王熙凤应该只算一个配角。然而,她的所作所为、她的行事风格,都可以说是最鲜明的代表。几乎每一个《红楼梦》的读者,都难以不喜欢她的犀利与强硬。作为荣国府的直接管理者,用我们现代人的观点来看,王熙凤完全可以算一个标准的“职业经理人”。其对家族的经营与管理手段,是很多人都津津乐道的。这也是近年来,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喜欢王熙凤的原因之一。 尽管用完美的角度看,王熙凤算不得完美。但其圆滑而又不失个性、狠辣而又不失人情味,敢爱敢恨、左右逢源等诸般特点,即使在处理张金哥和尤二姐的事情上受人诟病,也依然未给她的形象蒙上太多灰尘。而王熙凤身患何病?王熙凤患上的是一种严重的妇科疾患——血山崩。作者设计这个情节是很用了一番心思的。作为一个管理者,王熙凤最让人们难以容忍的,应该就是她的贪赃枉法。利用荣国府的公款放印子钱,自己渔利,这些都是损公济私的行为,也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所不能容忍的。 如果将荣国府的现象无限放大,设若当时社会的管理者——权贵阶层,都像王熙凤一般行径的话,那样的社会如何为继?必将是陷入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深渊。而王熙凤身上的“崩漏”,漏的是荣国府的财,崩的是荣国府的家。将之放大,那么,漏的就是社会的公财,崩的就是封建王朝的社稷了。其实,在《红楼梦》里,有病的人,远不止黛玉宝钗和王熙凤三人。即使贾宝玉这样的人,表面看上去,似乎完全正常,该吃吃该喝喝。但贾宝玉真的就是健康的吗? 这样不思进取、以博爱为名,以七尺须眉男子,却流连于闺阁之中。不正是王孙公子的通病吗?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贾宝玉的现象,也绝非个例。而是那种社会背景下,更是数千年封建王朝所遗留下来的问题。所谓打江山难、守成更难。认真说起来,《红楼梦》里的男男女女,可以说都有点“病态”。他们的病态,有的以身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以思想上的欠缺为表象,有的更需要见微知著,从小处往大看。 一个家族的兴衰,是整个家族不断发愤图强的结果。一个王朝的衰败,必定是整个权贵利益阶层腐朽的结果。《红楼梦》里千般病态,其实就是对封建社会之“病态”的隐晦表达。 赞 (0) 相关推荐 《红楼梦》读书笔记10篇,收藏学习!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一]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初名叫<石头记>.作者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 我看的是儿童版<红楼梦>,主要写的是一个悲剧爱情故事,并以这个 ... 《红楼梦》:病与药 除生死,无大事!许多人都爱将这句话当作口头禅,说得云淡风轻.其实,生与死才是小事,如何经营好漫漫人生路,才是最大的事.多少的惊涛骇浪,多少的苦难,都需要人去慢慢地消受. 黛玉宝钗宝玉等,降临人间,是多 ... 红楼梦:黛玉初入贾府,一路上惊艳众人,经典名场面! 黛玉进贾府 黛玉进贾府 展开 《红楼梦》探秘:为什么贾府里的女儿们看着地位比儿子高? 作者:刘翠 封建社会是男尊女卑的,但<红楼梦>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女儿们的地位很高,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贾府姑娘的地位不一般的高 红楼梦里有很多场景体现出女儿的地位高,比如贾探春一个 ... 《红楼梦》宝钗初进贾府就引起黛玉的嫉妒?你们都被87版骗了 薛宝钗进贾府VS林黛玉进贾府,风光无限,惹宝玉看呆,黛玉吃醋?原著告诉你:没那回事! 这里的误解,全来自于87版的<红楼梦>.剧中的情节是:薛姨妈携薛蟠宝钗进贾府,宝钗服饰大红色系,庄重而 ... 《红楼梦》|紫鹃是贾府最苦最累的丫环,她的人生因黛玉而苦 以"诗礼传家"的贾府,素来以宽待下人著称,不但"吃穿和主子一样,也不朝打暮骂",而且活计轻松,往往一个主子身边有好几个下人服侍,即使有人长期不在岗,也丝毫不会影 ... 《红楼梦》开始之前,贾府曾有波澜壮阔、极其劲爆的历史|文史宴 文/庵溪 <红楼梦>有如杜诗,亦如建章之宫,千门万户,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往往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透露出家族兴衰.世态变迁.庵溪老师将从几个小人物嘴里,为大家勾勒<红楼梦> ... 《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何以“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作者:李大奎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经典情节之一,还被高中语文课本节选收录.这一经典情节,曹公写得很特别,那时初进贾府的林黛玉仅六.七岁,却是十分的谨慎小心,用书中的话说乃"步 ... 《红楼梦》:她是贾府人缘最好的姑娘,比王熙凤还会做人! <红楼梦>里,光是有名字的丫鬟,就有上百个.但其中,平儿是最不能被忽视的一个. 她是贾府的四大丫鬟之一,是凤姐的得力助手,也是贾琏的通房大丫头. 前八十回目录里,她的名字出现过四次,可见其 ... 红楼梦:多姑娘在贾府到处“考试”,为什么她一直没事? 贾府自居"诗礼之家""忠厚传家".按说主子的这种文化理念,随着百年时光的流逝,应该已渗透到贾府的角角落落,然而在内宅,多姑娘却"满宅内延揽英雄,收纳材 ... 《红楼梦》刘姥姥进的贾府大观园具体在哪里? 曹雪芹<红楼梦>确实是一部奇书,不仅仅不断有人发文考证书中人物的原型,而且就连书中人物的活动场所之一的<大观园>也成了考证的对象. 那么,大观园这一建筑果真有原型吗?如果有,它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有趣的问题,在《红楼梦》里,似乎所有的人身体都不是很好,总会或大或小有点“病”。而这种现象,在其它任何一部小说里都是难得一见的。 就文学作品而言,无论其中的主角是健康还是体弱多病,但绝对只是个例,且以健康向上者居多。即使有时候将主角设计成身患奇疾,但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光芒掩盖。甚至有时候,他们身上的疾病,也会成为一种加分的项目。而《红楼梦》则完全违背这个规律。从黛玉宝钗这对女主角,到王熙凤、秦可卿之流,几乎都有病在身。黛玉素体虚弱,宝钗身有热毒,王熙凤的血山崩漏,秦可卿的闭经等等。让人几乎有一种错觉:贾府这样的世家豪门,就如同一家医院一般。 为什么作者会设计这么一个圈子,来作为《红楼梦》最主要的表现场所呢?这其间,必然有作者深藏在暗处的意图。而这个意图,其实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冷嘲热讽。 黛玉的先天虚弱: 黛玉的身体问题,是《红楼梦》里最引人注目的一个问题。从黛玉6岁在荣国府第一次登场开始,大家就已经得到了她“从出生开始就吃药”的信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身体虚弱并不要紧,但先天禀赋不足的虚弱却是很难调理好的。即使黛玉生在五代列侯之家,长在国公府第,想吃任何补品都不成问题。但依然还是无法挽回她一路虚弱到底的趋势。 黛玉的先天虚弱,或许就是作者在暗示,当时的封建社会现状,已经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了。以明清两代而言,这样的暗示,似乎的确非常得体。日薄西山的封建社会,发展到这个时期,确实已经无路可走,唯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才能彻底扭转。而这个变化,可不是简单的以清代明可以做到的,更需要的,是体制上的建立健全。 宝钗的素禀热毒: 相对于黛玉虚弱不足的显而易见而言,宝钗素禀热毒,似乎并未给她的身体带来太大的麻烦。毕竟,宝钗还是出落得聪慧有嘉、丰腴有度。唯有偶尔发作的时候,才需要冷香丸压制。 可以说,宝钗的病,是似有似无的。说它有吧,我们很少能见到宝钗患病的描述,说它没有吧,就连宝钗自己,也经常和别人说到热毒和冷香丸之间的细节。这种情况,不正是非常契合封建社会之实情吗?我们作为旁观者,对于封建社会里既得利益阶层的“病”,其实是洞若观火的。可他们自己却似乎毫不知情,依旧过着“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纸醉金迷生活。而在广大贫苦阶层里所孕育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权贵阶层而言,不正是可以随时致命的“热毒”吗? 所以,宝钗的病,或许就是作者在暗示某种未知的、捉摸不定的变化。就如同深藏在地下的岩浆,滚烫汹涌,而地表依然还在绿草如茵。一旦迸发,必将天崩地裂。 王熙凤的血山崩: 王熙凤在《红楼梦》里、在贾府的影响力,一点也不逊色于黛玉宝钗的角色。虽然按照原著作者的本意,王熙凤应该只算一个配角。然而,她的所作所为、她的行事风格,都可以说是最鲜明的代表。几乎每一个《红楼梦》的读者,都难以不喜欢她的犀利与强硬。作为荣国府的直接管理者,用我们现代人的观点来看,王熙凤完全可以算一个标准的“职业经理人”。其对家族的经营与管理手段,是很多人都津津乐道的。这也是近年来,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喜欢王熙凤的原因之一。 尽管用完美的角度看,王熙凤算不得完美。但其圆滑而又不失个性、狠辣而又不失人情味,敢爱敢恨、左右逢源等诸般特点,即使在处理张金哥和尤二姐的事情上受人诟病,也依然未给她的形象蒙上太多灰尘。而王熙凤身患何病?王熙凤患上的是一种严重的妇科疾患——血山崩。作者设计这个情节是很用了一番心思的。作为一个管理者,王熙凤最让人们难以容忍的,应该就是她的贪赃枉法。利用荣国府的公款放印子钱,自己渔利,这些都是损公济私的行为,也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所不能容忍的。 如果将荣国府的现象无限放大,设若当时社会的管理者——权贵阶层,都像王熙凤一般行径的话,那样的社会如何为继?必将是陷入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深渊。而王熙凤身上的“崩漏”,漏的是荣国府的财,崩的是荣国府的家。将之放大,那么,漏的就是社会的公财,崩的就是封建王朝的社稷了。其实,在《红楼梦》里,有病的人,远不止黛玉宝钗和王熙凤三人。即使贾宝玉这样的人,表面看上去,似乎完全正常,该吃吃该喝喝。但贾宝玉真的就是健康的吗? 这样不思进取、以博爱为名,以七尺须眉男子,却流连于闺阁之中。不正是王孙公子的通病吗?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贾宝玉的现象,也绝非个例。而是那种社会背景下,更是数千年封建王朝所遗留下来的问题。所谓打江山难、守成更难。认真说起来,《红楼梦》里的男男女女,可以说都有点“病态”。他们的病态,有的以身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以思想上的欠缺为表象,有的更需要见微知著,从小处往大看。 一个家族的兴衰,是整个家族不断发愤图强的结果。一个王朝的衰败,必定是整个权贵利益阶层腐朽的结果。《红楼梦》里千般病态,其实就是对封建社会之“病态”的隐晦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