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 第一章 概述 第三节 中医治未病的原则
“治未病”是中医一贯强调的预防思想,代表着中医学的特色和精髓。其创未病先防、
将病防发、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的独特医学理论,已成为确立和采取各种养生保健措施及防
治疾病方法的指导原则。尤其是当今大力弘扬中医学“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对于预防疾
病发生,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保健
体系具有战略意义。那么,今天我们在“治未病”过程中,应该坚持哪些原则呢?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在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影响下形成的中医学独特的思想方法,
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
密切的联系,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大的整体。在中医学中,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及人与环
境、社会之间统一性、联系性的认识,是中医“治未病”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1.形神合一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精、气、血、津液、神的作
用联系脏腑、体、华、窍等形体组织的有机整体。另外,躯体状况和精神活动密切相关,各
系统、各器官之间生理功能上互相联系,病理状态下相互影响。在这一有机整体中,中医特
别强调“形神合一”,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人的形体密不可分,互相依存,如《灵枢.天年》
所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说明五脏气血
是精神魂魄生成的物质基础,精神和肉体相合生命体才能得以存在。在对疾病的认识方面,
“形神合一”论清楚地认识到形与神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躯体生
理活动的异常(形的异常)可以导致精神心理的疾病(神的疾病);另一方面,精神心理的异常(神的异常)可能造成躯体生理病变(形的病变)。
现代社会的诱惑、压力、竞争等导致心身功能紊乱已成为普遍现象。这些功能紊乱可以
说是众多现代常见病的先导,也是形成“未病”状态的主导因素,积极防范,纠治这类心身
功能紊乱,在“治未病”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形神合一”的理论基础上,中医主张
“治神”与“治形”并用的“心身并治”。《素问·宝命全形论》就曾指出:“一日治神,二
日知养身,三日知毒药为真,四日制砭石大小,五日知腑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
先。”强调了形神并治,方可祛病的重要思想,使“治未病”的手段不仅仅局限于针药等躯
体疗法,同时也包含了心理治疗,即通过调节生理机制而达到调节心理,或通过调节心理而
达到治身之目的。
2.天人合一
《素问·宝命全形论》日:“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这些都说明人体要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生存,同时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
正如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因此,人体要保持健康无病,必须维持人与自然规律的协调统一。人也应根据这一规律,安排生活作息,调摄精神活动,以适应不同的改变。所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从之则苛疾不起”,健康长寿;“逆之则灾害生”,轻则为病,重则危及生命。另外,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与社会之间亦相互联系和影响。社会环境可以通过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不利因素引起躯体变化,也可以通过影响精神活动进一步影响躯体状况。
“未病”状态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等息息相关。从中医角度理解,这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出现紊乱,而导致自身阴阳、气血、脏腑的失衡状态。从这一认识出发,“治未病”总的指导原则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调整这种失衡状态。“天人合一”整体思想早已为“治未病”铺设好了一个宽阔的平台,建立了优势。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样是“治未病”中不可或缺的一条
重要原则。“未病”状态缺乏明确诊断为“某病”的理论依据,不能算疾病,是一种还达不
到器质性改变的功能性变化。因此,以具体的“形态结构学”为基础,以单纯的“生物性疾
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化的检验资料为诊断依据的西医学很难把握“未病”状态的诊治规
律。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想和理论在“治未病”中突显了优势。
中医的证是一种状态,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病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情志、饮食等)、病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经、某络等)、病性(如寒、热等)和邪正关系(如虚、实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由于病是指疾病的全过程,而证是反映疾病在某一特定阶段的病理变化实质,所以证比病更具体,更贴切,更具有可操作性。
对于“治未病”而言,不管“未病”状态的西医学诊断能否成立,中医总能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进行辨证,然后根据辨证的结果,采取相应的调治方法。因此,中医能动态地研究“未病”状态的各个不同阶段,作出诊断并“对症下药”。
在“治未病”过程中,强调辨人之体质、气质,辨证之部位、属性,辨病之异同,辨病
证之异同而实施防治,这一特点应贯穿于“治未病”的整个阶段。具体又分为两种:一种是
“同病异治”,在同一“未病”状态中,由于“未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所属证候不同,则防治方法不同,如同为鼓胀,属肝病传肾,当治肝防其传肾;属脾病传肾,当治脾防其传肾。另一种是“异病同治”,在不同的“未病”状态,有时可能出现相同或相近似的病理变化,因此可采取相同的方法来防治,如多种热性病恢复期,都可能有热灼津液致阴津不足之证,均可滋养阴津,以防病势复发。
三、防治结合
“防治结合”的“治未病”原则,因“未病”状态的不同,在运用时又各有侧重。未病先防时,当以单纯的预防为主、预防为先,也就是针对疾病发生的生物、物理、化学、心理、社会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消除致病因素,防止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与正邪两方面相关。邪气是各种致病因素的总称,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正气是人体的机能活动和对病邪的抵抗力,以及维护健康的能力。正气强弱与否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故《素问'刺法论》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未病先防时当以增强正气,避其邪气为原则。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既病防变时,当防治结合,做到防中有治、治中有防。预防时,不能截然和治疗分开;
治疗时,亦不能截然和预防分开。往往是此阶段的治,寓下阶段的防;下阶段的防,又为了
此阶段的治。例如,伤寒邪在太阳,有传阳明之势,即治阳明以杜绝传人,同时治太阳以防
止病人阳明。治心脏病,心胃相关,故治心之时,每兼治胃,以防两器官同时发病而致症状
加重。
疾病愈后,再次重薪发作,或因于复感新邪,或因饮食致复,或因过度操劳而作,或病
后滥施补剂,药物调理失当而发等。因此,病后防复时,则以防为主,兼夹治疗,强调病后
慎避外邪、节饮食、适劳作的重要性。同时,在预防中我们可运用一些治疗手段,如对于脾
胃久虚患者可以长服补中益气丸健脾强胃,预防脾胃病变等。
四、体质调护
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
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状态。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决定了患者对病
邪的易感性和所患病证种类的倾向性。故分清人群中的体质,针对性预防易感疾病比诊治疾
病更为重要,以体质为依据进行防治调护,是“治未病”的重要原则之一。
中医学认为,阴阳、气血、津液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而体质现象即是阴阳、气血、津液
盛衰变化的反应状态,因而能从中医体质学角度进行分类,主要有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
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9种体质类型。研究发现,某些疾病,
甚至是一类疾病的发生与人的体质因素、类型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卒中属
于痰湿体质较多,成为发生这些疾病的“共同土壤”。人们过去在治疗疾病时,往往被疾病
“牵着鼻子走”,而没有注意到这些疾病的共同背景,抓住了体质就抓住了根本,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指明了方向。
虽然,前面讲体质是“相对稳定的固有状态”,但也是可调的。也就是说体质既具有稳
定性,又具有可变性,通过干预可以使人的体质偏颇失衡状态得到改善与调整,从而恢复健
康。例如,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长期以来是寻找和针对“过敏源”,而不是治疗“过敏人”。有研究证明,过敏反应发生的关键是体质因素,而不是过敏源。所以治疗过敏性疾病要调治过敏人(体质)而不仅是过敏源,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过敏人”的易过敏状态。
因此,在“治未病”过程中,我们应从具体的人出发,权衡干预措施,体现以人为本,
因人制宜的思想。根据不同人群的体质类型以及人在婴儿、儿童、青少年、成年、中老年等
阶段的体质差异,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方法,从而进行“因人制宜”的干
预。未病先防者,可针对其体质类型通过导引、养生之术预防疾病的发生;将病未发者,针
对其体质类型进行治疗,防止疾病的形成;既病防变者,即结合其体质类型对已发之病及早
治疗;病后防复者,视体质类型进行饮食、生活调护,以防疾病再次复发。
五、综合疗法
“未病”状态的产生与先天不足、劳逸失度、起居失常、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居处不
适、年老体衰等诸多因素相关,因此在防治上我们不可能拘泥于一方一药,也不可能只有一
种解决途径。有人曾对近年来中医“治未病”的文献进行统计发现,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
(包括针灸推拿、气功导引、心理等疗法)的文献几乎相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治未
病”需要采取综合疗法,如针灸疗法包括针刺、穴位敷贴、火罐、艾灸等多种疗法。中医学
认为针灸疗法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现代医学也证明针灸
治疗能双向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并减轻肌肉的疲倦。针灸治疗对于一些慢性病
的防发或防变,具有独特的效果,如灸足三里、曲池可以健胃强身,提高抗病能力,预防高
血压。对于中风病人的针灸治疗更是有利于病人的病后康复,防止“病遗”。食疗也是“治
未病”的一个重要手段,部分中药“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如人参、鹿茸、阿胶、冬虫夏
草、灵芝、枸杞、银杏、大枣等,可根据不同的“未病”状态、不同的体质类型与食物相搭
配,有效增强和改善体质状况,调节机体平衡,祛除“未病”状态。此外,中医的导引是通
过呼吸吐纳、屈伸俯仰、活动关节以及意念活动等,也能起到积极防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