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吃货的120个小时 | 轩歧灵枢故事〇〇五

灵枢故事 ^ 轩歧传说

有熊

窦兄,窦兄,你在哪?

今天我们换一个人,讲讲郭雍的故事。

歧歧

有熊

郭大侠啊?

是雍,不是靖,这是一位宋朝的医生(1091-1187),字子和,河南洛阳人。伤寒病是很精通啦,写了一部书叫《伤寒补亡论》二十卷。

歧歧

有熊

怎样的故事呢?

这个故事记载在明朝江瓘写的《名医类案》这部书里,江先生是安徽歙县人,读书多,从扁鹊华佗,到明代同行,他们的行医故事都记录了下来,花了二十年,在1549年写完。但1591年才出版,那时候江医生已经去世了,唉……

歧歧

有熊

说回郭的故事吧。

一位壮年人,仗着身体好,特别爱喝冷酒,就像冰镇啤酒一样的,爱吃肉,饭量惊人,偶然得了感冒,就全身疼,呻吟不止,只能仰面朝天躺着,心神都快不在了,但还不昏头,尚清醒。别的医生来了,但治得不太好。还说,病得重,但人又很安静,发汗,拉肚子,四肢凉,一定是阴证啊,身上痛也没有一定的地方,好像被棍棒打一样,阴分一定是中了毒。

歧歧

有熊

看来医生们都有屡败屡战的斗志啊!

人命关天啊,哪能轻易放弃呢?郭医生来了,说先把前医的论调放放,喝点四逆汤吧。

歧歧

有熊

这是啥汤?

《伤寒论》中的方子,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五钱,生附子一枚。水煎,分两次喝。干嘛呢?回阳救逆的,人病重反应也迟钝了,眼睛也没神了,四肢冰凉又拉肚子,或者呕吐腹痛,脉也不跳了,那就是阳气快丧失了,得赶快拉回来,就用四逆汤。还灸了关元、三阴交。

🔥 | 关元

🔥 | 三阴交

歧歧

有熊

好了?

没有那么快,一开始就吃了个闭门羹,好像没什么效果,也不知道药、灸下去之后,肚子里是什么样。但似乎没坏下去,就又服了金液丹,这时候,拉肚子、四肢冷和发汗才稍稍止住。但只要一停药一停灸,马上又复发,这样反复了三次,折腾得病家医家都人困马乏。

歧歧

有熊

何时是个头啊?

曙光啊,就快出现了,三天里,灸了上千壮,四逆汤一二升,金液丹一千多粒,才把这阳气拉回来。这时候啊,汗又不出了……

歧歧

有熊

好像是一开始受寒,不出汗一样?

类似,叫太阳证,身上表面好像被包裹住了,汗出不来。郭医生也没敢让他服药,安静等着自己发汗。

歧歧

有熊

后来呢?

等了两三天,又开始烦躁起来,要喝水,之后啊,说胡话,身上出了一个个斑点,热极了。

歧歧

有熊

怎么办啊?

无可奈何,就给他调了一碗调胃承气汤,也是《伤寒论》里的方子,大黄四两,炙甘草二两,芒硝半斤。就是要泄掉胃中的热,通便。这才真的出了大汗,也通了便,病才好!

歧歧

有熊

真实惊心动魄啊!竟敢烧了千壮的艾灸,千粒的药丸……

认识病证,才敢用药,辩证准确,才能大胆啊!

明朝张景岳医生说“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关元穴就像身体里的小锅炉,“屋子”潮湿,这里要多多烤火嘛!就别一根柴一根柴慢慢填喽。

歧歧

明·江瓘《名医类案》

郭雍治一人,盛年恃健,不善养,因极饮冷酒、食肉,外有所感,初得疾,即便身凉,自利,手足厥,额上冷汗不止,遍身痛,呻吟不绝,偃卧不能转侧,心神俱无,不昏愦,不恍惚。请医视之,治不力。言曰:此证甚重,而病人甚静,殊不昏愦,身重不能起,自汗自利,四肢厥,此阴证无疑也。又遍身痛,不知处所,出则身如被杖,阴毒证也。当急治之,医言缪悠,不可听。郭令服四逆汤,灸关元及三阴交,未知。加服丸炼金液丹,利、厥、汗证皆少止。稍缓药艾,则诸证复出,再急灸治,如此进退者三。凡三日,两夜灸千余壮,服金液丹亦千余粒,四逆汤一二升,方能住灸、汤药。阳气虽复,而汗不出,证复如太阳病。未敢服药以待汗。二三日复大烦躁,饮水,次则谵语,斑出,热甚。无可奈何,乃与调胃承气汤。得利,大汗而解。

蒙蒙紫芽

👉三一〇 | 关元 | 任脉 | 无数个响亮的名号,就是关藏元气的我

三阴交 | 足太阴脾经 | 妈妈的补药

灵枢

请领走,你的第一份中医表情包

穴位

日课本

动画

身海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