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秘:调高艾灸温度,效果没有了,身体反而变差了,为啥?!
今天,潇湘君想和诸位灸友分享的知识点是:艾灸的温度掌控。
为什么要分享这个呢?
因为太有必要了。
因为许多人误解了艾灸,他们以为艾灸很简单,就是用艾火熏烤穴位。在他们的观念中,艾灸的温度越高越好,只要身体能经受得住,只要不把身体烫伤。
其实,这样的认知真的是十分错误的!
《玄普灸阵》中的一个病例值得我们注意——
妙青老师为某患者施灸,采用秋温灸的方法。该灸法要求艾柱与患者穴位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患者感觉不到温度为佳。如此艾灸,效果很好。
随着病情的改善,患者家属决定回家自行施灸。在家属为患者施灸的过程中,家属自作主张,调整了艾灸的温度。改变源于家属的想当然——“之前妙青老师灸时感觉不到温度效果都这么好,要是有一点温度效果会不会更好呢?”
然而,事与愿违!自从改了温度,患者的状态一天不如一天。妙青老师本着严谨的态度,耐心地检查了患者的各种情况,以及家属艾灸的过程,才发现问题所在:家属擅自改变了艾灸的温度。
潇湘君分享这则灸案,目的在于引起诸位灸友的思考:艾灸疗效与温度控制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阅读《玄普灸阵》,我们发现:玄普灸阵不断强调温度变化的意义,认为温度是决定玄普灸阵最关键的因素。
他们是怎么掌控温度的呢?
一句话,辩证施治,辩证施灸,根据辩证采用相应的灸法,不同的温度。
春季“温”,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地气开始上升,地火的温度跃出地表散于空气,人会感觉到温暖。模拟自然,人体需要完成由寒到温的过渡,这时候需要由寒引火升,此时施灸,就需采取微温灸,点燃艾灸即可上身,由小火到大火烧透艾柱,感觉到热即可取掉,不可长时间艾灸,不然会适得其反。微温灸的方式多适用于舌苔白厚的患者,温灸多适用于舌苔薄白舌质淡白的患者。
夏季“热”,各类生物恢复生机,开始旺盛的生命活动,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热气浮于上,可见,热以“宣散"为本,故热灸的方式适用于体内淤滞处,比如人体经络、穴位或肌肉分布的高点,用于宣散淤滞,但不可持续太长时间,久则耗损正气。【此处有插话,潇湘君提醒灸友注意,即使是热灸,也不可持续时间太长,对于鼓吹温度越高越好的人来说,值得反思。】
秋季“凉”,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硕果累累。秋季,有两种意义,其一,气温由热转温,温中有凉,与春季的寒中有温正好相反,此时施灸,先将艾柱点燃烧透,待温度稍降时,置于穴位,温度由温转凉即可取掉,此法主要适用于虚火症,比如:上焦虚火,脾胃虚火,肝胆虚火等。其二,长夏主湿热,湿热化生机,为何果实要等秋季才能变得甘甜,才能成熟,正是因为生机藏于果实中经湿热(长夏)而化,故,湿热以收为正,而不能清(临床多见湿热用清的方式),此时施灸,温度以凉为要,穴位和艾柱之间需要一定的距离,此法多适用于湿热体质以及久病体弱的患者,以培补生机,恢复精力。
冬季“寒",落叶归根,万物沉寂,阳气回归地下开始休眠藏养,此时施灸,将艾柱点燃烧透后,得温时置于穴位,待凉透后取掉,此法多适用于舌红少苔、黄苔、无苔、苔剥脱等阳气过盛或阳气外越之症,临床常见于烧伤、痔疮、疮疡、癌变等患者。
请大家仔细琢磨前述四段文字的描叙,领略其中的要义。
在玄普灸阵注意事项一节,该书又对春温灸和秋温灸的区别进行了讲解。
春温灸是一个从温到热的过程,而秋温灸则是一个从热到凉的过程,如果严格按照四象温度的意义去艾灸的话,使用春温灸时就是点燃艾条,然后开始艾灸,等患者感觉到热的时候撤掉就是春温灸。秋温灸就是艾条点燃等到它最热的状态时,然后才能开始在穴位上灸,温度从热到温再到凉就是这样一个收敛的过程,所对应的季节正是秋季温度的变化。
春三月,地气(地火的温度)从地下慢慢走向地表,之后慢慢开始升温,春夏季节开始交替,从微热到热的过程就是春温灸,春温灸的目的是将体内的热慢慢地由里引到外,有温热散寒的作用。
秋三月,天气慢慢下降,热由上向下慢慢下降,秋温灸是一个从热到凉的过程,它所应对的是夏季到秋季的变化,要将表热引入到身体内部,有收敛的作用。
因应上述,玄普灸阵采用了他们自己设计的灸鼎,在设计时考虑到四季温度变化的意义,在操作时通过控制穴位与艾柱的距离来模仿四季的温热寒凉,在取春温灸的时候距离是以患者能感觉到温度即可,在取秋温灸的时候,是以艾柱与患者穴位的距离以患者感觉不到温度为佳。
回到开头说的那则灸案,虽然只是温度的一点点变化,为何结果有天壤之别呢?
——因为你没有对症施治,对症施灸。即使是春温灸,在温度的把握上也有微温灸和温灸的不同。春温灸和秋温灸,同样是一个“温”字,却有散与收的区别。
关于玄普灸阵温度掌控就介绍这么多。潇湘君分享此文,一则是希望引发灸友的思考,艾灸该取怎样的温度,二则是介绍玄普灸阵,见识道医不一样的灸法。如果,我们在艾灸的过程中,借鉴下玄普灸阵不同的辩证对应不同的温度,是不是会让自己的艾灸水平提高了,是不是能更好地治病疗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