莜面的情缘

本文作者:任平


察右中旗的莜面在外享有的盛名实不虚传,它不仅养育了本乡本土的中旗人,据说从清水河、山西移居中旗的人们都是奔后大滩莜面来的。

八十年代初,我第一次到察右中旗,临近傍晚汽车才缓慢到达目的地,刚下车就看到朋友在车站等侯。由于一天的旅途劳累,我又饥又渴,随朋友的脚步也快了许多,朋友边走边和我说今天给我吃一顿稀罕饭,我也渴望着能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

到了她家,饭桌上却什么也没有。我正费尽心思猜想着,开饭了,端上饭桌的是一盆糊糊,里面煮着山药蛋。朋友告诉我这是用莜面熬制的糊糊,我的食欲顿时皆无。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莜面,家里吃莜面母亲都会给我另开小灶或者买个饼子。后来我嫁到了察右中旗,母亲还是担心我吃不惯后山的莜面,每次回家母亲都会给我带点大米、挂面之类的食物。

这时朋友的母亲一边给我碗里舀糊糊和山药蛋,一边说:“姑娘你来我们后山一定要学会吃莜面啊,将后吃莜面的日子长着呐。”我瞪着一大碗莜面糊糊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吃了起来。这碗莜面糊糊喝得我刻骨铭心。隔日又一位朋友叫我吃饭,刚走到院里就闻到随风飘来一阵一阵的莜面味,而这顿莜面却让我大开眼见,能工巧匠雕刻一般,一笼一笼地摆在面前,有又整齐又薄的窝窝,有又细又长的鱼鱼,还有莜面饺饺、顿顿等等,原来莜面能做出这么多花样,简直就是艺术品。我都有点儿舍不得下筷子了,只能边欣赏边品尝着它的美味。至此我与中旗莜面结下了不解之缘。

82年我嫁到察右中旗以后,事实证明后山吃饭确实离不开莜面。当时生活水平好一点儿的人家隔三差五吃上一顿莜面,当地的姑娘媳妇们从小受母亲的教授,能把莜面做出很多花色品种,不会手工做莜面的就压两大笼饸饹,锅里放上胡麻油炝上葱花调料就是上好的蘸料,再拌上一盆凉菜,可以美美地吃一顿。生活条件差一点儿的人家也离不开莜面,不过莜面里面会掺杂粮、山药和菜(其中也有野菜),莜面的蘸料也有很大区别,从腌菜缸里舀上一大碗酸盐汤,再切上一盘老腌菜,那个时候的人们肚里没油水,越吃越感觉清汤寡水。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肥酒大肉、精米细面成了家常便饭。人们的饮食意识逐渐转向粗粮化,莜面当之无愧地被提到重要饮食日程。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莜面钟爱起来。

想吃莜面却不会做莜面,每当看到邻居自如地搓莜面、推窝窝、擀顿顿我就羡慕不已,于是自己就学着做。真正做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两根莜面搓着搓着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一根,推窝窝不是卷不起来就是放不下,放下了又立不住;擀顿顿劲儿使大了粘面板子,劲儿小了擀不开,折腾了半天还是半指头厚。经过细心观察,耐心请教、反复实践,我终于从一个不懂莜面的门外汉逐渐学会了吃莜面、做莜面。手工鱼鱼、窝窝、顿顿虽然做得不如当地人地道,但还说得过去。有时还会变着花样做些莜面饺饺、山药鱼鱼、磨擦擦给母亲、兄弟姐妹们改善伙食。

现在吃莜面成了我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白面大米吃的时间长了就想吃点莜面,馏上羊肉蘑菇汤,凉拌上一盘山药丝丝顿时胃口大增。母亲经常和兄弟姐妹们说后山的莜面筋道,莜面味足。前几年三姐和弟弟带母亲到海南三亚度假,随后我去三亚,走时询问母亲需带点儿什么,母亲说就想吃后山的莜面了,可想我的母亲对后山莜面也是情有独钟。

这些年母亲的年龄大了,我经常回去看望母亲,每次回去都给母亲带上咱们后山的土特产,其中更少不了咱们中旗的莜面。

每次吃莜面,兄弟姐妹们都会赞不绝口。


该文作者为内蒙古清水河人,1982年嫁到察右中旗,自此一直在这里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