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蔷:围绕核心素养,教学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 年会进行中,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参与远程学习

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非常高兴为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中学课程周主题峰会作发言报告。

2018年年初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必然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义务教育阶段,现有的课程标准正处于修订中还未推出,因此,在这个时期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变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图是北师大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里的一篇课文,基于这样的文本,应该怎么去设计一个教学思路?

我这里有两份不同的教学设计:

一个是围绕着结构、语言的知识来进行教学,先教语法结构、词汇、词组,然后学习文本,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涉及了很多内化活动,给学生很多的支架;

另一种是围绕文本主线整体进行教学的,并没有把语言摘出来单独进行教学。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逐步地去体会理解文本的意义,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慢慢进入到内化应用和在新情景中的使用,在生活中解决自己面临的一些问题。

这两种教学方式是不同的,以至学习效果更是大相径庭。最根本的区别是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还是围绕着语文知识语言结构来进行教学的理念,教学的方式和结果,大家体会到的是不一样。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变革,需关注三个问题:

1.核心素养是什么?

2.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

3.围绕着核心素养,教学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当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而其他国家关于“核心素养”有一些不同的要求,也建构自己国家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框架。

虽然要求不同,但是却有相同点:创新思维、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社会参与(责任)和自我规划……这些都是教育课程改革包括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

核心素养下文化基础的重要性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由三个方面、六个要素和十八个基本点构成。其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那么全面发展模式需要奠定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文化基础,形成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的自主发展能力,以及构建具有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社会参与意识。

  • 文化性

课堂不应该是一个围绕着知识点的教学,更应该是一个围绕着文化、一个有根有魂的课堂。所以在这两份课堂教学设计当中,很明显第一份教学设计是一个不走心的课堂,第二份教学设计围绕着文本意义建构,给学生带来深层次的自我反思,是一个走心的课堂,由此文化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语言教学,从表层看其实是一个语言结构和体系,深层次语言是由文化内容构成,所以不应该仅仅是学习外部的形式,更应该由表及里去挖掘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涵。

  • 自主性

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利益探究的主体。第一份教学设计是在教师的控制之下进行的,而第二份教学设计把很多意义的梳理整合概括是交给学生的,学生是第一探究主体,所以这也是反应了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一个根本属性,也应该在我们的教学当中给予充分的机会和展现。

  • 社会性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的心智发展不是孤立的、独自的,而是在和他人互动、和文本互动的意义建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素养。通过互动、语言学会如何与人相处。那么这里面还有遵守道德规范、社会责任感、实践精神以及对个人价值的一种体现。

所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2016年提出到现在,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下一个阶段的修订,将是教育的主旋律与核心目标。

一节碎片化的、只围绕着语言知识点积极教学的课堂,实际上是没有根和魂,没有文化基础的,因此它没有办法吸引学生,学生也会慢慢失去兴趣,这样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我们的课堂,一定要思考我们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文化知识,通过文化知识去引导学生形成什么样的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这才是教育人的根本目标。

核心素养如何培养?

如果说核心素养由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构成的话,那便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事。

育人发生在哪里?育人发生在课堂,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场域,是实化、细化、具体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核心环节。

学科育人目标需要以具体的学科核心内容和学科核心活动为载体,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

与此同时,整个课程目标从过去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向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关注学科的育人价值,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关注核心素养的落地。

那么对于知识的获取梳理、概括整合、比较评价、分析等一系列的思维加工活动,都是生成文化意识,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和价值取向的过程,所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围绕着意义探究,必然是文化思维的整合发展。在整个发展过程当中,学习能力,也就是学习策略是重力,能帮助我们更好、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形成态度和价值观。

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种教学方式不断涌现出来,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现象,但同时,英语课堂上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看似热闹的课堂,好像给学生带来了愉悦的学习体验,往往流于形式,学生缺乏对于知识的真正理解和真实的情感体验,始终停留在浅层次的零散的知识学习上,限制了学生理解知识,建构意义、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这些问题是当前学科育人急需解决的问题。

  •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首先,长期以来,我们关注“怎么教”的问题远远超过了我们关注“教什么”的问题。是教知识点、词汇、语法,还是教something  else,也就是说,我们更多地关注了教学方法而忽略了教学内容。

其次,构成课程内容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没有被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研究,这也恰恰是当下学科课程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

最后,很多教师仍然认为语音、词汇、语法知识才是教学的重点,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往往被忽略,被忽略的还有语篇背后所承载的主题和文化知识。这样的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呈“碎片化”状态。这就是最初提到的缺乏文化的课程,没有根的课程。

  • 如何认识学科育人的价值

“学科育人价值”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早在2002年,叶澜教授就呼吁“重建学科教学价值观”,并指出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叶澜,2002)。

英语学科对于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是不是就是词汇和语法呢?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 在教学过程中,知识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

我在此引用郭元祥、吴宏两位学者的观点,“对学生的成长而言,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其实是一粒有待发育的“精神种子”。精神种子肯定不是语法和词汇,它一定是思想的种子、智慧的种子、美德的种子,这是关于“科学世界”的,更是关于“生活世界”的。

知识怎么获得呢?知识获得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知识作为“精神种子发育成为个体的思想、智慧和美德的过程”。

学生正是通过学习新知识,对原有知识进行重构或丰富,发展自身的思想内涵,学会运用所学思想、观点和方法,尝试解决真实生活中的新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

所以在语言教学中,知识的学习不是纯粹的符号认知或符号解码的活动,而是通过知识所承载着的特定文化意义和文化精神,学习者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并通过符号中介参与社会和进入社会的过程(郭元祥、吴宏,2018,p45)。

  • 学科知识和学科活动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引用余文森的观点,“能力只有在需要能力的活动中才能得以培养,素养只有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生成。”

学科知识只有通过逻辑连贯、层层递进的学科活动才能逐步转化为学科能力,并在特定情境中,将知识、思想和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发展成为学生稳定的认知结构、态度和行为选择,指向核心素养和知行合一。

因此,如果学科核心知识是载体,那么核心活动就是育人的途径,两者缺一不可。

如何深入研究,改变教学设计?

育人目标并不是恐慌式,而是深层的慢慢引导,让学生自发地生成对自我的认知。教师该怎么改变,才能深入研究,改变教学设计?

基于目前的新课程理念,首先就是要做好教学设计,其次是改变教学设计,同时引导教学行为变化。

  • 有效的教学设计

首先是取决于教师理解文本的能力。从第一份教学设计上看没有任何文本解读,直接抓住词汇来进行教学,那么教师怎么去解读这篇阅读,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体验。

如果把语篇看作词汇和语法知识的一个载体,教学就围绕着语法知识进行了,学生的体验和认知发展也只能是停留在can、can not的用法上,没有深度的情感参与。教学成效也只能停留在句子层面的表达,是不走心的。

第二份教学设计文本解读当中,对于文本讲了什么,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文本以及文本中的语言有哪些构成?其围绕着主题探究进行,学生体验是不一样的。因为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一步步去认识、了解内容,在认知过程中获取语言知识,这也是不断认知加工的过程,并且情感上逐步加深,最终的学习成效是从文本转向自己反思。

  • 观念决定方式

以知识为本的教师,把文本作为语言知识学习的平台,教学的重心围绕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学习进行,导致碎片化教学,难以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以技能为本的教师,把文本作为信息提取的资源,教学重心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技能。但模式化、表层化的教学导致忽略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思维培养缺失、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贴标签,难以使学生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学科育人为本的教师,拿到文本后首先关注的主题意义、主要内容和作者观点及其背后所隐含的价值取向。其次是服务于主题、内容和观点的结构和语言知识。

所以从第二份教学设计文本解读中就看出来了,当把意义梳理清楚了,回过头来看,作者为了呈现这样的主题意义,他是怎么样组织语篇的,怎么运用语言搭建意义传递,实现意义传递的。因此围绕着意义单元学习,自然而然就把语言组织起来了。

所以,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设计的变革首先从观念开始,从知识为本,技能为本的教师转向学科育人为本的教师。

  • 教学目标设计是关键

基于活动观的教学设计,就是把核心素养融为一体,同时体现了学生为意义探究的主体。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把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思维品质的发展融为一体,思维由低阶向高阶不断发展,是一个建构新知识,重新认定、调整或者加强态度的过程,并且会思考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行为,做到知行合一。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知行合一,但现在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知行不合一,知归知,行归行,完全是两码事儿。

怎么解决?依靠每一位老师,依靠教学设计的改变,依靠教学行为的变化,依靠对文本的解读,依靠对于学科知识的重新认识,以及对学科活动和学科知识课程内容之间的有机融合,依托课程的内容知识,依托课程的核心活动来进行。

结  语

教育是一个回归原点的教育,关注人的发展。

课堂是课程改革核心场域,老师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在课程改革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老师教学设计的改变和教学方式行为的改变,不可能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学生是课程最终的目标责任。

如果学习方式没有改变,学生没有获得改变,课程改革就不可能成功,而学生的获得感来源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因此要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场域,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实现学科育人,走向服务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从意义出发,推动深入学习。

教师要改变表层化、模式化的教学方式,重新思考教师角色,重新定位教育。

教师从优化教学设计入手:深入研读文本,围绕主题意义,实践活动观,将语言、文化、思维、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构建结构化知识、重视实践、内化、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分析评价、致力迁移创新,指向知行合一。

王 蔷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来源:本文根据王蔷在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中学课程周主题峰会·初中英语学科日演讲内容整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