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画家弗里德里希,弥漫死亡氛围的风景画
“从一粒砂中也可以看到自然的神妙。”————德国画家弗里德里希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是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
这里的浪漫与爱情无关,浪漫主义注重的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达,强调不安及惊恐等情绪,以及对大自然的旖旎所表现出最真实的感受。
正如同诗集《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所定义的,“浪漫主义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观察、理解、表达这三样能力做到极致便是艺术家。
而对于拥有极端敏锐的观察力的弗里德里希来说,他喜欢漫步于山林海滨,观察他眼中的风景。
弗里德里希自画像,1800年
1774年,九月五号,弗里德里希出生在一个富足和睦的家庭,从小衣食无忧的他本应该在创作中表现出温馨与甜蜜。
然而事与愿违,在他七岁时,母亲索菲娅不幸离开人世,从此“死亡”似乎成为纠缠了他一生的诅咒。
就在母亲离世的第二年,他最亲密的的大姐伊丽莎白也相继离世。
接连失去至亲之人已是人间惨剧,13岁时发生的意外更是将这幕惨剧推到了剧情高潮。
1787年,弗里德里希在结冰的湖面上玩耍时不慎跌入湖中,他的哥哥约翰奋不顾身跳入湖中救出了溺水的弗里德里希,而自己却因体力透支被寒冷刺骨的湖水淹没。
13岁的弗里德里希亲眼目睹了哥哥约翰被湖水淹没的绝望,沉重的负罪感扎根心中,如影随形。
仅仅过了四年,弗里德里希的二姐马丽亚死于传染病斑疹伤寒的折磨。
但此刻他的风景画仍还是普通的风景画,故作坚强的他还没有在他的画中透露出他内心的阴郁与忧伤。
吕根岛景观与海湾
尽管一次又一次遭遇死亡的黑暗笼罩,弗里德里希沉寂的内心深处似乎还残留一点点光。
1807年,弗里德里希创作了《山中的十字架》,这是一次对传统的突破,在当时还从未有人在自然风景画中加入十字架,十字架代表了为解救世人而受苦受难的耶稣,岩石是坚定不移的信念,林中散发出的光芒更预示着光明的降临,这是弗里德里希内心无力的呐喊,他相信温暖的到来,他还在期待着被拯救。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1809年,与他相依为命的父亲去世,弗里德里希失去了希望,他的画里没有了光。
同年创作的《海边的修道士》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一抹孤零零的黑影,似乎即将被昏暗的海水吞噬。
《海边的修道士》弗里德里希,德国柏林夏洛滕堡宫
而《橡树下的修道院》是他对死亡最直接的表达。
《橡树下的修道院》弗里德里希,德国柏林夏洛滕堡宫
画中的修道士
整幅画阴冷得就如同恐怖电影中的场景,在几棵枯萎的橡树和破败的修道院下隐约可以见到几个修道士正抬着一副棺木准备下葬,阴郁的天空下枯树如同张牙舞爪的鬼魅,而颓败的修道院只剩下一面墙,看起来就像是巨型的墓碑,此前象征希望的修道院此刻变了一片荒芜的坟场。
《海边的修道士》与《橡树下的修道院》也是少年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最喜欢的作品,也许母亲露易丝王后的离世令他感动深受,他体会到弗里德里希失去亲人的痛苦。
只有经历过痛苦才会敏感,只有敏感才能察觉他人所不能察,从此,孤独,死亡,废墟,阴霾,形单影只,成为弗里德里希创作中离不开的主题。
《公墓的入口》
《山之景与彩虹》
《冬天》
《月光下的格赖夫斯瓦尔德》
1835年,61弗里德里希中风瘫痪,坐在轮椅上的他再也没有画油画,而是一些小幅黑白的墨水画,正如他不见彩色的人生。
《坟上的棺材》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