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美名:屠呦呦
《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以又称《诗三百》,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据传为孔子编定。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
名字,是人相随一生的伴侣。因此父母给孩子取名时,总是格外郑重:近乎庄严的、尴尬的重名、不雅的谐音,容易误读的生僻字……想要避免这些,不如直接向古人取取经:《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好看,好听,还有好说法,或许还可以给自己起一个中意的笔名呢。
古籍中有许多温婉优雅、大气磅礴、高昂纤柔的文字。《诗经》温柔敦厚、意境优美。所以,我们将《诗经》中优美动人的名字一一撷来,以飨读者,以备不时之查阅和使用。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女,药学家,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带领课题组人员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病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屠呦呦名字的出处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诗经·小雅·鹿鸣》
屠呦呦出生时,父亲屠濂规听到其哭声呦呦,随口吟诵出《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为其取名呦呦。自此,屠呦呦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意为,鹿见到蒿草,便发出“呦呦”的鸣声,呼朋引伴来食。有人说,《诗经》中的这句话“预言”了屠呦呦与青蒿素的渊源,那么再看随后的两句,“我有嘉宾,德音孔昭。”意为,我有好的宾客,他已盛名昭昭,这句话似乎更贴切地“预示”了屠呦呦今日的声名远播。
题解
贵族宴会的歌。奏乐饮酒,娱乐宾客,赞扬客人德行好。
《诗经》原典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原典今译
鹿儿呼伴呦呦叫,同在野地吃艾蒿。
我有满座好客人,鼓瑟吹笙来相邀。
席间吹笙又鼓簧,献上礼品满竹筐。
客人忠心爱护我,为我指明大方向。
鹿儿呼伴呦呦叫,同在野地吃青蒿。
我有满座好客人,品德优秀名声高。
教民宽厚别轻薄,君子学习又仿效。
我有佳肴和美酒,贵客欢饮共逍遥。
鹿儿呼伴呦呦叫,同在野地吃野蒿。
我有满座好客人,鼓瑟弹琴来相招。
席间鼓瑟又弹琴,宾主和乐兴更高。
我有美酒敬一杯,贵客欢饮乐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