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二平方公里南区N20地块唐、明墓葬发掘简报

十二平方公里项目南区N20地块墓葬发掘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南六环太和东桥南部,西邻瑞合东二路,东为博兴三路,南邻瑞合东一街,北为融兴北一街(图一)。为配合十二平方公里项目南区N20地块工程建设,2015年10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该项目占地范围内发现的2座墓葬(图二)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简报如下:

一、唐代墓葬
M1 位于发掘区西北部,南北向,方向185°,竖穴土圹砖室墓。由于破坏严重,券顶已不存。墓圹南北长4.58米,东西宽3.4米,深1.1米。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图三,照片一)。墓道:位于墓门南部。平面呈长方形,南端被东西向现代沟打破。现存部分南北长0.4米,东西宽0.75米,深1.1米。内填花土,土质松软。

墓门:位于墓道北部。拱券已坍塌,东西宽0.7米,现存高0.95米,两壁残墙用绳纹青砖两卧一甃向上砌筑。封门共有两层,南部用单层卧砖错缝向上砌筑,北部用绳纹青砖呈倒“人”字形向上砌筑。甬道:位于墓室南部。平面近呈梯形,南宽北窄,东西宽0.6~0.7米,残高0.95米,南北进深0.9米。

墓室:位于甬道北部。平面呈椭圆形,南北长3.48米,外径3.4米,内径2.94米,深1米,墙厚0.4米。顶部结构已毁,现存墓室周壁残墙,用长0.37米、宽0.18米、厚0.06米绳纹青砖两卧一甃向上砌筑。墓室北部置有棺床,平面呈半圆形,南侧外缘用两层卧砖错缝向上砌筑,床面用残砖块错缝交叉无序平铺,半径1.7米,高0.72米。室内未发现人骨架,葬式、性别不明。内填花土,土质较硬。室内棺床东部出土陶罐2件,铜带扣1件。陶罐 2件。泥质灰陶。敞口,尖圆唇,束颈,溜肩,圆弧腹,平底内凹。轮制,通体遗有轮旋痕。

M1∶1,口径9.2厘米,腹径13.2厘米,底径6.8厘米,高13.2厘米(图五,2;照片二)。M1∶2,口径10.2厘米,腹径14厘米,底径6.8厘米,高15.4厘米(图五,3;照片三)。铜带扣 1件。M1∶3,近呈长方形,两端向外倾斜,分为两层,一端置近长方形孔,四角置有4个铜钉铆接,中间留有空隙,侧面向下略凹。长2.6厘米,宽3厘米,厚0.8厘米,壁厚0.1厘米(图五,4;照片四)。

二、明代墓葬
M2 位于发掘区南部,南北向,方向165°。平面呈长方形,竖穴土圹单棺墓。墓圹南北长2.5米,东西宽1.1米,深0.6米。内填花土,土质松软。内葬单棺,棺木已朽。骨架保存较好,头向南,面向上,仰身直肢,为男性(图四;照片五)。棺内头骨前方出土陶盆1件。陶盆 1件。M2∶1,泥质灰陶。敞口,尖圆唇,深弧腹,圈足。外上腹部内凹,下腹弧收,腹及底部遗有近椭圆形孔。轮制,通体遗有轮旋痕。口径20.6厘米,腹径17厘米,底径9厘米,高9.7厘米(图五,1;照片六)。

三、结语
M1出土陶罐与密云大唐庄M106所出陶罐①形制相近,带椭圆形墓室的墓葬形制在前后朱各庄②、密云大唐庄③、大兴新城北区④、通州次渠⑤等唐代中晚期墓葬多有发现,为北京地区该期墓葬常见形制,因而该墓年代应为唐代中晚期。M2所出陶盆腹、底带有椭圆形孔,或为养花器具,竖穴土坑墓为北京明代墓葬常见形制。该地块墓葬的发掘清理,为研究北京地区唐、明墓葬的形制特点、丧葬习俗提供了新的资料。
绘图:安喜林 黄 星 
修复:彭美娟
摄影:张智勇 王殿平
执笔:张智勇 孙 峥  郝红红

①③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密云大唐庄:白河流域古代墓葬发掘报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②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前后朱各庄遗址区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段考古发掘报告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④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大兴新城北区12号地唐代墓葬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10年第4期。
⑤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通州次渠唐金墓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15年第1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