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平喘汤

  • 来源:中华中医药报 作者:
李乃庚

  李乃庚,1939年生,江苏盐城市人。江苏省名中医、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精于儿科杂病,善用外治疗法。主编出版《小儿外治疗法》等学术专著5部,参加编写《实用中医儿科学》等医学著作5部,发表论文40多篇,获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专利2项。

  组成  炙麻黄5克,杏仁10克,白芥子5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陈皮5克,制半夏5克,白前10克,甘草5克。

  功能  散寒止咳,化痰定喘。

  主治  常用于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百日咳等病。证属外感风寒,内蕴痰湿。症见咳嗽气喘,喉间有痰鸣,舌苔薄白或白腻均可服用。

  用法  每剂水煎2次,合并2次煎液300~400毫升,冰箱冷藏,服时温热,分4~6次,2天服完。

  方解  方用麻黄、杏仁为君,麻黄辛温,善散风寒,杏仁味苦,善降肺气,两药均入肺经,既散肺卫外束之寒,又降肺络壅逆之气。用白前、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为臣,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佐以陈皮、制半夏,理气醒脾,燥湿化痰,堵生痰之源,以甘草为使,调和诸药,且能润肺止咳。全方共奏化痰止咳,降气平喘之功。

  加减  若舌苔白腻罩黄,痰湿明显有化热之征、寒热相杂之相,可加用桑白皮、海浮石等,以清泻热邪,化其痰热;若大便干结加大黄,以通腑气,降肺气,咳喘易平;若咽红,乳蛾红肿或咳声嘶哑者加玄参、玉蝴蝶,以清咽利喉。

  临床运用  此方不能用于痰热咳喘,更不宜用于舌红无苔的阴虚咳喘。应用此方的取效关键,除辨证属痰湿咳喘外,当需注意两点:一是掌握患儿平素禀赋属痰湿体质,二是发病时间多在寒冷季节。D4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