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拷问:找对象原生家庭重要吗?原生家庭藏着未来的婚姻

有些人习惯伤害身边的人,是因为代价最小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然而,你是龙还是虫,你的原生家庭起着很大的关键因素。

原生家庭带给每个人的东西,会影响他未来的人生选择,乃至整个人生走向。

原生家庭是什么?

只要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原生家庭。

那个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的第一个家,就是我们的原生家庭。

我们既无法选择,也无法改变原生家庭的环境。

如果你的生活一团糟,心理咨询师通常会告诉你,你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都很有可能来源于你的原生家庭。

小苏这次义无反顾的搬出了父母家,一切都收拾好了之后,她还请朋友去她的新家庆祝。

小苏说:我终于脱离那个家了,以后没事儿绝对不回去!

其实小苏能搬出来,小婕还是很为她高兴的,因为她妈妈实在是太可怕了,她都不知道为什么小苏苏能忍受这么久,才搬出来。

小苏和小婕是多年的好友,小学就在同一个班,包括初中、高中,都是一个学校的,直到大学才分开,不过两人的学校离得很近,一点也不耽误她们见面。

在小苏苏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妈妈就一直严格要求她,必须比别的小朋友学得好,要是做得不好,妈妈就会生气。

所以,小苏从小就不敢松懈,学习很是认真,只要妈妈能不对她生气就好。

小学时,有一次期末考试,小苏考了第二名,拿着成绩单回家的她,很是害怕。

那天小婕发现她向小苏借的书忘记还给她了,就去她家,打算还给她,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了一阵打骂声。

听声音是小苏的妈妈,她听到小苏的妈妈说:你怎么回事,这次居然考了第二名,把手伸直了,是不是没好好学习,啊?

听这动静,小婕有些害怕,正打算走,却正好碰到小苏的爸爸回家,知道她是来还书的,就开门让她进去了。

小苏的妈妈倒是不继续骂小苏了,但小婕看着小苏脸上还未干的泪珠,以及手上的红印,心里有点发怵,就慌忙把书放在了桌子上跑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小婕才慢慢了解到小苏为什么学习这么好了,原来都是被家人逼出来的。

钱,是父母掌控孩子的一种手段

在家,父亲是绝对的权威,母亲是唯一的女主人,只要还和父母住,就是一个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的小崽子。

表达真实的自己=不按他们期待成长=失去他们的爱

于是当年的孩子学会了言不由衷,学会了报喜不报忧,学会了言听计从,也学会了带着假性自体,背负着“有责任对父母的情绪负责”的沉重包袱迷茫成长。

但是这种成长,却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阻碍孩子与原生家庭的思维、思想分离,而无法成长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

不过上了大学之后,因为需要住校,所以小苏获得了这么多年来的暂时的自由,但她还是很努力的学习,要是成绩下降了,肯定会被妈妈打电话骂的。

有时候小婕去找小苏玩,她还在宿舍里背英语单词,觉得小苏活得有点累。

可能也是因为年龄大了,小苏苏的妈妈也不像以前那样了,要是她不满意什么,也只是说说小苏,不会再打她手板了。

毕业之后,小苏进了一家大公司工作,她的工资还是不错的,所以当有了一定的资金的时候,她向父母提议,说自己想出去住。

可是妈妈并没有同意,说小苏苏这才工作几年,翅膀还硬了,这个家是住不下她了吗?

大概是这些年妈妈对小苏太严厉了,而小苏也一直是以一种讨好的态度听父母的话,所以当妈妈拒绝她的时候,她就放弃了,只是心里很难过。

工作了几年后,小苏也有27岁了,妈妈开始向她催婚了,就给她安排了几场相亲。

前两次相亲,对方都看上小苏了,想要有进一步的发展,但他们都不是小苏喜欢的类型,就被小苏拒绝了。

这一拒绝不要紧,妈妈又开始说小苏了:你这都多大了,眼光怎么这么高?

我觉得这两个都不错,后面的相亲你可不能这样啊,把眼光放低点。

小苏也不敢说什么,点了点头,在妈妈再次说她之前,逃进了卧室。

再一次相亲,对方又不是小苏喜欢的类型,但是她还是和对方相处了一段时间,发现实在是无法相处下去,才和对方分手的。

就这么拖着拖着,小苏到了28岁,她妈妈还是不放弃给她安排相亲,这一次相亲,小苏喊上了小婕一起。

这次见的相亲对象,哪个方面都不如小苏好,也不太会说话,总是说些自认为好笑,但实际很冷的笑话,还以为自己很幽默,搞得她俩很是尴尬。

场面一度尴尬后,小婕找了个借口,带着小苏苏走了,回家的时候,两人吐槽了相亲对象一路。

回到家的小苏,被妈妈问相亲情况,小苏说不太行,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说完之后,小苏的妈妈突然就发火了:什么叫不太行?这才第一次见面你就说没有共同语言,你好好了解过他了吗?

你看看你都多大年龄了,再不出嫁,以后还能有人要吗?也不知道你学历高有什么意义?我是让你死学习的吗?

还有很多让小苏不能接受的话,都从妈妈的嘴里说了出来,她没忍住,跑进了卧室,将门锁上,躲在被窝里哭,门外还传来妈妈“你这是什么态度”的不满的声音。

小苏请了两天的假,因为眼睛哭的太肿了,她也不好意思就这么去上班。

她还背着妈妈,出去看房了,经过半个月的时间,她买了一套九十多平的房子,回家之后就和妈妈宣布搬出去。

妈妈当然是不愿意了,但这次小苏下定了决心,一定要从家里搬出去,最后她也这么做了。

小婕是真的很心疼小苏的遭遇,现在她能搬出来,小婕觉得她做的很对,像小苏妈妈那样的人,伤害了小苏这么久,不知道现在会不会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呢?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对别人都是很友善的,可是对于自己的亲近的人,却能说出世界上所有恶毒的话。

那是因为他们知道,要是伤害了别人,可能会被别人反击,而伤害了亲近的人,会被包容,不会轻易离开,自己受到的代价是最小的。

可是,亲近的人之所以会包容你,不离开你,是因为在乎你,可你却打着爱的这种旗号去伤害他们,这种行为很是痛心。

千万不要去伤害自己亲近的人,如果他们根本就不在乎你的话,那你的行为将毫无意义。

你给他们造成的伤害,也因为你是他们在乎的人,所以自愿去接受,不去反抗。

但等哪一天,他们决定离开了,你就再也伤害不了他们了,你的世界也变得空虚了。

然鹅,最让人担心的是:小苏未来的婚姻。

有调查显示:在150个婚姻失败的案例中,受到原生家庭影响的占52%。

一个人如果在原生家庭中,缺乏父母的关爱,没有体会到安全感和价值感。

进入婚姻后,他要么对伴侣要求过高,希望对方履行父母缺失的角色;

要么觉得自己不配得到爱,在婚姻中患得患失、委曲求全。

心理学上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是:孩子爱别人的能力,不是锻炼出来的,而是每天在父母的婚姻关系中,耳濡目染学会的。

孩子最强大的技能就是模仿,父母如何对待彼此,孩子就会牢牢地记住,并且在自己经历同样事情的时候模仿出来。

记得前些年有些人和我说我生在一个充满争吵和暴力的家庭,等我长大了一定要走的远远的,这样我就可以远离自己的过去。

过了几年,这些人真的如他们所说离父母很远了,可事实上他们过的并没有多好,那些曾经充满争吵暴力家庭成长起来的人等到自己组建了家庭后,自己也成为了施暴者。

简单来说,我们如何去爱,如何去对待自己的另一半,都是从父母那里“模仿”来的。而父母,也是从他们的上一代“模仿”来的。

所以说,自己究竟如何去爱,其实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轮回。

我们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但这并不是逃避所有责任的借口。

成年之后,原生家庭不应该“背锅”。

你就是你自己,你有能力、有权利选择成为怎样的自己。

但我们得承认,终究是我们对原生家庭的解读,成就了一个现在的自己。

最后用阿德勒先生的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希望我们都能在今后的日子里,被治愈的同时,有一个值得的未来。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