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这两样东西

很多人无法理解原生家庭的影响是什么?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其实说的就是原生家庭对孩子未来的影响。

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和孩子之间的交流相处状态。

你在批评你的孩子捣乱顽劣,你在生气你的孩子不能和别人家孩子一样优秀,你在痛心你的孩子不能理解你的辛苦,你在希望你的孩子能够让你省心。

你知道你的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让你生气的不良行为吗?

其实一个孩子这一辈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样东西:一个是归属感,一个是价值感。

朋友浩哥家的孩子小旭今年刚上大学,夫妻两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小旭的身上。

吃的穿的用的都尽最大能力给小旭最好的,就希望他好好学习,作为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

可是踏入大学不久的小旭谈恋爱了,花钱也如流水。

按理说,孩子大学谈恋爱人之常情,有什么可发愁的呢?

浩哥说:要是懂事上进的女孩我也就不管了,关键是女孩子是社会上的小混混,小旭肯定会被她带坏。

浩哥还说:自从小旭上大学后,开始追求名牌,攀比心特别重,2000块钱的生活费一个多星期就没有了,不给他就发脾气。

我很好奇,一个好好的孩子,真的是因为上大学就变了?

还是像浩哥说的被那个混社会的女孩带坏了?

小旭跟我说:只因他们欠自己的,而自己只是他们获利的工具。

小旭还说:女朋友对自己特别好,比父母对他还好。

有人或许会说这孩子真不懂事,你想过为什么小旭会有这种心理?

原来浩哥跟爱人的关系一直很不好,数年的怄气、争吵。

他们经常对小旭说的话“小旭,你要爸爸还是妈妈?”

“小旭,你再不听话,我们就不爱你了”

“小旭,我们辛苦的供你读书,你要争气,不能给我们丢脸。”

“小旭,你要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我们就指望你养老。”

小旭说没有人爱他,没有人真正的关心他。

浩哥苦笑,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我相信很多家长都说过这样的话,他们确实在内心中深爱着自己的孩子。

但那只是你们在内心中的深爱,你们表达出来的是有条件的爱。

你所表现出来的不是无条件的包容和接纳自己的孩子,你的爱是有前提条件的。

这种有条件的爱,在孩子心里就是抛弃,孩子就会没有归属感。

什么是归属感呢?

归属感是自己被他人、或团体接纳时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如果“我”被接纳,就会产生安全感、信任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归属感指的是心理上的安全感。

小旭种种行为的背后其实都是归属感的缺失,那个社会的混混女孩也是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小旭归属感的空白。

一个没有得到过爱的孩子,他是不会去爱的

这就像,一个不会走路的孩子,你却一直责备他跑的不够快。

多去告诉你的孩子,无论你是怎样的孩子,我都爱你。

我们没有任何条件。

你小时候有没有经历过“别人家孩子怎么这么优秀,为什么你就是不行”这样的事件中。

有一次考试,妹妹考进了班级前十名,我调侃道:哟,不错嘛,咱妈回来一定高兴坏了。

妹妹不以为然的说:我看不一定,等妈妈回来你就知道了。

到了下班的点,我兴冲冲的跟妈妈说:妹妹这次考进了前十。

但妈妈对着妹妹一脸不高兴的说:人家珺珺考了第一名,我也问过了是因为这次的试卷比较简单,你才能进前十,人家珺珺每次考试都是第一,你一不小心考进前十名就高兴了,人家的孩子怎么这么聪明,你在看看你......”

妹妹耷拉着脑袋对我说:这辈子都不可能追上珺珺的。

我问她会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妹妹无奈的说:因为我笨啊。

天知道,我这个妹妹有多么的聪明可爱。

她为什么会有“因为我笨”这种思想呢?

妈妈对她的否定,让她一点一点的失去了对自己的认同,这是价值感缺失。

缺失价值感的人,进入社会是不敢去承担更多的责任,也不敢去努力学习改变自己。

缺失价值感的孩子会敏感多疑,经常的否定怀疑自己。

一个低到尘埃里的灵魂,如何可以负重前行?

什么是价值感?

价值感是指他在一个群体里,感到自己是有价值,有用的。

多去肯定鼓励你的孩子,去培养孩子的价值感。

可以在日常,分配一些家务给孩子,你要学会说:宝贝,你可以帮帮妈妈吗?

而不是命令的说:去,赶紧去洗碗。

让孩子学会承担,让孩子感受他在为家庭带来奉献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被认可。

当然也不是让你盲目的去表扬孩子,当孩子考了第一,你可以去表扬他,但你要告诉他,这是对你付出努力的奖励,你真棒。

否则孩子的心里会认为只有考第一,才会得到家长持续的爱,一旦孩子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他就会失去自我的目标。

在《正面管教》书中指出,我们应当平等的,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鼓励肯定他,不看重结果,只看中孩子努力的过程。

归属感是由外到内,价值感是由内到外。

在很多家长不理解的不良行为背后,是一个个仅仅想要归属感和价值感但不知道以怎样的方式来获得这一目标的孩子。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这些“不良行为”来审视自己的行为,承担起自己的那部分责任。

只有经历的人才会明白,无论你是个多么完美的人,无论你有多么努力的去活,始终有一个原始的伤痕在你心里,你只能远离,逃避,却永远无法让它愈合。

是的,你很好,只是你的父亲(母亲)看不到,你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看不到。

你无法成为他们想要的人,是因为你没有活成他们可以控制你的模样。

但这不是你的错,无需寻找,你本自具足。

  

  作者简介:小贤老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