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早6点半”杯第三届中国精美诗文大奖赛青木措作品

花至朴处自芬芳

青木措(青海)

是谁说过:教师的成功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她的细微之处,以默默无痕的言行影响人、培育人,甚至使孩子终身难忘。

我对这句话表示理解和赞同,这种理解和赞同,并不是无来由的,是我从教生涯的感悟,更是我所经之事、所遇之人真实的诠释。

人总是对给自己给予温暖的人铭记至深,成年人的世界是这样,孩子们亦是如此。哪怕是那么一点点细碎、寻常之事,那么一句或者三言两语都能温暖孩子的心灵、甚至温暖她一生的记忆。这种刻在心里的温暖,即使是孩子们不断成长,哪怕到了暮年,也是记忆犹新。这种影响力,就是老师刻在孩子心里的师德,这种影响力,就是老师修行在孩子心里的师魂。

遇见一位良师是何等幸运。曾经那个背井离乡、怯生生地自己依然端坐在陌生的教室里,那个高大美丽的老师依然站立在我的心中。这是我亲身经历的故事,也是刻在心里已久的。当年跟随父亲,来到一座陌生的县城、来到一个陌生的学习环境,那种内心的空旷不言而喻。周围的同学用从头到脚的打量和充满鄙夷的眼神围观着我这个从牧区而来的女孩,那时我是多么的煎熬和无助,再望着自己脚上穿着破洞的球鞋,身上穿着一身哥哥缩减版的旧衣服,在一阵阵哂笑中,我真的很想找个地方躲避。就在这时,张老师,我亲爱的老师,从围观的同学中出现,用一双温暖的大手抚在 我的肩膀上,微笑着对同学说:请同学们多多照顾我的这个小女孩。就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这样的用心良苦,瞬间我变得不在像只刺猬一样。这句话像沁人心脾的桂花开放在我胆怯而自卑的心里,也开放在那段我远离父母留白的苦涩生活。

父母亲为生计的奔忙,使我得来了张老师不停地呵护。那些年家里的窘困生活就像破旧的衣物漏洞百出,而张老师为我艰难的留守生活缝补起一个个爱心的补丁。从一支支铅笔到一个橡皮擦,从田字本到一本本作文书,她源源不断地接济着我在物质上的空缺,从一个眼神、到一种微笑,还有留在作文本上的批注和话语,她如爱心的泉源,不停地输送着关爱和鼓励,直到我小学毕业。

想起这位老师,我总觉得他的慈辉犹在,想起她,我心里又充满了遗憾。如今我的这份感恩之心只能停留在对她的怀念之中。关于张老师的故事,我后来也是听说。听说她得了癌症,离开了人世,听说她那时生活的并不幸福,郁郁寡欢,也是听别人说:她那时成就了那么多孩子,唯独她的两个女儿无论是从生活及归宿都远远不及她教育过的孩子们……在这些听说里,我不知道的事竟然如此的多,我单记得她那时总是笑盈盈地走进教室门,从不见什么郁郁寡欢的情绪,或者向我们大发雷霆了,她只会说:孩子们,加油!孩子,我相信你!在那些听说里,我不禁恍然,她是用自己的关爱和鼓励温暖了无数孩子的心灵,成就了无数孩子的幸福。可岁月怠慢了她,她自己苛待了自己,她竟然忘记为自己加油鼓劲,却在病痛里度过了最后的日子。

这是我一直耿耿于怀的故事,也是我不变初心,终身从教的坚持。因为张老师,我选择了教育这条平凡之路,因为她,我现在每天执笔写文章,这种爱写的习惯,是张老师曾经培养起来的,她那时的鼓励和关怀成就了我喜欢写、坚持写的现在。

一位如此平凡的女老师用她润物无声的师德鼓励了多少像我这样的孩子,而这些孩子至今对她感怀至深。这种平凡、这种怀念,是以怎样的力量依附着呢?

对,上善若水,大爱有痕。

作为一个师者,我们无法抵抗生命的自然流逝,也无法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但至少我们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双安抚的手,一本本田字本亦或者一个眼神,都会在冥冥之中延展和拓深我们的灵魂,这种无须的刻意和拓深延展到孩子的心灵,延展到孩子的生命,即是既有深度和高度的师魂。

花至朴处自芬芳,这才是为人师者最朴素的幸福。

以默默无闻的言行影响人、培养人,甚至令孩子终生难忘,这才是树师表、强师德、铸师魂的真实诠释。

【作者简介】青木措,笔名箫扬青青,女,藏族,1983年生于青海祁连牧区。先后在《金银滩文学》、《河清海晏》、《西海都市报》、《青海湖》及网络平台《青海读书》等发表小说、散文、诗歌作品,著有中篇小说《煎熬》等。系海北州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青海省海晏县某小学,教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