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但这五个地方坚决不能“冻”

虽然自古至今我国都流传着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热不马上脱衣,冷不立即穿棉”的说法

但是,在今年断崖式的大幅度降温形势下

你是否还在坚持“抗冻”呢

秋冻的好处就一个

秋季是夏季与冬季的过渡期,天气由热转冷

秋冻是为了增强人体对寒冷的耐受性

以便应付我们更为残酷的严冬

从中医角度讲

“秋冻”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初秋不忙添衣”

第二层含义是“拖延添衣时间”

这样可以避免过多出汗

使阳气外泄、抵抗力降低

因此,只要气温不低于 20 度(一般在农历八、九月份)

人们都应该适当让身体承受一下冷冻

但是,如果气温降到 15℃ 以下并持续两周以上

我们还在“秋冻”,那就不合适了

毕竟,秋冻并不意味着要真的要挨冻

这5个部位不能冻

■ 头部

头为诸阳之汇,易受风邪侵袭,因此,固护头部阳气尤为重要。

气温较低时,头部暴露于外,容易引起血管收缩,而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头晕、头痛,甚至还可能会伴有心烦、耳鸣、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

■ 腹部

腹部受寒易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例如,有胃病史的人受寒后容易胃痛,经期女性受寒后容易痛经等。

■ 足部

“寒从脚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加之足部皮肤薄、脂肪少,保暖性差,所以足部皮肤温度偏低,也最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

■ 脖子

这个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 肩膀

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受伤。

做好三件事,防寒更轻松

01

常备热水袋

如果需要长时间待在室内,建议常备热水袋,既可以温暖膝盖,也方便随时暖手。

在晚上临睡前,可以将热水袋放置在颈后枕一会,有助于舒缓神经,缓解骨骼僵硬。

还可以把热水袋在脚底放置一会,可以帮助脚部保暖,但要注意避免低温烫伤。

02

每晚泡脚

手脚畏寒的人,建议每次洗漱时用40℃左右的热水,以及坚持每晚用热水泡脚20~30分钟。这样能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活血化瘀、补气升阳的作用。

03

适量运动

运动是对抗寒冷的有效方式,冬季适合的运动有慢跑、跳绳、羽毛球、乒乓球等,一定要让身体各部分都“动”起来,从而产生热量。

另外,气血旺,人更暖哦,常吃一些能补气、活血、温阳的食物,可以让这个秋天过的更“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