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种类
1.名称:异特龙
时代:晚侏罗纪 - 约1亿5500万年前到1亿4500万年前
分布:北美洲
尺寸:平均身长为8.5米,最长可达12-13米。
简介
异特龙,又名跃龙或异龙。它们生存于晚侏罗纪,他的大脑可能很发达,是侏罗纪时期智商最高的大型肉食恐龙,这也给它们的群居提供了方便。异特龙眼睛上方拥有一对角冠,是种典型的大型兽脚类恐龙。
2.名称:角鼻龙
名称的含义:鼻子带角的恐龙
时代:侏罗纪晚期 - 15000万年前
分布:美国-科罗拉多州和犹他州,非洲,坦桑尼亚
尺寸:全长6米,高约2.8米
简介: 在侏罗纪晚期,有一种个子大却很凶残的食肉恐龙,从外形上看,它与其他的食肉恐龙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大头,粗腰,长尾,双脚行走,前肢短小,上下颌强健,嘴里布满尖利而弯曲的牙齿,但它的鼻子上方生有一只短脚,两眼前方也有类似短角的突起,这可能就是它被称为角鼻龙的原因。
3.名称:食蜥王龙
名称的含义:以蜥蜴为食的专家
时代:侏罗纪晚期到末期1.51-1.45亿年前
分布:美国、西班牙
尺寸:长15米
简介: 侏罗纪晚期,长约15米,重2.6-3.2吨,是一种食肉恐龙。食蜥王龙与异特龙的区别非常少,一定要所有的话,那就是颈椎与尾椎的一点点差异。脑袋大小适中,腿粗,中等身材。
4.名称:巨齿龙
名称的含义:怪物蜥蜴
时代:晚三叠纪
分布:欧洲,东非,澳洲,印度,中国
尺寸:7-9米长,约3.5米高
简介:晚三叠纪,约9米长,大型食肉恐龙。第一具巨齿龙化石遗骸是1818年在英国牛津郡石场的板岩中发现的。巨齿龙比两只犀牛还要长,高出一个成年人两倍的高度。它的大嘴里长满大而尖的牙齿,温和的吃植物恐龙不是饥饿的巨齿龙的对手。除去可怕的大嘴外,它的手和脚上还有厉害的武器--长长的爪。爪用来撕开猎物坚韧的皮,然后把皮下的肉撕碎。
5.名称:三角龙
时代:晚白垩纪-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
分布:北美洲
尺寸:约7.9到10公尺
简介: 晚白垩纪,中等大小的草食性四足恐龙,三角龙也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三角龙最显著的特征是它们的角和颈盾。它们的头盾可长至超过1.5米。三角龙的口鼻部鼻孔上方有一根角状物;以及一对位在眼睛上方的角状物,超过80公分。头颅后方则是相对短的骨质头盾。善于防守的恐龙,但无法主动进攻。类似现在的犀牛。
6.名称:梁龙
时代:侏罗纪末- 约1亿5000万至1亿4700万年前
分布:美国的科罗拉多州,蒙大拿州,犹他州和怀俄明州
尺寸:约27米
简介: 侏罗纪末,体长约27米,体重约12吨,是草食性恐龙。梁龙有着巨大的体型,长颈及尾巴,及强壮的四肢。梁龙的脖子又细又长,尾巴像鞭子,四条腿像柱子一般,尾巴特别长,很多年前它被认为是最长的恐龙。
7.名称:腕龙
名称的含义:头部像手腕的蜥蜴
时代:晚侏罗纪 - 1亿4500万-1亿5600万年前
分布: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大河谷和非洲的坦桑尼亚
尺寸:长23米,高12米
简介:晚侏罗纪,长23米,高12米,体重约为28.7公吨,是种四足草食性恐龙。腕龙有着长颈部、长尾巴,脑部相当小,它的身体结构像长颈鹿,有着长前肢,颈部高举。它的头颅骨有很多大型洞孔,可能是帮助减轻重量。腕龙是曾经生活在陆地上的最大的动物之一,亦是最闻名的恐龙之一。
8.名称:迷惑龙
名称的含义:靠不住的,虚伪的,令人迷惑的、声音像雷一样大的恐龙
时代:侏罗纪晚期 - 约1亿五千万年前
分布:美洲
尺寸:体长21-23米
简介:侏罗纪晚期,体长21-23米,体重约30-35吨,是草食性恐龙。迷惑龙有着长颈及尾巴,它们的颈椎比梁龙较短、较重,而腿部骨头较梁龙的结实、较长,被认为是比梁龙更粗壮的恐龙。迷惑龙的前肢有一个大爪,而后肢的前三个脚趾拥有趾爪。身体后半部比肩部高,脖子和尾巴差不多长,但当它以后脚跟支撑而站立起来,真像是高耸入云。它们是陆地上存在的最大型生物之一。
9.名称:小鸟龙
时代:侏罗纪晚期
分布:美国怀俄明州等地
简介
小鸟龙是一种小型肉食性恐龙,它身材小巧轻便,奔跑速度非常快。小鸟龙的食物不十分明确,科学家们推测它可能捕食一些大型昆虫,小型爬行动物等,并可能吃被其它肉食性恐龙咬死吃剩的植食性恐龙的尸体。
10.名称:峨眉龙
名称的含义:峨眉蜥蜴
时代:侏罗纪中晚期
分布:中国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
化石尺寸:体长12 至 14米、高5至7米
简介:侏罗纪中晚期,体长12 至 14米,高5至7米,体重约30吨,峨眉龙是一种中型长颈的蜥脚类恐龙,峨眉龙头较大,头骨高度为长度的二分之一多。它的颈椎很长,所以脖子显得特别长,最长的颈椎为最长的背椎的3 倍,超过尾巴长度的1.5倍。峨眉龙前肢较短而粗壮,前肢第一指有爪,后肢第一、二、三趾上也有爪。它主要生活在内陆湖泊的边缘,牙齿粗大,前缘有锯齿,以植物为食。峨眉龙喜群体生活。
11.名称:优肢龙
名称的含义:有翅膀的蜥蜴
时代:三叠纪晚期
分布:莱索托(非洲南部一王国) 津巴布韦 南非
尺寸:长9-12米
简介
优肢龙生活在三叠纪晚期,是植食恐龙。优肢龙四肢类似蜥脚类恐龙。优肢龙的另一个特征是股骨的骨干是歪曲的。古生物学家认为优肢龙的步态,其实是后肢往两侧延伸的。若果真是这样,在恐龙中是很罕见的情况,因所有恐龙的脚就像哺乳动物都是直立在身体之下。
12.名称:锯齿螈
时代:晚二叠世
分布:巴西东北部巴纳伊巴盆地的普塔组
尺寸:体长约9米
简介
锯齿螈是一种十分巨大的两栖动物,其体长可达9 米,体重达3 吨。生活在2.7 亿年前晚二叠世,它不仅比今天最大的两栖动物大鲵大几倍,而且也比生命历史上第二大的两栖动物科尔鳄螈大不少。要知道生活在澳大利亚早白垩世的科尔鳄螈,其体长已经达到五米,体重可达一吨了,因此锯齿螈是当之无愧的两栖动物中的巨无霸。
13.名称:异齿龙
名称的含义:长有不同类型牙齿的蜥蜴
时代:早侏罗纪 - 2.05亿年前
分布:非洲南部
尺寸:体长0.9-1米
简介
早侏罗纪,异齿龙是二叠纪时期的肉食性古生物,异齿龙其实并不是恐龙。也被称为,长有不同类型牙齿的蜥蜴。异齿龙最明显的特征是背部的高大背帆。这帆状物可能用来控制体温,背帆的表面可使加热、冷却更有效率。帆状物也有可能用作求偶或是吓阻猎食者。
14.名称:肯齿兽
时代:三叠纪
分布:非洲、亚洲和南美洲
尺寸:大约3米长
简介
肯齿兽是一种大型的体重很大的动物,生活在三叠纪,大约有三米长,吃树叶和树根。它们使用其强有力的角质喙将食物撕碎。人们已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发现了这种动物的化石。
15.名称:艾雷拉龙
时代:三叠纪中晚期 - 约2.3亿年前
分布:南美洲的阿根廷
尺寸:体长5米,身高3-4米
简介: 三叠纪中晚期,身高3-4米,体重约180公斤,是速度相当快的两足肉食性恐龙。艾雷拉龙有锐利的牙齿、巨大的爪和强有力的后肢,它的骨骼细而轻巧,这使它成为敏捷的猎手。它耳朵里的听小骨显示,这种恐龙可能具有敏锐的听觉。艾雷拉龙是最古老的恐龙之一。
16.名称:镰刀龙
名称的含义:镰刀蜥蜴
时代:晚白垩世(7000万年前的马斯特里赫特阶)
分布:中国和蒙古的戈壁沙漠
尺寸:身高6米,前臂2.5米长,肩膀高度4米
简介
镰刀龙是一种植食恐龙,是兽脚类恐龙当中为数不多的素食者。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前肢上极长的指爪--长达91厘米,可以用于驱赶天敌,或者得到食物。镰刀龙的化石首次发现于蒙古,当首次被发现时,它们被认为是一种未知的乌龟。
17.名称:偷蛋龙
名称的含义:偷蛋的贼
时代:白垩纪晚期 - 约7500万年前
分布:蒙古
尺寸:身长1.8到2.5米
简介: 白垩纪晚期,身长1.8-2.5米,是肉食性动物。偷蛋龙大小如鸵鸟,长有尖爪、长尾,运动能力很强,行动敏捷,跑起来速度很快。它的口中没有牙齿,但是其喙部是两个尖锐的骨质尖角。偷蛋龙喜欢群体生活,自己进行孵化抚育活动,是最像鸟类的恐龙之一。
18.名称:永川龙
名称的含义:重庆市永川地区发现
时代:晚侏罗纪 - 约1亿6000万年前
分布:中国重庆
尺寸:全长约10米,站立时高4米
简介
晚侏罗纪,是一种大型食肉恐龙。永川龙嘴里长满了一排排锋利的牙齿,脖子较短,身体也不长,但尾巴很长,站立时,可以用来支撑身体,奔跑时,则要将尾巴翘起,作为平衡器用。前肢很灵活,指上长着又弯又尖的利爪,后肢又长又粗壮,也生有三趾。喜欢单独活动,行为可能像今天的豹子和老虎。
19.名称:北极龙
名称的含义:北极蜥蜴
时代:三叠纪晚期
分布:加拿大
尺寸:约3米
简介:北极龙属是种已灭绝爬行动物, 肉食恐龙,生活于三叠纪晚期的加拿大。北极圈之内,所以其属名的意思为“北极蜥蜴”。
20.名称:黑丘龙
时代:三叠纪晚期
分布:南非
尺寸:长10-12米
简介:黑丘龙是生存于三叠纪晚期南非的一种草食性恐龙。黑丘龙是一种巨大的原蜥脚类恐龙,身长可达10~12米,黑丘龙的头很小,四肢粗壮,尾长。黑丘龙之所以进化出庞大身驱可能是用来抵御天敌。
21.名称:阿根廷龙
名称的含义:在阿根廷发现的恐龙
时代:白垩纪中期
分布:阿根廷
尺寸:约35米—44米
简介
阿根廷龙是食草性恐龙,命名十分简单, 意思是在阿根廷发现的恐龙。生存年代: 1亿年前白垩纪。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陆地恐龙之一。也是景区现在拥有的最大型的恐龙。身高18米,身长44米,目前恐龙化石已存在亚特兰大博物馆。
22.名称:甲龙
名称的含义:僵硬的蜥蜴
时代:白垩纪晚期 - 7000万年-6500万年前
分布:南美洲的玻利维亚,美国的蒙大拿州和墨
西哥
尺寸:5~6.5米长,1.5米宽,1.7米高
简介: 白垩纪晚期,5~6.5米长,体重2吨,最大的甲龙可长达9米,重达7吨。它的背部有厚重的被板,尾巴如棍棒,以植物为食、全身披着“铠甲”的恐龙。后肢比前肢长,身体笨重,只能用四肢在地上缓慢爬行,看上去有点像坦克车,所以有人又把它叫做坦克龙。
23.名称:剑龙
名称的含义:有屋顶的恐龙
时代:侏罗纪晚期-15000万年前
分布:北美,欧洲(葡萄牙)
尺寸:全长9米,高约3.5米
简介:剑龙为一种巨大的草食性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当气温降低时,剑龙就会张开骨板,吸收阳光的热量,气温升高时,又会将骨板转一下,利用凉风散热。剑龙头部非常小,脑容量甚至比小狗还小,因此科学家认为它们是一种很笨的恐龙。最笨的恐龙。
24.名称:钉状龙
名称的含义:带刺的爬行动物
时代:侏罗纪晚期 - 1亿5000万年前
分布: 东非坦桑尼亚
尺寸:体长5米,身高1.5米
简介:钉状龙是植食动物,辨认要决是背至尾,贯穿着两排甲刺,与剑龙是近亲,但是体型大小、身体灵活度、与防御用的板甲形状不同。钉状龙的后背到尾巴分布着尖刺,而非板甲。肩膀或臀部两侧可能有尖刺。
25.名称:禄丰龙
名称的含义:因发现于中国云南省禄丰县而得名
时代:侏罗纪早期 - 生存于距今约2亿零5百万-1亿9千万年前
分布:中国云南
尺寸:长5-6米,高约2米
简介: 侏罗纪早期,长5-6米,高约2米,是原蜥脚类大椎龙科下的植食性恐龙。禄丰龙比今天的马大不了多少,它的头很小,脚上有趾,趾端有粗大的爪,前肢短小,有5指,身后拖着一条粗壮的大尾巴,站立时,可以用来支撑身体,好像随身带着凳子一样,这种行为很像今天的袋鼠。
26.名称:禽龙
名称的含义:鬣蜥的牙齿
时代:白垩纪早期 - 约1亿3000万年前到1亿2000万年前
分布:欧洲的比利时、英国、德国,北美洲、亚洲内蒙古、以及北非
尺寸:身长约10米,高3到4米
简介
白垩纪早期,身长约10米,高3到4米,是种大型草食性动物。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来抵抗掠食动物,或是协助进食。
27.名称:鸭嘴龙
时代:白垩纪晚期
简介:鸭嘴龙生存于1亿年前白垩纪晚期,这是正是恐龙发展的顶峰时期,所以它们的数量很多,在吃植物的恐龙中约占75%。鸭嘴龙的吻部由于前上颌骨和前齿骨的延伸和横向扩展,构成了宽阔的鸭嘴状吻端,故名。
28.名称:副栉龙
时代:晚白垩纪
分布:北美洲
体长:9.5公尺
简介:副栉龙,意为“几乎有冠饰的蜥蜴”,副栉龙是种草食性恐龙,可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拥有良好的听觉。冠饰的大型表面与血管也显示它们具有体温调节功能。
29.名称:马门溪
时代:侏罗纪晚期
分布:东亚地区(中国蒙古)
尺寸:体长22-26米
简介: 侏罗纪晚期,体长22-26米,体重约20-30吨,是亚洲最具知名度的大型草食恐龙。马门溪龙的脖子由长长的、相互迭压在一起的颈椎支撑着,十分僵硬,转动起来十分缓慢。它脖子上的肌肉相当强壮,支撑着它蛇一样的小脑袋。它靠四足行走,又细又长的尾巴拖在身后。马门溪龙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脖子最长的动物。
30.名称:恐爪龙
名称的含义:拥有恐怖爪子
时代:白垩纪早期 - 约1亿1500万至1亿800万年前
分布: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犹他州、怀俄明州、马里兰州和加拿大艾伯塔省等
尺寸:身长2.5-4米,高1.5米
简介
白垩纪早期,身长2.5-4米,是一种肉食恐龙。恐爪龙体型轻巧、奔跑快速,具有刀剑般锐利的牙齿和紧握的脚掌。它的尾巴和棍棒一样坚硬,用来保持平衡。每只脚的第二个趾头上都有巨大的镰刀状利爪,是灵活、行动敏捷的猎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