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回忆:枣庄各区市的老城墙及现状
薛国故城城墙
薛国故城位于滕州市张汪镇、官桥镇两镇内,故城东面及东北角在官桥镇内,是鲁南地区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城遗址,也是地表上唯一单独残存的西周春秋“薛国故城墙”见于地面的城垣周长21华里,其平面是不规则方形,城墙残垣高出地面4-7米,城墙为夯土打成,底部宽20-30米,有的部位宽度达40余米左右,有大小城门近10处。城外从东北方位引薛河水围城一周的护城河。
今地面所见薛故城(即大城)城垣属战国时期,是薛归齐后靖郭君田婴、孟尝君田文父子所扩建。这就证实了,《滕县志·古迹考》载:“薛城,在薛河北,周二十八里,古奚仲所封国,城则田文增筑。”
南常古城
《诗经·鲁颂》记载:“居常与许”。东汉古文经学大家郑玄曾注释:“常,或作尝,在薛之南。”从《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春秋时期“常”的地理位置即在今南常故城附近。
南常故城东西长约550米,南北宽约440米,略呈长方形。故城东北隅,沿东墙基向北延伸出一个南北约80米,东西100米的突出残存土墩部分,俗传为“北门”,亦称“瓮上”,经现场勘察,似为瓮城遗存。其余地上荡然无存。
偪阳故城
偪阳故城,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西南5公里处,群山以北,龙河故道以西。故城周长3293米,当地有“九里单八步”之说。据《峄县志》载:“偪阳国,妘姓,彭祖帝陆终第四子求言封于此。”据考证偪阳国建于殷商时代。春秋时期的偪阳大战使小小偪阳城永载于辉煌史册中。
如今,偪阳城基本轮廊依然清晰可见,东西窄,南北宽,呈长方形。城内米山仍在。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阳故城
东北角城墙
东、西、南三面残墙比较明显,尤其是古城的东北角部分更加突兀,有的地方高出地面约4到5米。城基底部大约宽30米许,顶部宽度10米至20米。现因种田之故,人工作用形成三级台阶状。
城址南墙,中间部分为民房所掩盖。连接北山和安阳村的一条南北直路,贯穿故城正中。这条应是故城的古路,而古路和南北墙的交错处,分别就是故城的南门和北门的位置。
东西城门,根据东西城墙的迹象,并不明显,似乎没有。
从残存的城基断面观察,城墙有十分明显的夯土层,夯层厚度约10至20厘米。土质为黄细砂土,系来自周围护城河所掘土。
滕县古城
图中城内斜对角线,是日军第三,第一大队的作战分界
明成化八年(1472年),滕县知县郁亨、千户钟理复土扩修城墙,增高2尺,拓宽3尺并饰建女墙、垛口,达到四面城墙各长一里略余,城周5里许,墙高3丈5尺、宽1丈5尺,四城门皆有内外两门,外门呈半圆形称关门,两门之间俗称瓮城,内门上有方砖铺平台以石围栏建城楼,叠脊筒瓦,重檐翘厦,雕梁画栋,俨若亭阁。内外门上均有石刻门额:东内门为“云连东岱”,外门为“宗鲁”;西内门为“宝庆西畴”,外门为“怀古”;南内门为“化洽南离”,外门为“迎薰”;北内门为“恩承北极”,外门为“望阙”。另外,还建有4角楼和24堡。城濠深1丈5尺,宽3丈5尺,四个城门口的城濠上皆设有木质吊桥,城门有防设卡,朝开夕闭。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15日,日寇从邹县兵分三路攻入滕县境。16日,又分四路袭击县城。17日,受炮弹及飞机轰炸,东门以南一段城墙被轰毁,南关城楼被轰倒,郭墙同时被毁,古城惨遭破坏。18日,抗日爱国军队英勇顽强抵御,但仍不敌日寇炮火,以致川军西撤,县城随即沦陷,并遭血洗。
1938年至1945年日伪时期,县城内驻扎日军一个联队,并强迫民众对县城进行整饬,同时修补损毁的城墙部分。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投降,滕县地日寇缴械于山东野战军第八师,时王麓水任八师师长兼政委,何以祥任副师长,刘春任政治部副主任。1945年9月17日,蒋军六个师企图迅速北上济南,控制津浦路沿线城市。国民党第十九集团军副司令徐良率一一旅,伪保安二师师长赵毅轩共有9000余人据守滕县城。12月初,王麓水师长指挥八师扫清外围据点,蒋军被迫龟缩城内。12月12日夜,八师分别从城东、西、北三面同时进攻滕县城,在东门外马神庙房家坑外前沿哨所观察敌情时,王师长不幸牺牲。在我军猛烈地攻击下,据城蒋军溃败,沿铁路线两侧公路和官道南逃。滕县城在这次战役中,又再一次经受炮火之难。
1945年12月中旬,我鲁南大军攻克滕县城后,吸取爱国川军与日军血战滕县城的教训,为对敌斗争的需要,防止蒋军凭险固守再次占据县城,遂即号召军民破坏城墙。五区分工负责东门以南至拐角处,于滴水成冰之季,十几米宽、二十多米高的城墙,要求在一个月之内扒得平地一祥。军民昼夜不停的利用锹镢拆除,手提肩挑,齐心协力 ,提前完成任务。尽管如此,仍有城基。
解放前后,县城人利用残毁的城墙旧土陈砖建筑房屋。1952年,拆除城墙残余部分填城壕建“新街”,即今南北向的“步行街”之处。
1985年,拓宽善国路,城墙基逐渐挖平用光。原工农兵剧场东侧及南门处,因民房占用墙基或作一山墙,仅存此残迹。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城市大规模建设,民房拆除,改建高楼及其修路,城墙残迹因此消失。唯有王家祠堂后,府前路西端与步行街交叉处,西面低洼的是护城河,东面高起入城内的位置是西城墙所在处。
以今之见,原县城,荆河路为城南界,杏坛路为其北界,步行街为城西界,善国路为城东界,足见其为500米略余之小方城。
文字来源:崔祥震
西周初年,武王克商后,封其异母弟叔绣于滕,爵位为侯,立为滕国。据《左传》称,他的疆域"方圆不足百里"在列国纷争的局面下,滕国相传"三十一世",历时达700余年。公元前300年前后,滕文公即位,他礼纳贤士,名家名人纷纷奔滕而来,其中多次礼聘孟子请教治国之道。不久滕国名声大振,各诸侯无不刮目相看,称滕国为"善国"。
滕国故城遗址现存一高台,据考证为滕国国君寝宫遗址。
峄县古城
这枚明信片由日军侵略峄县时由随军画家小椋繁治绘制,在日本印刷 ,由日本陆军恤兵部发行。它记载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成为日军侵略枣庄罪行的佐证。明信片上的“峄县西门外”影像就是今天的枣庄市峄城区原峄县城池的西门外。
1938年初日军占领了峄县城,这是日军的香西战车驶出峄县西门的照片,在这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峄县西城门的高大宏伟。
据《峄县志》载:“峄县旧城,周十余里,北枕凤麓(即坛山),西临承河,晋兰陵郡,宋承县俱理此城,元置峄州,今县偏筑西南隅。”《齐乘》又载:“宋始移治承水东焉.” 这就是说,紧傍坛山南麓,位于峄城大沙河东岸的古城,晋代的兰陵郡曾一度设在此处,宋代的承县,元代的峄州城都建在此处。不过,元代的峄州城面积要大得多,城周十里。此后修建的明清城池也设在峄州城故址上,但稍微偏向元代峄州城的西南角。从现存的《峄县志 县城图》看,也确实是这样,明清两代的峄县城池是建在元峄州城旧垣之内的。
据考证现存的峄县城墙是元代建筑的。那么峄县西门也应该建于那个年代,只是不知道和它被拆毁的时的样子一不一样,西门曾经是台儿庄通往临城的官驿古道的咽喉要塞。明清两代,西门称“迎恩门”,与迎恩门相对的孺子桥一带,是观赏峄县八景之一“承水环烟”的最佳位置。
峄县西城门经历过多次战争的洗礼,尤其在上世纪,台儿庄大战的炮火几乎毁灭了整个台儿庄,作为去往台儿庄的咽喉要塞,西门没有倒在敌人的炮火中。
1947年1月9日开始的鲁南战役,当时守卫峄县的是蒋介石新整编的最精锐26师,却让解放军不到5个小时就拿下,而鲁中军区第八师的一发炮弹,打中正要带领数百人从西门突围的副旅长,西门安然无恙!
没有战事的需要,西门在和平年代被拆除,只留下了一段城墙和城墙中间一个路口。这是整个峄县城仅仅残存的一段城墙。更多的峄城人居然不知道这是古峄县的城墙,更不知道这城墙是元代的时候修建的。城墙截面露出参差不齐当的乱石。若不是城墙上建有住家,恐怕现在也荡然无存。城门南面的一段城墙就被利欲熏心的人们用挖土机的大铲子几下就给挖干净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赞新的楼房。
台儿庄古城
台儿庄在汉朝之前就有村落,在唐代时有所发展,于元朝建有土城垣,明万历三十二年,京杭大运河为避开黄河险滩,改道经台儿庄南下,城因河兴,运河漕运为这座小城带来了繁荣。明末清初,台儿庄成为峄县(当时属峄县管辖)一个大镇。据《峄县志》云:“台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又曰:“台庄濒运河,商贾辐辏,圜匮栉比,亦徐兖间一都会也。”一直到民国时期,台儿庄仍然是船舶如云、商贾云集、一河渔火、夜不罢市。
1938年的春天,中国军队众志成城,浴血奋战,在台儿庄重创日军板垣征四郎和矶谷廉介两个精锐师团,取得台儿庄大捷,这座位于鲁南的小城镇虽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但战后却是残垣断壁、瓦砾一片,墙无完墙,房无完房,千年古城,无墙不饮弹;鲁南大地,无土不沃血。美丽的台儿庄成为一片焦土。
为纪念台儿庄大捷,国民党中央政府准备将已变成一片废墟的台儿庄改建为一座模范城市。国民党中央社1938年5月7日播发了《战后台儿庄将改建为模范城市》的新闻电讯稿,报道说:“行政院战区赈济专员曹仰植对中央社记者谈,中央为纪念最近之大捷起见,准备将已成废墟之台儿庄改建为一模范城市,现不久即将开始募款为建设之费用。”这段报道记者通过采访行政院战区赈济专员,证实国民党中央政府计划将战后台儿庄改建为一座模范城市,并已拨款救济难民。
像诺曼底、哥底斯堡、凡尔登一样,台儿庄大战不仅是抗日战争的转折点,也是我们民族复兴的一个转折点。台儿庄大战在毁灭了古城的同时,也凝聚了人心。一直到2008年4月8日,台儿庄这座因战争而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千年古城在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七十周年的活动上,枣庄市政府正式宣布,启动台儿庄古城重建工作。
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已经成为一座5A级旅游景区,高大的城墙,精美的建筑成为多少人寻梦的地方。
微游枣庄 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