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开泰: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二)

​四

(黄开泰原创)活生生的人与日月星辰相因相应,与四季气候相因相应,和社会人事相因相应。科学与商业文化的力量是强大的,能够把人和天地自然分隔开,能够把人的形态分解开,能够在关系人的生死存亡的疾病问题上制造商机,发大财。

仪器在高精尖进步,药物靶向日益精确,转基因、器官移植等,各种成就令人头晕目眩,但现实中的人并没有因此更健康。一个娃娃感冒,半个班甚至一个班的娃娃都要躺下;耐药性、难治性疾病越来越多,本来已经被“消灭”了的结核病以迅猛之势卷土重来;麻疹死灰复燃,而那些十分常见的古老疾病,令被科学武装起来的人焦头烂额。

科学十分发达,医学不断进步,禽流感依然时不时地骚扰人类,中东呼吸综合征大摇大摆地从沙特跑到了韩国,埃博拉也乘坐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游荡到了欧美大地。科学主导下的医学,能够摸清病毒的传播途径,能够知道实验室条件下的病理机制,却不了解自然状态下的生命之应,不了解随机调节的个体差异,对多维联系中的正气抗邪力缺乏认识,人的身体不过是医学科技与病毒、细菌作战的战场

科学的发展,使交通更加便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成为了烈性传染病的帮凶。最典型的就是20世纪初的西班牙大流感,乘坐交通工具跨洋过海,全球感染率达5%,平均致死率约2.5%——5%;世纪瘟疫艾滋病,同样如此,文化智人无德、不分阴阳、不知羞耻,通过四通八达、朝发夕至的交通,很快传遍了全球。科学不是万能的神,缺乏人性之善的掌控,不能趋利避害,发展失当、失度就可能造成生命灾难。

文化决不能忘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哺乳动物要活下来,仅靠食物还不够,还需要情感联结”。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Yuval Noah Hara rj-著 林俊宏-译.未来简史[M].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第80页人是哺乳动物,人要活下去,同样需要情感联结,可科学中的医学呢?基本忘记了情感联结,临床医疗越来越没有人性,没有人文关怀了,人机对话成为基本的临床模式。所以走进重症监护室,我们看的是切开的气管,插满全身的管子,一根根管线从病人身上引导到各种各样的仪器,看不到病人的亲朋好友,听不到温馨的话语,病人的情感联结完全断裂,成为了一堆被医疗技术左右的肉

在对中国文化和中医围剿中,人们使用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科学。科学一词源自西方文化,狭义仅指基于科学方法获得的知识。科学方法包含若干的基本准则,如依赖精确测量的数量原则,可重复验证的机械性原则。

有人认为,中医不应该和科学对立,应该圆融,找到和科学的对接口,中医无法言说的东西,能够用科技说明白了,不可复制的东西可以复制了,中医便现代化了。这可能吗?人各有体,文各有质,文化有文化的发展规律,不同理论有不同的特质,张三李四能够融为一体吗?剪刀加糨糊式的结合,只会结出文化怪胎。

世界文化林林总总,有不同本质,产生不同作用,对活生生的人有着不同的生存价值。不同文化“和而不同”,各在其位、各尽其职,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对活生生的人才有利。否定文化差异,看不见理论的特殊性,中西汇通、中西融合的主观意愿,对文化没有好处,对活生生的人的生存状况没有好处。当然,只看到文化之异,只强调理论之别,看不到不同文化理论的生存价值,服务于人的共性,对文化也没有好处,对活生生的人的生存状况也没有好处。我们认识文化,要尊重文化的区别,更要了解文化的生存价值。

以中西医结合为例。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使中西医发挥所长,避其所短,才是正确的文化态度。中西医“和而不同”,一个在形态,一个在生命,互为补充,人类就会减少很多疾病困扰。中医“现代化”,把形态绝对化了,西医真理化了,中医文化化成了西医文化,不只是使医学文化迷失生命方向,临床医疗没有人文关怀,还使中医失去临床实践的文化条件,失去了自己的客观基础——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活生生的人。在证候标准化、规范化,把未病等同于亚健康等西化过程中,“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在临床处处碰壁,被机械还原论的框框卡死了。

在网络上读到一篇文章,认为科学作为一种纯知性求真态度,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是真的知识体系。在把科学当成真理标准的前提下,文章分析李约瑟博士提出的“为什么近代科学(如我们所知自17世纪伽利略时代起)不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间产生,而只在欧洲发达起来?”的问题,作出了中华传统文化文化圈的单一、地域的封闭、绝对皇权的存在、重农主义对重商主义的压制、逻辑思辨的缺乏等结论,而且,将清末中医王清任,对死人进行解剖而写作的《医林改错》,称赞为走向科学的星星之火。

李约瑟问题的立足点不在活生生的人,没有思考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问题,缺乏生存关系的客观基础,而在人的身外之物——文化本身,思考科学的诞生问题。若把物质理性与获取物质利益的文化技术看成是科学的话,那就很早了,原始智人的木棍、石器是科学,青铜器、铁器是科学,它们都在认识物质利益的基础上诞生,都能够增强获取物质利益的能力。科学并不是西方文化的专利,中国文化中不乏科学,四大发明哪一样不是科学,没有助力西方科学的诞生?

有个文化现象,有些在西方文化看来是科学的东西,中国文化将其称之为“奇技淫巧”,没有得到发展,这可能就与西方式的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华大地诞生的问题有关。答案其实不复杂,科学在物,在文化力量,中国文化以人为本,多维联系动态关联性的生命为客观对象,看重的是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凡是可能影响或危害生存关系的文化技术,都很小心谨慎,宁愿不发展,也不能等到问题出现了再来纠正。火药就是很突出的例子,西方文化拿到火药,却没有中国文化的顾虑,发展成了为我唯争的利器——热兵器,从此,智人的生命灾难空前,远远超过了农耕时代的冷兵器,现在都还在发展。

现在人们所说的科学,是利用数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等获取物质利益的文化方式。这样的科学,力量巨大,在欧洲萌发,后来成为了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共同生存方式,控制住了所有文化智人的理性,所以“现在全球所有人的穿着、想法和品位几乎都是欧洲人的穿着、想法和品位”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著《人类简史》·中信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第271页。

如同农耕文化改善原始生存状况,科学文化改善了人的生存状况,但这并不意味着智人的精神进步了、文明了,没有原始智人的野蛮性了。实际的情况也许恰恰相反,科学助长了野性,文化智人比原始智人更加野蛮、更加残暴冷酷,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比原始生存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美洲红种人被灭绝,绝大多数原住民被杀戮,禽兽不如的八国联军,惨无人道的世界大战,原子弹、生化武器,乃至于无处不在的环境污染,天天发生的物质灭绝,有哪一样在原始生存时代出现过?

崇拜科学,科学成为了现代“神”,是一切文化的裁判。一些文化精英把自己打扮成科学的卫道士,振振有词地说中国文化落后、腐朽,中医不科学。这不禁使我想起钱钟书先生的话:“假使自己要充好人,总先把世界上人说得都是坏蛋;自己要充道学,先正颜厉色说旁人如何不道学或假道学。”(钱钟书·钱钟书散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37页)

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如同从潘多拉盒子里面跑出来的恶魔。《西方哲学史·下卷》:“科学的实际重要性,首先是从战争方面认识到的,伽利略和雷奥纳都自称会改良大炮和筑城术,因此获得了政府职务。从那个时代以来,科学家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就愈来愈大。”([英]罗素著,西方哲学史·下册,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3页)科学进步,战争进步,恶在文化生存时代得到发展,文化智人作恶更加肆无忌惮。

罗素认为,一切确切的知识属于科学([英]罗素著,西方哲学史·上册,何兆武 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7页)。实际上,科学的含义不那么简单,除了确切的知识体系,还形成了一种抽象的、精神层面的“科学”概念,即表达求实、求是的文化精神和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人类文明(“科学”人性文明的代名词,后同)的专有名词,超越了确切知识的文化含义,因此“在思想领域内,清醒的文明大体上与科学是同义语。”([英]罗素著,西方哲学史·上册,何兆武 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8页)我在本书中用“科学”,即在科学加“”号,将人性文明的科学与确切知识或技术的科学区别开来。

文化是人类理性意识的文字化、技术化和语言化,是基于本能之欲的理性化结晶,根在自然,本在天道。自然的本能之欲有善恶,因此化成的文化有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的区别。一般恶在物质,以获得物质利益为务,以满足自我私利为目的,化成的文化是物质文化,具有扩张性、掠夺性、破坏性。善在精神,关爱助人,化成的文化是人性文化,讲仁义道德,讲礼义廉耻。

原始生存时代,智人没有文化,没有善恶意识,也没有科学理性,只有生存需要的欲望冲动。进入文化生存时代,智人有了中国文化的善和西方文化的恶,有了以人为本和以物为本的善恶观。因此,文化的善恶是多种多样的,是文化精神、逻辑理性等判断的。善恶,不管文化怎么说,都有其基本特征。恶是争斗的,强势的,残暴的,善是利他的,仁爱的,互助的。文化生存中的智人,丢掉了“科学”,背离了文明,把科学成了野性厮杀的工具,刀枪剑戟出现了,机枪大炮出现了,原子弹出现了,智能武器出现了。

有文化就文明、有科学就“科学”吗?不一定。挑起经济纷争、制造生命惨剧的,大多是拥有科学或商业文化知识的精英。热兵器是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市场竞争、奢侈消费是经济学家发明的。文明没有战争,没有生存压力,没有污染,热兵器推动战争,市场竞争制造生存压力,奢侈消费制造环境污染,哪一样算文明呢?。

物质不等于生命,科学不等于文明。物质是宇宙普遍存在,生命物质是地球自然的普遍存在,没有文化、没有科学,通过采集、狩猎智人就能够获得生存需要的物质。科学是人们获得物质的工具,既能够满足物质的欲望,又能够滋生物质的贪欲,所以来到科学时代,文化智人财迷心窍了,把科学当成文化的宠儿,肆意妄为无人阻拦。物质是生存的需要,但本身就存在于地球自然之中,没有文化、没有科学,智人生存了三百万年,有了文化、有了科学,没有几百年就发生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危机。“猛虎比绵羊更美丽,但是我们宁愿把它关在笼子里”,科学文化比农耕文化更先进,但必须要戴上人文理性的笼头,不然要害人。

文明是发自本性之善、超越了自然的普世之爱,有两个层面:一是人自己的文明,个人修养仁义道德。一是整个社会的文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文明,是人文精神的崇高理想,是文化进步的方向,文化若与仁义道德唱对台戏,把个人价值、功利竞争凌驾于“天下为公”、和谐互助之上,就失道了,文化智人就没有文明的希望。

(待续)

(0)

相关推荐

  • 人性•人文•文明之原始生存与文化生存

    人是一种不断进化的动物.进化以生存为基础,有两个基本阶段,一个是形态的进化,一个是精神的进化.形态进化自然自在,取决于天地自然环境,取决于生存条件.精神进化主观有为,依赖于以人为本的文化教育和熏陶,生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克制与海纳百川1

    人性·人文·文明之克制与海纳百川1 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海纳百川."和而不同".海纳百川有"海"有"百川","和而不同&quo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二)2

    有个文化现象,有些在西方文化看来是科学的东西,中国文化将其称之为"奇技淫巧",没有得到发展,这可能就与西方式的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华大地诞生的问题有关.答案其实不复杂,科学在物,在文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的善恶意义8.2

    没有精神进化,不可能有文明!精神进化,有人性的自觉,有生命的觉悟,有仁爱的主动.人类要有文明,要有美好的生存远景,必须解放存在于每一个人生命之中的善之欲.知天命.明善恶,扬人性.立礼仪,使人们本能之欲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克制与海纳百川3

    文化生存的高级阶段,物质生活的改善很容易,农耕时代,文化就已经具备了衣食住用行玩的保障能力,但精神生活.情感生活没有得到改善,依然是因物而喜,为利而悲,精神因为我唯争而紧张,情感因得失而苦乐.特别是战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三)1

    七 中国文化是人性之善化成的文化,"上善若水",仁义道德,内涵的所有文化的发明创造和实践运用,都能够"止于至善",发挥维护生存关系之和的文化作用.中国文化是建设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宗旨2

    人文精神的善,野性之争的恶,以生存关系的和与乱为分界,物质利益以及物质实用性文化不是分析善恶,评判人文精神,认识人性实质的依据.文化不是自然,认识和评判文化善恶,必须从文化中走出来,困在文化之中,不知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弃善从恶的文化6

    人性·人文·文明之弃善从恶的文化 生命是有欲望的,欲望有善恶,本能都为生存,恶争夺食物,为己的生存,善关爱弱者,为子代的生存.文化生存时代的智人,欲望从本能升华为了理性,化为了理性意识.文化观念,恶进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五)2

    进入文化生存时代,伤害人.毁灭人的可能性,不再仅仅是天灾了,更可怕的是人祸,是人运用文化自相残杀.你争我夺造成的人祸.农耕文化,这样的争斗是冷兵器的争斗,规模.速度都受到冷兵器的制约,工业化之后,科学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四)1

    十 (黄开泰原创)<西方哲学史·下卷>:"只要民族国家还存在,而且彼此打仗,唯有效率低下能保全人类,缺乏防止战争的任何手段却改进各个国家的战斗素质,是一条通往全球毁灭的道路.&q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明与尊重人9.1

    进化精神是文明的必由之路.人性是善的理性,不同于恶的兽性:仁义是爱的情感,虽源于父母子女血亲之爱,但超越了父母子女血亲之爱,是从孝起源,广被所有人的.发自内心的爱.仁有本能之善的根底,是人性的生命流露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力量之争与生存关系2

    丛林法则从野兽.原始智人到唯物唯利.为我唯争的文化精神,野蛮.冷酷.残忍,善恶的本质没有区别,有变化有区别的是,实现丛林法则的力量,野兽.原始智人是自然力量,野性之争有自然的制约,唯物唯利.为我唯争的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精神的分类1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精神的分类1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百家争鸣的时代,当时社会战乱纷争,诸子百家各种知识,各显其能,争地盘.争霸权.夺财富,"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 ...

  • 人性•人文•文明之重视文化精神2

    个人有个人的生存状况,与个人修养.文化知识.社会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人类整体有整体的生存状况,取决于强势精英们的思想觉悟.人文理性.仁义道德.个人的,社会的,世界的生存状况,皆可概括为善恶两类基本状况 ...

  • 人性•人文•文明之西方文化主导的生存状况4.2

    人性·人文·文明之西方文化主导的生存状况4.2 实用性文化是很有用的文化,但有没有生存价值,取决于文化精神.人文精神主导,实用性文化或改善住,或改善食,或改善衣,或改善行,为人们提供物质保障,生活安宁 ...

  • 人性•人文•文明之物我一元文化生存10.2

    科学为物,商业文化为利,统一到人的生存需要,服从人的生存关系之和,有度.有节才有益.所以的文化都是人的文化,所有的人都是活生生的人,是生命存在的人,文化要有人的统一性,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文化的主体,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精神的分类2

    寺庙有如来.观音等,在一般人心中,能救人脱离苦海,许愿求升官发财:道观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可以助人成仙,以求长命百岁.文化层面,佛.道不帮助人们实现物质欲望,而是帮助人们进化精神,修养道德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本性与理性2

    人性·人文·文明之本性与理性2 现实客观的根据,在生存关系之和,在社会安宁,在仁爱道德,凡是破坏和谐.危害社会安宁.损人利己的事情都是恶.黄赌毒是恶,剥削压榨是恶,坑蒙拐骗是恶,掠夺侵吞是恶,贪污腐败 ...

  • 人性•人文•文明之人的悲哀1

    人性·人文·文明之人的悲哀1 人类最大的需要,根本的利益是什么?人类究竟该追求什么?文化精神究竟该唯物唯利还是以人为本?科学是为人的生存服务,还是贪婪无度,随意发展?是时候好好想想了. 以人为本,生生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五)1

    十二 钱穆说,"若谓中国文化重在人文,西方文化重在讲自然,则人文只在自然中产生,人文亦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人文仍是一自然.天地生下人,赤裸裸的,那叫自然.穿上了衣服,那是自然还是人文呢?又建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欲与精神进化7.2

    人性·人文·文明之欲与精神进化7.2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就已经觉醒了,找到了血流成河的根源--人没有成人,恶之欲嚣张,野性张狂!孔子.孟子总结中华民族过去数千年的文化历史,清醒地认识到了仁义道德的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克制与海纳百川2

    "和"需要克制恶念,克制私欲,节俭生活.为我唯争的文化精神,自我价值的理性观念,自私.野性.贪婪,为了自己更好.更丰富的物质生活,为了扩大经济规模.获取更多的市场利益,物质实用性文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明与尊重人9.2

    活人不同于死人,更不同于实验室里的标本.活人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人都是活着的人,与地球上其它活着的生物一样,是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形式.人只要活着,就有多种多样的生命联系. 活着的生物,通过生命之 ...

  • 人性•人文•文明之仁爱才能文明1

    西方文化讲有偿服务,还要额外小费,中国文化讲举手之劳,还要额外资助.中国文化的心是热的,塑仁义道德,讲人情世故,要关照别人生存:西方文化的心是冷的,讲一份付出一分收获,在商言商,高附加值,利益最大化, ...

  • 人性•人文•文明之仁爱才能文明2

    人性·人文·文明之仁爱才能文明2 仁爱是文明的根基,是精神进化的最高境界.文化智人形态已经进化,但精神进化,脱掉野兽之皮,甩掉猴子尾巴,还任重道远,曲折艰难.进化精神是比形态进化更困难的进化,多变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