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vivo 为何能在国内卖那么好,却不能像华为一样冲出国门?

OPPO 和 VIVO 两家公司在国内手机市场应该是一类特殊的存在:

它们所属公司最初都不是以手机为主营业务;

没有非常大的企业背景,不是什么世界五百强;

相对诺基亚三星等有塞班产品经验的国际厂商而言,涉足智能手机领域的时间都并不长;

但今年它们甚至挤进了全球手机市场份额前五名。

尽管这两家公司热度伴随着争议,但这并不能否认它们在这一领域的取得的成功。然而同时,我们也发现,虽然他们在国内市场表现亮眼,但却并没有像华为那样在海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不禁让许多人感到疑惑。

今天,雷科技(微信ID:leitech)就带你深扒 OV 两厂。

◆  ◆  ◆  ◆  ◆  

先深入扒下 OPPO 和 VIVO 两大品牌发家史

1

品牌历史:都由曾经的步步高集团高层创立

1999 年,步步高集团拆分为三家独立的公司,即步步高视听电子有限公司(前身为步步高 AV 厂,主营 VCD/DVD,是 Audio&Video 的意思,不是你们想的那个)、步步高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前身为步步高电话机厂,主营有绳/无绳电话)以及步步高教育电子产品有限公司(前身为步步高电脑电玩厂,主营电子词典/复读机)。这三家公司除了品牌名称和分销渠道基本保持一致外,在业务上基本没有联系。

2001 年,三家步步高公司在美注册 OPPO 品牌,但由于其部分高层割舍不了“步步高”经典品牌,因此 OPPO 最终归给了当时负责步步高视听业务的陈明永。

2003年,在步步高视听电子公司关闭后,陈明永在当地成立了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初期主营 MP3/MP4 等数字影音设备,直到 2008 年正式推出了 OPPO 手机,2011年推出首款安卓手机 OPPO Find X903,就是小李子代言的那款。

2011 年,由沈炜负责业务的步步高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更名后),成立了智能手机品牌 VIVO。它和 OPPO 明显的不同是,其基因更为纯粹,是专门为智能手机时代而生的一个品牌。在此之前,步步高的功能机使用的是经典品牌,即大家非常熟悉的步步高音乐手机,该品牌曾冠名过 2010 年快乐男声、2009/2011 年快乐女声。

虽然曾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现在的 OPPO 和 VIVO 是两家独立的公司。虽然他们的高层都是源自曾经的步步高集团,但如今也早已分道扬镳很多年了。如果非要说现在两家公司有什么关系,估计也就是竞争对手的关系了。

(图片来源于:clubic)

2

品牌定位:都针对年轻受众群体

OPPO 和 VIVO 这几年打造的品牌形象和文化一直都是年轻化的、流行性的,其推出的产品也都是具备一些更能够吸引年轻群体的 USP(独特性销售主张),启用的品牌/产品代言人也都是拥有年轻粉丝群体的明星。

例如:OPPO 主打影像,因此其推出了旋转摄像头、VOOC 快充等概念;VIVO 主推音质,故其将 Hi-Fi 的概念引入了智能手机行业,将手机与发烧级音乐相结合,由此带动小米、乐视等一批友商更加关注手机音质。

3

产品特点:都突出某一垂直性优势,当然低配高价也算

正如上面所言,针对年轻群体,VIVO 和 OPPO 都在产品中突出了自己的特定优势。此外,这两个品牌的产品都非常专注实用性强的卖点。例如现在的手机屏幕分辨率在不断提升,但是续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OPPO 的 VOOC 闪充技术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白,给手机重度使用患者打了一剂强心针。

与此同时,网友们对这两个品牌大为诟病的原因,主要还是性价比太低。“低配高价”、“国际大厂”这些标签,基本是为这两个品牌量身打造。不过,这也并不妨碍它们蚕食国内手机市场份额。

(图片来源于:meremobil)

◆  ◆  ◆  ◆  ◆  

OPPO 和 VIVO 为什么能在国内市场异军突起?

上面回答了为什么笔者要把这两个品牌放在一起谈,那么这点就是分析这两个品牌为什么能够在国内市场迅速地站起来,甚至在今年第一季度打败苹果,脚踩三星。笔者认为不外乎下面三个原因。

(图片来自于:Strategy Analytics)

1

注重市场调研,深谙用户营销心理

如果要从国产厂商中选出营销最得三星真传的公司,笔者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给 OV 投上一票。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在品牌营销方面 OV 可以说就是中国的“三星”。我们知道,三星每年都要斥资其他厂商 N 倍的预算进行品牌推广,而 OV 在国内市场的投入也并不低。

OV 之所以成功,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其对国内消费市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研究的对象是绝大部分样本(显然硬件发烧友和互联网用户不在此行列),筛选出能够攻破国内消费者心理防线的功能卖点。

洗脑大江南北的“哪里不会点哪里”

反观三星,最近几年对国内市场的研究做的不如 OV 接地气,虽有深入在线视频等新兴渠道,但其广告创意有余,卖点不足。比如 Galaxy 系列,大众起了一个接地气又有逼格的翻译“盖世系列”,三星偏要把官方翻译定为不知所云的“盖乐世”。(手动一脸懵逼)

2

宣传渠道广泛,刷脸频率极高

近几年,国产厂商的宣传渠道之广,令不少国际厂商倍感汗颜。以 OV 为例,其宣传渠道覆盖品牌代言、节目冠名、卖场表演、校园活动、街边广告……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回群众中去”。相比之下,就连份额居首的华为都不如 OV 这般“接地气”。

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

例如品牌代言人方面,OPPO 手机有杨幂、李易峰、鹿晗、TFBoys 等国内人气明星,而 VIVO 更是囊括了崔始源、宋仲基等韩国明星(如果还算上功能机时代的宋慧乔的话)。

谁红找谁代言,跟热点的速度比笔者还快

节目冠名方面,OPPO 和 VIVO 都曾冠名过《快乐大本营》,去年 OPPO 冠名《偶像来了》,VIVO 则冠名《中国好声音》,此外 VIVO 还在多个节目中赞助。

每周六准时被何老师洗脑

可以发现,OV 的宣传渠道非常广泛,但更主要还是走传统的宣传路线。相比互联网手机各种 799/999 而言,OV 并不关注价格战,其销售对象还是传统渠道的受众。这类消费者不关心互联网,但非常在意品牌知名度,且数量庞大,故为 OV 提供了生存空间。

3

讲究价值观营销,不谈硬件不拼性能

OPPO 和 VIVO 两家公司在电视上打广告的时候,有一点和苹果、三星的广告非常像,那就是从来不强调产品的硬件配置,而是注重品牌价值观层面的构建。品牌的魅力其实就在于价值观,这样才能由此产生无形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显然凭借一堆大众消费者不关心的硬件参数是没办法做到的。

因此,OV 至今都没有踏入互联网手机这一领域,也从来不会以跑分论高低,OV 非常注重品牌溢价的积累。它们并不需要靠所谓的“千元神器”走量,因为它们的品牌定位本来就和小米、魅族那些互联网公司不是一卦的。正所谓求同存异,虽然 OV 会利用互联网渠道推广产品,但并不代表它们要走互联网手机路线。

(图片来源于:amanz)

◆  ◆  ◆  ◆  ◆  

为什么 OPPO 和 VIVO 不能像华为一样冲出国门?

说了这么多,OV 国内卖的这么火的原因都说了说,为什么没办法像华为一样把这一套搬到海外去?我们知道,华为也是国产厂商,且盘踞世界五百强多年,在通信等领域拥有突出的技术优势。那么 OV 和华为相比差在了哪里?

1

品牌定位过于狭隘,形象大众但不高端

前面说过了,OV 的定位几乎针对年轻消费群体,也就是说它们的产品受众在年龄区间的覆盖度是相对固定的。而华为的产品显然覆盖了各个年龄段的受众,中老年人(运营商定制机)、商务人士(Mate系列)、性能控/外貌控(P系列)、性价比达人(荣耀)等几乎都有覆盖。

此外,由于 OV 倾向传统营销方式,在到达率较高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其品牌形象受到打折。这点在其他领域同理,诸如《小苹果》、《最炫民族风》这类广场舞神曲普及率高、大众化,但它们绝对不会和高大上牵扯在一起。同时,其过度追求品牌溢价而忽略性价比,也在互联网上导致诸如“厂妹专用”等非议。而这些方面华为就要做得好得多。

2

企业不够成熟,无法承担海外市场风险

虽然 OV 在国内手机市场顺风顺水,但究其而言其企业规模仍然不够大,所以它们暂时无法面对海外市场巨大的风险。如果是亚洲地区的市场还好点,但若是竞争更为激烈的欧美市场,就可能还要面临专利诉讼等问题,非常麻烦。

同时,笔者也认为,OV 或许也暂时并不想开拓海外市场。毕竟与其盲目地在全球每一块市场分一杯羹,还不如在一块市场深耕到极致——就像现在这样,一个国内第二,一个国内第三,大家同宗同源,一起“抢钱”,不是挺好的么?

3

除卖点技术外,无产品关键性技术支持

华为并不是只会爱国营销,它有基带、处理器等多项产品关键技术在手,是目前国产厂商中唯一有能力自研自产移动设备 SoC 的企业,而这些元件对手机产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比之下,OPPO 的 VOOC 快充技术更像是在隔靴搔痒,其在产品上主要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这样的公司,跑到技术公司遍地开花的欧美地区,竞争力实在堪忧。

总而言之,OPPO 和 VIVO 这两家企业暂时还无法像华为那样冲出国门,这个和其品牌定位、技术积淀和产品特点都不无关系。但笔者也不认为,这两家公司是在“敲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因为它们还是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笔者也希望 OV 认识到,与其过于关注国内市场份额,不如发展自身硬实力更为重要。

(封面图来源于:vivo)

·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查看

是黔驴技穷还是锐意创新,黑科技是如何刮到手机屏幕上的?

国际受挫,销量下滑,跌落神坛的小米,未来却一片光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