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观试解题关键环节:确定大逻辑详解
2021届政治备考:主观试题确定大逻辑
NO.1
确定“大逻辑”——是关键
逻辑不清、思路不畅是考生在解答主观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主观题得分偏低的深层次原因。“大逻辑”是“纲”,“小逻辑”是“目”,在组织主观题答案时,明辨答题“大逻辑”,方能有效提高解题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一般来说,可以基于教材的“知识”逻辑、基于设问的“问题”逻辑、基于材料的“事实”逻辑和基于推理的“思维”逻辑。以四种“大逻辑”为切入,引领“小逻辑”,实现主观题精准解答。
政治主观题在命制时往往以现实材料为基础,以问题情境为依托,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等综合能力。这不仅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有系统的掌握,更要求学生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抓住问题的中心,形成正确的层次逻辑关系,全面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但就目前来看,大部分考生缺乏从整体上对答题逻辑的理解,厘不清知识层次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呈现出知识点盲目堆砌、信息分析不全面等问题,导致主观题得分偏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答主观题应首先关注答题逻辑,将关注点从“答案要点”转向“答题逻辑”。答题逻辑分为大逻辑和小逻辑。“大逻辑”是指确定答题要点的组织逻辑,即根据什么来确定答题的各个要点。根据材料和设问呈现的有效信息,大逻辑包括基于教材的“知识”逻辑、基于设问的“问题”逻辑、基于材料的“事实”逻辑以及基于推理的“思维”逻辑。大逻辑决定了答题的切入点和层次,是答题的“纲”。小逻辑是指每个要点自身的组织逻辑,包括用什么原理、支撑的材料、相关的时政、逻辑整理方式等。小逻辑决定了要点内部的演绎分析方式和层次,是答题的“目”。纲举目张,答好主观题,二者缺一不可,尤其是答题“大逻辑”,考生尤为欠缺,亟待提高。那么,应如何确定答题“大逻辑”?
NO.2 如何确定?
近年来,政治主观题倾向“小切口,深挖掘”,通常基于学科中思维含量大、逻辑层次强的核心主干知识设置问题,考查学生调动与运用知识来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此类问题要求考生清晰理解知识脉络,并能根据“知识”逻辑,提取材料关键信息,从“普遍”到“特殊”进行演绎分析,准确再现和迁移。在答题中,考生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层次性决定了演绎分析的深度和层次性。
那么,如何基于教材的“知识”逻辑答题呢?
第一步,知识定位。根据情境或设问要求,揣摩命题者想考我们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综合检索所构建的“知识库”,选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切入点,理清知识脉络,这是分析问题的起点。
第二步,知识选用。以知识要点为线索,按图索骥,通过明确材料关键词和热点问题,寻找与知识要点相对应的有效材料信息,找出两者交叉点。
第三步,知识分析。用材料中的具体信息“置换”知识要点中的抽象信息,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化,从而将理论要点转化成试题答案要点。
NO.3 真题解析
【例题1】2018年全国文综Ⅰ卷第40题(1):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一 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实现了村民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转变;2017年,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
材料二 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
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12分
【解析】联系设问,本题答题大逻辑可确定为基于教材的“知识”逻辑,即基于教材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
设问提示
首先,依据设问提示,本题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知识定位,拓展具体的知识层次确立“知识”逻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知识层次有两个: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②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改革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解放生产力的基本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两个层次的知识构成了分析本题的知识逻辑依据。
结合材料
其次,结合材料,提取试题中对应的关键信息,可以发现本题材料以“农村改革的典型——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为背景,展示了小岗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权分置改革、成立集体资产合作社等改革使得粮食产量、集体收入增加,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富裕的过程。其改革的过程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知识逻辑,形成了交叉点。
基于知识
最后,基于知识原理,结合材料具体说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针对性地利用材料信息,对“小岗村如何坚持改革,获得出路和创新发展”展开具体的演绎分析,即按照“原理表述+材料分析”的逻辑展开三个层次的分析,形成答题小逻辑:
第一层次,表述原理,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层次,分析“改革”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即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解放生产力的基本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三层次,结合材料说明小岗村是如何通过改革生产关系,最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即小岗村进行“大包干”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土地流转,发展集体股份经济,不断破除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弊端,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解放生产力的基本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小岗村进行“大包干”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土地流转,发展集体股份经济,不断破除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弊端,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