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学习打卡12月11日:《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学习打卡说明
各位同学,为了督促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发起了一次学习打卡的活动,一起加入我们的古诗词学习打卡计划,造就一个更美好的自己吧!!
目前100000 人已加入学习打卡计划
注意:7天内一次都没打卡的学员将被移出学习群(7天没有打卡一次证明你不是来学习)
打卡满十天还有机会获得一套中华古诗词课程哦
▼ 1、长按保存打卡图片,
▼ 2、复制下面文字
▼ 3、图片 文字分享到朋友圈并截图到群里完成打卡
1、复制下面文字↓↓↓↓
学习打卡第12月11日
🌹我已报名由著名教授主讲的『古诗词』线上免费讲堂,[拥抱]跟着教授一起,领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古诗词魅力,丰富文学知识!免费名额有限哦,赶紧加入吧![勾引]
2、长按保存打卡图↓↓↓
3操作示范:图片 文字分享到朋友圈,完成打卡
↓↓↓
这首词的开头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一个词的开头,可能有的读者会想起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歌词,叫“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他们都用了一个“淘尽”,那是不是说长江的滚滚波涛,真的是能够把英雄人物给“淘尽”了呢?
当然不是。这里是一个比喻,站在水边,能够使人们联想到时间的流逝,进而想到或者说是发出感慨,感慨人生的短暂。滚滚的长江就好像是时间的长河,一去而不回了。那么在这个漫长的历史岁月之中,曾经出现过许多的英雄人物,他们已经成为陈迹、已经成为历史。
“人道是”,就是说别人说、听别人讲,那意思就是说,这个地方是不是真正的古赤壁的战场还不一定。但根据苏轼他渊博的知识,我们说,他不会不知道这个地方是不是真的赤壁。苏东坡在这里是借这个地方来表达自己的情怀,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已。
“乱石穿空”这是写其形,写岸边的石头高耸入云,直指天空,这就使人们联想到当年的赤壁古战场,那千万条枪直冲着天空,它能够使人们联系当时古战场的那样一种情节。“惊涛拍岸”则是写江水的汹涌,写它的凶猛,“拍岸”则表现出了这种汹涌的浪涛所爆发出来的巨大的声响,既有形,也有声,可以使人们想到当年战场上的战士们的那种呐喊声。“卷起千堆雪”既有其形,也有其色,它可以使人们想象到,当年的古战场上,千万名战士在奔跑、在呐喊。这三句有形,有声,有色,所以它向来是人们所赞美的名句。
这是展示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使人们想象的到,在那个特定的时间里,一时出现了多少的英雄人物。于是,作者的思维也就伸向了遥远的三国古战场。
那么在这些众多的英雄当中,苏轼最仰慕的是哪一位呢?我们明白了,在苏轼的心目中,他最仰慕的是周瑜周公瑾。这也就使我们再回过去看词的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么在苏轼心目当中真正的风流人物是谁,那也应该指的是周公瑾。
那么周公瑾这个英雄的形象是怎样的呢,苏轼究竟羡慕他的什么呢?作者写道:“小乔初嫁了”,这于是就出现了这首词当中一个颇值得人们玩味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小乔是当时著名的美女,嫁给了周瑜。那么作者羡慕的是小乔嫁给周瑜,是周瑜这样的英雄得到了这样一个美人吗?所以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一定要停下来好好地品味品味,为何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中,苏轼要插进小乔初嫁这样的一件事情?我个人认为,作者之所以这样写,他是要表现周瑜的少年得志。英雄美人,这是在苏轼心目当中所羡慕的。
在苏轼的心目中,周瑜的英雄形象,除了小乔初嫁,除了英雄美人之外,还有更加重要的,那就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在写周瑜指挥赤壁大战的那种风采,也许有人要问,“羽扇纶巾”这不是诸葛亮的形象吗,怎么成了周瑜了?我们说作者在这里有意识地表现周瑜作为儒将的风采,是想突出虽然赤壁大战非常的壮阔,也非常的险峻,非常的令人揪心。但是在周瑜这个总指挥那里,是谈笑自若、是胸有成竹。这样来表现周瑜的英雄形象,才正好契合了作者苏轼心目中所希望的那样的一个英雄形象。这就是我们学习这首词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明白的一个地方。
关于“故国神游”这句的主语,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说是苏轼,一种说是周瑜。那我们说谁能够称赤壁这个地方为故国呢?我们再结合“神游”,谁才能够称得上是神游呢,苏轼不就站在这个地方吗?由此我们说,这一句的主语理解为是周瑜可能更好一些。我们可以来想象一下,三国时期赤壁大战时的周瑜,他对于这个赤壁称之为是“故国”,是比较恰当的。他又神游到这个地方来,那是比较恰当的。“多情应笑我”,这是苏轼个人的一种想象,这个时候的周瑜应该笑话我吧,应该嘲笑我吧,“多情应笑我”就是“应笑我多情”的倒装。
我们说周瑜24岁的时候就做了建威中郎将,少年得志,34岁的时候就指挥了赤壁大战,建立了赫赫的功业。而这个时候被贬黄州的苏轼已经47岁了。这一句的背后实际上是表现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因此我们也进一步地理解到,苏轼写《念奴娇·赤壁怀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写作目的,就是他要借周瑜这样一个历史的英雄形象来表达自己报国无门、不得志的这样的心情。
有人说这首词的结尾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情绪,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并不太认可这种观点。我认为作者在这里并不消极,苏轼被贬黄州,心胸更加豁达了。他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是产生于被贬黄州期间,他在思考人生,在思考社会,在思考之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江山永在,江山永存,而人生呢,非常短暂,就像梦一样过去,所以还是举起酒杯,来祭奠一下永恒的江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