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统治200多年,满语为何没占据主流地位,而还是以汉语为主?

众所周知,清朝是满洲人建立的。和很多少数民族一样,满洲人也有自己的语言。因而立国之初,朝堂上当然以满语为官方语言,这体现的是一种政治态度。

很多以清朝初年为背景的电视剧里,满洲权贵们使用的都是汉语,这较起真来其实不符合实际情况。至少在清朝初期,满清权贵内部使用满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

满语最初是从女真语演化而来,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的一支,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了蒙古语的影响,两种语言有不少共通词汇,但无法直接对话。

某些学者认为,阿尔泰语系都源于中国北方,而通古斯语族共有12种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和蒙古。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满语存在已久,满文的历史却并不长。啥意思?意思是有音无字,如果要写文书什么的,还得用汉字或蒙文。直到满洲崛起,才有了满文。

据《满洲实录》记载,159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和噶盖将蒙古文字母借来创制满文。估计是这事儿太难,两人表示反对,但努尔哈赤仍然坚持己见,在蒙古文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满文。

需要指出一点,1599年是万历二十七年,明神宗在位,当时的明朝虽然衰弱,却还是大江南北的统治者,没有亡国的迹象。努尔哈赤在那会儿就想到创制本族文字,可见其雄心。

这种新的文字通行于建州,为后金国的建立有着深远的影响。后来满洲正蓝旗人达海增补12个字头,进一步完善了满文,他也因此开创了清朝文臣授封世职的先河。

有资料显示,清朝前、中期,朝堂上大多使用满文发布诏、诰等正式文件,满文成为奏报、公文、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文字。

顺治、康熙两朝,满文奏折远超过单独的汉文奏折,汉臣们都有满语翻译,或者自家苦学。到雍正时,满汉合璧类奏折居多,单独的满文或单独的汉文都比较少。

不过自乾隆之后,虽然正式的官方文件还是满、蒙、汉三种文字同时抄录,但日常朝堂中,逐渐以汉语为主。到光绪十年,使用满语的人数大约只有四万余人了,之后越来越少。

为何如此?这么说吧,一种语言要想存在并流传,得满足实用功能、政治立场、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要求。

毫无疑问,汉语是世界上词汇量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语言之一,共有汉字90000多个,但只需要掌握3500个字,就能满足生产生活所需。

换言之,只需要懂得汉字中的一小部分,就能完整表达所见、所闻、所感。这是其它语言所不能比拟的,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标准。

打个比方,汉语如同久经考验的超级品牌,满语却是一个地区性的小众品牌,完全不是一个等量级。当小众品牌进入超级品牌的范围,不说垮台,也难以壮大。

说得具体点,中原花花世界里的很多东西,用满语压根无法描述,一是因为词汇量不够,二是因为没有产生的基础。

例如,科举出来的汉臣们很容易就能用汉字写好一首诗词,这是几千年的文化底蕴,用满语怎么写?固然可以写好后翻译过去,但意境已经全然不同了。

再比如,中原各地有特产,过桥米线、菠萝饭、热干面什么的,用满语也很难表达清楚。因为满语或蒙语起源的环境中,就没这些东西,只能用汉语说。

满语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被淘汰也就理所当然。汉语之所以博大精深,是用了几千年时间去发展、增补、完善,很难想像,努尔哈赤时期才研发的满文能取代汉字,这是不可能的。

由于满语是清朝统治者的母语,历代清朝皇帝对其还是持保护态度,自己修习,还要求满洲权贵们也不忘本。但众所周知,一样事物用到了“保护”,通常就代表着稀少或快没了。

清朝后期,随着文化的交融,满清汉化的程度越来越深,很多八旗子弟只会简单的满语名词,难以用满语进行日常交流。至于朝堂上,汉臣更有才干,汉语成为主流。

最主要的是,满汉矛盾并不是晚清统治者最焦头烂额的问题,也就没有必要特意限制汉语的使用,再说也限制不了。

但是,如果认为朝堂上满语用得少会让皇帝轻松点的话,那可就图样图森破了。要知道,汉语包括各地方言,比如粤语、闽南语、客家语等,和外国话也差不多。

历代清帝深受其苦,雍正不得不下了道诏令,不许大臣们在他面前说方言,必须讲官话,不会官话的士子们不许科考,考了也不要,朕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