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很容易就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1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国际交往成了一个国家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国际化的问题。

表面看国际化是建立在国际贸易基础上的,以互通有无的方式体现相对优势。

国外有技术、有资金,我们的劳动力。西方发达国家向我们输出资本和技术,我们向发达国家输出劳动力。这就是相对优势,各有各的优势,达到共赢。

这几年,我们好像有钱了,比如中国人在世界富豪榜上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国家的财力也一年比一年丰裕;也有技术了,比如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方面都走到了世界前列。

显然这里面就很大的文化上的误解。

首先是中国人有一种对体力劳动者的歧视,而美国人没有。

其次是两国人理解文化的视角有所不同。

美国人虽然有全球化的视角,但他们更为保守地守护自己的生活方式;相对中国人则不同,中国人虽然经常以民族视角看世界,但我们却能更开放地接受来自西方的生活方式。

2

这就要回头说说我们这几十年的发展和百年的革命史。

中华百年的革命史的主调是民族崛起,但崛起的方式却是学习西方的文化,从科学技术到思想,直到社会管理理念。这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就更不用说了,打开国门,走出去学习。

所以,我们很容易地接受了西方文化。比如穿西服、牛仔裤,吃肯德基、麦当劳、喝可乐,看美国电影、听西方音乐。好像我们接受外国的东西非常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

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外国的先进,我们的落后。

这种解释很容易被民族主义者说成是崇洋媚外,说成文化不自信。

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反过来,我们现看看西方,在文化上他们到底接受了我们哪些东西。

相比较来说,他们除了知道中国有功夫、有春节、有长城、有熊猫,其他中国文化内涵方面的东西好像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很难接受中国复杂的饮食和传统的礼仪。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西方文化所表达的东西比较简单,而中国文化所表达的东西太复杂。

这就是我们学他们的容易,他学我们的东西难的原因。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把所有的东西都搞得那么复杂呢?也就是我们自己说的博大精深呢?

有人说,中国人聪明,中国人有智慧,中国人文明等等。

其实,这里面深层次的逻辑是维护一个多民族统一大国的政治需要。

统一的大国就需要有复杂的文化架构,通过不同等级的文化架构来保证国家的统一性。

文化本来是多元的,让多元统一是一个不现实的目标,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就要把其中的不同元素加以复杂性的定义,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各种说道儿。

在这种构架下,我们的文化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也是我们感觉西方社会很直白、很简单的原因。

比如,中国人能很容易地去理解哈利·波特,英国人就很难解理哪吒;我们很容易理解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外国人就很难理解《红楼梦》中宝、黛、钗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接受简单的东西容易,而接受复杂的东西太难。

想想,我们现在接受的西方生活方式要比我们接受中国古代生活方式简单得多,所以就容易得多。

可以说,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西方现代科技推动下的简单模式基础上的,并非传统的中国文化。

无论你从情感上接受,还是不接受,这都是事实。

3

这个事实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如果按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说法,文化的改变就是亡天下;而《论语》中说“被发左衽”就已经是天下亡了,我们不知道亡了多少遍了。

事实是我们没有亡,并在逐步地壮大,从近代国际地位上看,中国的进步是世界共识。

在这其中有一个对文明发展的认识问题,就是文明的发展是否是按照一根主脉连续不断的,一直向前发展的。

中国文人写史书的主线是排外,过分地强调了主流汉文明的价值,这就给我们制造了一种错觉,好像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的,从来就没有断过。

其实不然,主流汉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次中断。

南北朝时期就是一次秦汉传统文化的中断,从此我们开始胡化。放弃了宽衣大袖和席地而坐,开始窄衣紧袖、高桌大椅的北方胡人习惯;而元和清两个外族统治的朝代更使传统文化两度中断。我们现在怀念盛唐,是因为在我们身上找不到了大唐时的影子,我们现在更多地保留了元、明、清时留下的文化传统。

就是说,文明的发展从来就不是连续的,不中断的,而在中断的过程中嫁接了更适合发展的元素。

反观现在的欧美文化,它并不是从哪个主流文化一成不变传承下来的,而是从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伊斯兰,也包括中国文化中演变、嫁接而来的,所以欧洲的现代文明并非是一种文明传承的产物,而是多种文明的亚种。

这种演变非常符合大自然物种的演化,一个物种不经过杂交、嫁接就会失去生命力,最终消亡。

现代欧洲文明是古希腊的哲学(包括数学和科学)、罗马的法律、古埃及和伊斯兰的农业和贸易相综合的产物。

那么,有人会说,有中国啥事儿呢?

因为欧洲现代文明的形成是建立在中国的印刷术和造纸术通过伊斯兰文明的扩张才传到欧洲基础上的,没有这两项技术,就不可能有欧洲现代科技和人文的发展,或者说会使欧洲在黑暗时代多徘徊很多年。

而欧洲的小国不需要架构一套像中国那样的复杂体系,所以才形成了今天越来越接近于简单化的工业、商业文明。

这里要说一下伊斯兰文明,伊斯兰文明在农业、数学、法典上早于、优于中华文明,但伊斯兰文明的强大优势让它更排外,正是这种长期的优势让它拒绝接受外来文明,从而走向衰败,因为不承认衰败而走向极端化。

4

从明末开始,中国一大数分的思想家就开始反思中国文华,直到五四运动,中华民族对强大的传统文化进行了自我否定。

这种否定非常彻底,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太强大,没办法实现改良性的转型,只有先全盘否定。

可以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传统中国文化进行了一次自宫式的强制嫁接。所以就留下了很多后遗症,中国人一直在传统与现代、荣耀与屈辱中纠结。

改革开放后,当我们走出去的时候,现实主义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接受了更简单的西方文化,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这个事实现在好多人不承认,这个事实给我们带来的是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就是我们站在了欧洲科技文明的基础上,拿过来就用了,并在人口相对优势、大市场优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互联网技术就是后发优势的最好体现。

但现在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说必然也是中华文明天生的包容性带来的,并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

包容是什么?包容既包括理解别人,也包括改变自己。

不能强大了,就只想改变别人,不改变自己。

现在是,这种拒绝改变自我之风越来越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