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脑里的两套操作系统
1
先讲两个故事。
澎湃新闻报道:
宁波有四个闺蜜,一起吃完火锅后又约了其他三个朋友去KTV唱歌。等到买单的时候,四人因抢着买单引发冲突,推搡扇耳光割腕,还有一人情绪失控跳入池塘溺亡。
因抢着买单打起来的事我见过,记忆里是两个东北朋友,最后店家烦了,把我们赶走了。
第二天,两个人还很占便宜地和我说,白吃白喝了一顿。
我说,你俩是演的吧?
他俩就笑,说,真不是,喝多了。
宁波这四个闺蜜中,三大大学生,一个打工妹。吃完火锅之后不尽兴,约了三个男生去唱K。唱完K之后,打工妹要去买单,其中两个和她最好的大学生不让,三个人就争吵。
这种争吵不少见,我在广东也见过两个中年妇女因抢着买单争吵。
一方认为,是为对方考虑,觉得对方经济条件不好、没钱。
而另一方呢?因为没钱而自卑,把事就想偏了,认为对方是看不起她,伤了自尊。
中国有句俗语,当着矬子别说短话。
争吵之中打工妹火往上撞,出手打了一位女大学生一耳光。另一个抢着买单的女大学生不让了,过来推搡打工妹,并摔碎了一只啤酒瓶子,意思是你真不知好歹。
场面发展到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谁对谁好的问题了,变成了谁知不知好歹的人品问题、谁看不看得起谁的尊严问题了。
不是来了四个闺蜜吗?抢着买单时出场了仨,因为另一个醉了,在沙发上倒着。
听到大家争吵、摔打,这位女大学生醒了,顺手便捡起一块玻璃碎片,大声说:“你们要是再吵,我就割腕了!”
在那种混乱的场合,她的话并没有引起其他三人的注意。好没存在感,一来劲,真割腕了,鲜血四溅。
抢着买单的两个女大学生一见不好,马上送她去医院。
救完了割腕的,她俩发现抢着买单位的打工妹不见了,找到之后,打工妹的情绪并没有因为有一个割腕而冷静。最后,跳进了公园的池塘,因为水比较深,身亡了。
早上看到这条新闻很震惊,四个花季少女上演了一出无厘头的悲剧,那三个大学生将如何面对以后的人生之路。
一般讲,这就是醉酒,酒精让人失去了理智。其实,没有酒精的作用的人也很难保持时时刻刻都有理智。
2
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动物呢?
平时我们很少或根本就不会想这个问题。
因为我们高傲地认为人不是动物,人不会向动物一样为了生存失去理智和情感。
人的大脑里预装了两套操作系统,一套叫逻辑系统,别一套叫情绪系统。
逻辑系统很好理解,它主要负责我们对常识的判断和数字的计算。
比如,买东西要花钱,这是判断,花多少钱更划算,这是计算;没吃饭就会饿,这是判断,现在手里的钱还能花多少天,这是计算;跳楼就会死,跳平房不一定会死也是一样。
但情绪系统就没那么简单了。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高兴,会高兴到什么程度;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飙,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有时候,我们不饿也会疯狂地吃东西,没钱的时候也要装大款。这都是情绪系统控制的结果。
所以,人的情绪系统是一套非常不靠谱的系统。它有的时候有让我们死机,有的时候还会自动给我们开外挂。但就是这么一套不靠谱的系统却预装在了我们的大脑里。
如果说,这两系统能相互兼容,并以互补式运行那还挺好。
问题是,这两套系统并不兼容,就像你没办法在安卓系统里装苹果应用一样。我们在运行一个系统的时候,另一个系统就要让它处于关闭状态。
比如,逻辑系统会告诉我们,饿了吃两馒头就足够了。如果你不开启情绪系统,只运行逻辑系统的时候,你会数计,一个半也就差不多了,留半个,下顿买一个就好了。
但是,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因为某种原因,比如馒头太好吃、别人都吃三个等等,逻辑系统关闭系统,情绪系统启动——多吃一个也无妨。
逻辑系统精于理性的克制和数计,情绪系统精于满足和表现。
3
我们说一个人的智商高,就是说他善于克制和数计,是逻辑系统长期处于开启状态;我们说一个人情商高,就是他善于满足和表现自我,是情绪系统长期处于开启状态。
逻辑系统长期处于开启状态的人表现的是精明,但会冷漠和小气。
情绪系统长期处于开启状态的人表现的是随和、热情而大方。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我们都会把自己定义成一个精明而理性的人,而我们却更喜欢别人都是随和、热情而大方的人。
也就是说,我们喜欢自己的逻辑系统总是处于开启状态,而别人的情绪系统总处于开启状态。
我们把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叫一厢情愿。
在这两个系统中,情绪系统占用了我们大量的内存,因为外界的刺激,包括颜色、声音、温度,首先对情绪系统起作用,所以情绪系统启动速度比较快。而逻辑系统的运行需要加载很多程序和数据,才能对外界刺激起作用,所以逻辑系统启动比较慢。
也就是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常常是受情绪系统控制,是非理性的逻辑系统,但我们并不知道。
逻辑系统又依赖数据的积累,所以,年轻人的理性控制能力就不强,也就是第一个故事里表现出的极端现象。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因为受外界刺激的承受力增强,情绪系统就会表现得不那么敏感,大量的数据积累让逻辑系统的功能变得强大,也就是第二故事里表现的极端现象。
能看出,这两个系统都是我们需要的,不能单一依赖哪一个。
那么,一个人怎么才算成熟呢?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智商情商都高的人。
这样的人并不是哪个系统发达,而是他能频繁地切换这两套系统,谁切换的频率越快,谁就越成熟,谁就越不容易犯错。
这两套系统的成熟程度和切换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能让逻辑系统走向成熟的除了时间之外,还有科学。所以,小学的数学学习并不是为了数学知识的积累,重点是逻辑思维训练。
能让情绪系统走向成熟、或者叫可控的是艺术。让孩子学习艺术的目的不是当艺术家,而是通过艺术训练增加孩子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剔除情绪系统中的杂刺儿,让这个系统能处于一种正常的运行状态,不至于动不动就死机或乱开外挂。
情绪这套系统非常难控制,其实想控制就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实际的作法是,当你意识到这个系统已经开启的时候,就要想到切换。切换的方法也很简单——想一下划不划算,是不是占便宜。不划算,不占便宜就立刻关闭。其实,你只要这么想的时候它已经关闭了,逻辑系统已经开启了。
最简单的例子,突然你就生气了,不管什么原因。生气对你自己划算吗?能占到便宜吗?所以,任何生气都是没有必要的。这样想了逻辑系统就开启了。
当然,也不能总开启这种模式,那就没人性了。当你觉得自己划算的时候,还是要关爱一下别人,想一下别人划不划算。这就是出于情感的,是开启情绪系统。
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反复切换。
总之,我们要有这两套系统在大脑里存在的意识,并知道只能有一个开,一个关,要随时想着提高切换的频率。
对孩子的教育提出的要求就是,既要让孩子热爱科学,也要让他热爱艺术。这两点我们的学校教育都做不到,需要家长有意识地给孩子营造接触环境,首先家长要装成一个爱科学,也爱艺术的人。也许你装着装着还就真热爱了。
谁都知道爱因斯坦是世界顶级科学家,但爱因斯坦的理想是当一个音乐家,六岁就拉小提琴。虽然到老了他拉得还是很难听,但他一直热爱。
在人的大脑里这两个系统是不兼容的,但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