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领导者那些似是而非的“国学”和“效应...

中企领导者那些似是而非的“国学”和“效应”

1、不慈掌兵,贼也;不义主财,盗也

有种常见的说法:“慈不掌兵,义不主财”,被很多中企领导作为对员工苛刻的依据。这句话是中国的古谚语,但古谚语就都是对的吗?

比如紧跟在这句谚语后面的就是“善不为官”,讲的是当官不能善良,要足够奸诈才行,是不是也该奉行呢?还有“见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莫管,无事早归。”,这种典型的小市民明哲保身的论调,难道希望我们的员工都要这样吗?另外,古文还有“女子无才便是德”呢,这些典型的糟粕都要拿来奉行吗?

而且,对“慈不掌兵,义不主财”这句话,古文里同样有尖锐的批评,比如:不慈掌兵,贼也;不义主财,盗也。是说只有盗贼才秉承这样的信条,那企业遵循这个信条又将如何呢?

2、鲶鱼效应

还有很多中企领导者非常喜欢“鲶鱼效应”,认为员工在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恐惧时,会激发出超凡的能量,并以此作为给员工施加压力、创造危机感的理论依据。

鲶鱼效应本身并没有问题,但那针对的是纯粹的动物性层面的反应,用于经济学领域或许可以,如果用在组织管理,面对人性的时候,这个效应不但不适用,还会适得其反。

中企把“鲶鱼效应”应用于组织管理,依然凭借的是不靠谱的直觉,和一些生拉硬套、似是而非的案例,因为科学的专业研究结论完全不是这样的。

心理学和生物学都表明,人在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恐惧时,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时候,人会暴躁易怒,攻击性增强,同时头脑的思维能力下降,而且长期处于这种状态,身体也会出现多种疾病。

总体来说,这种状态下,员工的人品素质和业务能力是不升反降的,而且降低的幅度与压力和恐惧的程度是成正比的。而现代管理学则是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规范的外企普遍不采用这类方法。

所以,所谓释放出超凡的能量,不过是一些中企领导者天真无知的一厢情愿而已,个例或许存在,但比例一定是极低的。而且能量的释放对象,大多不会是工作,而是施加压力的企业和领导者。因为压迫来自哪里,反抗就这针对哪里。

国学也好,效应也罢,并不是问题的根源。因为国学有那么多精华,为什么偏偏钟爱一个盗贼逻辑的“慈不掌兵”?那么多心理学和行为学的效应,为什么偏偏选择不适合人性的“鲶鱼效应”?

之所以如此,无非是中企领导者对组织管理无知,对人性的认知低维原始,内心的想法上不得台面见不得光,于是拉来这些不靠谱的观念遮羞、撑门面而已。

#组织管理##鲶鱼效应##慈不掌兵##慈不掌兵,情不立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