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拍照,能干掉单反吗?

小雷作为一名“摄影老法师”,经常被朋友问道“现在买哪一款单反好?

这些朋友幻想着自己拿着长枪短炮的样子,拍摄一张张摄人心魂的照片,Po上朋友圈等着“赞我赞我赞我!”

以前的小雷都会BlaBlaBla问一大串她的常用使用场景、需要、预算...然后再良心推荐几款合适的单反。

现在的小雷一般不会推荐买单反or微单了,直接推荐用手机或者换旗舰手机。

这时肯定有些老法师跳脚了,"手机怎么比得上单反“,“肯定被‘手机拍照秒杀单反’理论洗脑了”。

诶先别急,今天小雷的手机摄影课堂就讲一下手机拍照究竟能不能秒杀单反

 底大一级压死人?

平常我们说的“底”,就是 COMS、传感器。传统单反与手机相机最大的差距在于传感器面积的大小。单反传感器体积可以做大非常大,而手机体积也有限,可以塞进传感器的面积就会小很多。

这两者的差别小雷做了张图给大家直观感受一下。

虽然现在旗舰手机的传感器已经大很多了,比如华为的P30 Pro的主镜头尺寸为1/1.7,已经和一些卡片机的传感器面积一样了。

但是和民用的中画幅、全画幅相机,甚至是APS-C、M43画幅相机的传感器相比,两者的差别是巨大的,相差十倍甚至几十倍。

传感器面积大,进光量和通光量就越大,画质就越好

这就好比一个画面映射在一个火柴盒和指甲盖,哪个画面会更清晰?

单反传感器面积大的逆天优势,加上成熟的可更换镜头群,换句话说就是上帝不但没关你的那扇门,还再打开一扇窗?

所以单从光学成像素质来说,专业单反的成像还是吊打手机几条gai的。

 手机能否逆风翻盘?

先天不足,后天来补。手机厂商在研究如何突破传感器小这个瓶颈,在手机塞进面积越来越大的传感器的同时,其他方面的优化也没落下。

相机 AI 算法,这两年炒的大热的话题。手机相机 AI 算法一方面是基于硬件底层的支持,另一方面对大数据的智能运用,手机通过学习大量优秀图片的场景应用然后匹配最合适的处理方案。

对于我们的直观感受就是,夜景更亮,食物颜色更饱和,人也变得更美了。

多镜头结构,前天说到现在手机配备了多个焦距镜头,比如长焦端、超广角端,弥补了之前手机单定焦广角镜头而造成的景深大、焦距少、适用范围小等问题。

有长焦端,我们可以有更好的人像效果,或者无损变焦拍摄远景。广角端则可以拍风景照,或者帮你女朋友拍大长腿也可以。

“丧心病狂”的手机厂商在今年的一些旗舰手机还加入tof 摄像头,作用就是通过 3D 成像得到整幅图像的深度信息。

这就在体现在照片的虚化上了,搭载 tof 镜头的手机能获取更加精准的景深信息,成像更有层次感和更加自然过渡效果,焦外的光斑更加自然。

据说新一代 iPhone 摄像头设计成“浴霸”也是为了加入 tof 摄像头,不知道能否成为手机圈的下一个风口呢?

硬件上的努力看到了,软件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内置的图片编辑功能以及各种修图App多到你眼花,美颜的、调整的、滤镜的、加字体的......

比如小雷手上的 Redmi K20 Pro 升级到最新固件后,在自带相册里已经支持“换天”功能了。

用单反拍完照再传到电脑或手机修图,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这个过程现在已经显得太繁琐了。在易用性和便携性来说,手机掰回一局。

小雷总结,如果在如今的技术层面,传感器的大小决定手机的成像远远不及专业单反的。专业领域,你大佬还是你大佬。

然而对普通大众更重要的还是便利快捷性,不管是Ai、多摄的加持让直接成像更加出彩,减少了后期学期成本,还是一站式的拍摄修图分享。

手机便于携带、易于分享,没有让人想中途劝退的操作和参数,还算不错的成像,对于大众来说,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秒了单反

但不管用的是单反还是手机,器材是次要的,最重要还是摄影的那颗脑。

要想练成那颗脑啊,跟着小雷学就行了~

单反党或手机党都戳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