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混搭的武汉
我不是第一次来武汉了,但是除了大还是找不到它的特点。借这次讲学的机会加深了认识,可以写写它了。被誉为“九省通衢”的大武汉可谓大俗大雅,南来北往、水陆交通的武汉三镇,夹杂着多种文化,由此我想到用一个词“混搭”来描述它,当否?请教各位看官。
武汉多江河湖泊,东湖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也是最大的楚文化游览中心。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六个游览区,即听涛区、磨山区、珞洪区、落雁区、吹笛区以及还未完全建成的白马区。33平方公里的水域浩瀚,12个大小湖泊,120多个岛渚星罗棋布。登磨山,上楚天台可观东湖全景,欣赏编钟乐舞表演;参观楚才园,欣赏各类楚文化题材的雕塑,感受楚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喜欢用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东西来勾勒一个城市的轮廓,那么,武汉有那三张城市名片最为人所熟知并称道的呢?首推自然是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黄鹤楼,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因此黄鹤楼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因而成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第二张城市名牌恐怕要推武汉的热干面,它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北方炸酱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热干面是武汉最著名的食物之一,是武汉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成为他们心目中在全国的小吃代表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武汉食物代表。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色泽黄而油润,滋味鲜美。拌以香油、麻酱、虾米、五香酱菜等配料,更具特色。
前两张名片人们有广泛的共识,但第三张名片就众说纷纭了,户部巷?武大樱花?还是江汉路?户部巷位于武昌自由路,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华的早点摊群20年经久不衰。武汉人把用早点称为“过早”。这最初来自了清代的一首《汉口竹子枝词》。后在别的城市被敷衍甚至忽略的早餐,被武汉人随意而隆重的提升“过年”般“过”的位置。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就是武汉最有名的“早点一条巷”。不过,户部巷的夜市实在不敢恭维,小吃店门口摆卖服装,使得原本狭窄的街道变得更难行走。倒是附近的昙华林有几分文艺气息。
可惜由于行程匆忙,我只能在朋友的带领下夜访户部巷。同时正值樱花盛开的时节,我也夜袭武大。1982年,为纪念中日友好10周年,日本友协和日本西阵织株式会社又赠送武大100株垂枝樱苗。现今武大校园各处的樱花树苗,除园林工人自行培育的之外,大多都来自于此。近年来,随着网络传播,武大因樱花而扬名,樱花因武大而增色。随着武广高铁的开通,来自广东赏樱的游客也不少。然,武大樱花炒作的成分还是多了一点。
我更喜欢位于汉口的江汉路,这个清末英租界的“洋街”不仅武汉最洋气的地方之一,而且更让我们见证历史。1861年,英国政府根据《中英天津条约》第10款,迫使清政府将镇江、九江、汉口辟为对外贸易口岸,并分设海关。汉口海关——江汉关于1861年11月成立。1924年1月21日落成的江汉关大楼无论从外观还是建筑质量,都堪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它是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也是中国从闭关走向开放的载体。它是汉口开埠的见证人,也是武汉沧桑历史的纪念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热干面的背后是神户牛排,时装品牌店门前小姑娘叫卖。武汉可以很洋,也可以很土,大雅与大俗,历史与现代都混杂其中。武汉的第三张城市名片,您会选择哪一个?或许您有更好的推荐?另,武汉的堵车也是一绝,衷心祝愿大武汉这个大工地能够早日蜕变成一个新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