趺阳和趺阳脉

现在一般认为,趺阳脉是指冲阳脉,位在足背胫前动脉搏动处。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趺阳脉这个词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脉经》中多次出现。

刘完素的《伤寒直格》 [金] (公元1127年—1279年)

[卷上 论脉] 趺阳脉

趺阳脉者,胃土之脉也。趺阳脉迟而缓者,胃气如经也。 动在足趺阳之经,故曰趺阳。一曰冲阳者,阳明所过之原,过者,冲也。 如经,如本经之常脉。 滑为胃实,紧为脾强。浮而滑者,浮为胃虚,滑则为哕。浮而鼻中燥者,必衄也。沉为胃实(上本下故也),数为消谷(胃热故也),紧则难治。盖四时五脏皆以胃气为本, 紧燥盛而土湿气衰,故曰难治。浮而大者,气实血虚也(气为阳、血为阴故也)。浮而涩者, 胃虚下利也(去液故涩)。伏而涩者,伏则吐逆,水谷不化(内湿故也),涩则气不下食,脉不出则身冷肤硬。

上面这段内容是刘完素所著,后世也因此认定趺阳脉即冲阳脉。

《伤寒论》: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您真的知道趺阳是指什么吗,趺阳脉在哪儿吗?现在的中医真的是以妄为常,迟早要亡。

不知病理,故而不知趺阳,也必不懂伤寒,知病理则必知趺阳。

桂林本伤寒论:

师曰:人迎脉大,趺阳脉小,其常也;假令人迎趺阳平等为逆;人迎负趺阳为大逆;所以然者,胃气上升动在人迎,胃气下降动在趺阳,上升力强故曰大,下降力弱故曰小,反此为逆,大逆则死。

不谦真人注:所谓桂林本伤寒论是后人伪书,其不懂趺阳脉之意,故而伪造“人迎脉大,趺阳脉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