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最美的词,少年可用来表白,中年可用来自勉,老年用来回忆

从沙场下来的辛弃疾放下了长剑,拿起了笔,从那一刻起宋代词坛迎来了词中之龙。辛弃疾用平生600多首词作,在文坛刮起了一股强劲豪放之风。哪怕是800年后的今天,再读“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名句,依稀间我们仍能看到那个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似乎那个闯入几万人敌营的少年一直都不曾离我们而去。

但若只凭豪放词,辛弃疾还不能算是顶级的词作,他的婉约词一样精彩。当他写起婉约词来,一出手便写成了无人能模仿的经典《青玉案。元夕》。这是辛弃疾平生最美的一首词,全词写得朦胧绮丽、如梦如幻,少年可以用来表白,中年可用来自勉,老年则可用来回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35岁左右,当时怀着一腔抱负的他面对的却是不思进取的南宋朝廷,梦想的无法实现、对现实的不满、对未来的迷茫,让他在这一年的元宵节写下了这首词。因为写得太过朦胧,所以每个人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每个年龄段也能有不同的感触。

少年时读它,这会是一首可以用来表白的爱情词。词的上片写元宵节热闹的场景:东风吹散着繁花,烟火中它们如雨般飘落。车马满路,凤箫回响,明月西斜,龙灯飞舞,好一个热闹的夜。词的下片抒情:就在这人群中,戴着雪柳金缕的你,笑眼盈盈地走在人群中,我在人群中千百回地寻着你,却不想一回头,你就在那灯火阑珊处。只是这最后一句,就是绝美的表白。

中年时读它,这会是一首可以用来自勉的诗。人到中年正是辛弃疾一样,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骨感交织着,让自己越来越迷茫。在热闹的人群中,在车水马龙中,在看似繁花似锦的街道中,为了生活我们离曾经渴望成为的那个自己越来越远。我们寻觅着,追寻着,最终我们总会在灯火阑珊中寻回初心,看见许久不见的那个自己。这个时候所有的迷茫都会一扫而空,我们将收拾心情,朝梦想重新出发。

老年时读它,这会是一首可以坐在摇椅上慢慢回忆的诗。年少时的渴望的爱情,中年时迷茫,一幕幕都在这首词中。那些过往的熙熙攘攘,不论灯火阑珊中曾是心仪姑娘,还是迷失中的自己,到最后都化为了平静。这就是人生。

辛弃疾这首词,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它好在哪里,但就是越读越美。颇有意思的是,这首词就像打上了防伪标签似的,在模仿借鉴成风的词坛居然无人模仿。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这首词评为人生三境的最高境界,并称“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或许这正是其它小词人无法模仿的原因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