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你,是因为你喜欢我:但这两种人,不适合“互换喜欢”理论

人际交往跟“回音谷”的效果一样,你向对方发出什么样的呼声,对方自然传回什么样的回音。

你关心别人,尊重别人的存在和需要,必定会得到同样的爱护与尊重。

同理,你对待他人冷淡和无礼,也将遭受到对方相同的恶劣对待。

如孟子所说一般:“恶声至,必反之。”

“互换喜欢”理论

我们翻阅各类关于指导人们去拓展人际关系的书籍,都会看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关心你的朋友。

关心朋友则需要用行动和言语来表达你的关心,往往“爱你在心口难开”的含蓄表达方式,很容易引起误解和无谓的猜忌。

既如此,还不如“爱你在心口常开”,时刻传达心底的真挚关怀。

当你展现出自己对于朋友的关心时,那么就会收获到相对应的回报。

“我喜欢你,是因为你喜欢我”,这是非常典型的人际交往法则。

我们都会倾向于和那些对自己表示好感的人结交朋友,社会心理学家称这种情况为“互换喜欢”原理。

当别人对自己表达好感、关心时,我们会有一种被赏识的感觉。

无论是自尊心还是自豪感都会顿时得到明显提高,于是我们就会抱着“相见恨晚”的心情,向对方回报热诚,表现出自己喜欢的态度。

也是基于此,我们在进行人际交往、人脉拓展的时候,都会以“互换喜欢”为理论的基础,多向别人表示赞赏和倾心,借此来赢得同等的回应。

理论上来说“互换喜欢”理论在人际交往方面是无往不利的。

但对于有两种例外情况的人来说,不仅不适合这种理论,更有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第一种:自尊心极低的人

对于有些自尊心极低的人来说,你如果对他们表示好感,反会被怀疑是心存讽刺,因而换来怨恨和不满。

这是因为他们自尊心极低,所以对于自我的认知是很差的,他们根本就不喜欢或者不欣赏,甚至看不起自己。

因此他们根本不会相信你是真心在喜欢他们、关心他们,或者赞赏他们。

在他们眼里,你的称赞无疑等同于是在嘲笑和反讽。

这种情况下的喜欢或者关怀,会换来跟想要结果完全相反的结果。

自卑是导致自尊心下降的核心原因,这类人算是比较悲剧的。

在面对这种人的时候,我们尽量不要采用“互换喜欢”的理论或者依据,反而要从“换位思考”开始逐渐引导。

真正的关心,有时候可以用更适合对方的方法来体现,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先使其自尊心逐渐恢复,再适当赞美。

自尊心极低的人,虽然不轻易认同他人的喜欢,但一旦把你当了朋友,那么就是可以“两肋插刀”的真心朋友关系。

第二种:喜欢腹黑的人

我们身边不乏很多喜欢腹黑的人,他们会对身边任何美好的事物产生质疑。

当你对其表达出好感、喜欢和赞赏时,他会怀疑你图谋不轨。

而要是对方还稍微有点权力、资产或者地位,当你向他们表示好感时,他们会认为你是故意逢迎或者拍马屁。

在面对喜欢腹黑的人时,“互换喜欢”就会变得很难,甚至几乎不太可能。

最终你的好感,不仅得不到同等的回应,反而可能还会被冠以“溜须拍马”的帽子,得不偿失。

有些人可能因为职位、地位的原因,虽然有高度的自尊心,但因为环境的竞争压力,从而习惯于怀疑别人的动机和企图。

遇到下属的倾慕,他们会抗拒,面对亲朋的热情,他们会怀疑,甚至跟朋友一起聊天,都会猜测对方话中的含义。

他们会怀疑所有对其表达好感的人都只是曲意奉承,不值得自己接受及回报。

这类人活得其实是很小心翼翼的,也很累。在他们的圈子中,几乎很少会有几个真心朋友,所以他们也是可悲的。

以上提到的两种人,在我们生活中是极其常见的。

要是你遇到有这两种例外,那么就要尽可能减少对其进行好感、赞赏或者关心的直接表达,以免适得其反。

只要避开这两种特殊的情况,“互换喜欢”的作用几乎是通用的,是可以帮助我们在结交朋友时获得更好的回报。

选择适当的言辞向他人倾吐欣赏之情,必然可以收到一定的喜欢回应。

就像“回音谷”效果一样。

恰如俗话所说: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毁我一粟,我夺人三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