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丨员工执行力不足?这4个方法,让员工干劲十足
职场江湖有问题,大侠知阳来救急。
文丨知阳
当我们明确了清晰的目标,也找到改变员工执行力差的关键行为之后,接下来就要面对一个作为管理者最为头痛的问题:如何让员工积极执行?
实际上,所有员工在执行力方面的力量,都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的驱动力:
1、我有没有能力?
2、我有没有动力?
动力和能力构成了执行力的两大基本驱动力。
能力,主要来自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的积累,还有管理者的培训指导等。(我能不能做到?)
动力,主要来自员工对于行动的价值判断后得出的结果。(这样做是否值得?)
“打开改变员工执行力差的钥匙,就是掌握员工的驱动力。”
本篇文章,主要详细分析用哪四个方法,来提高员工的个人动力:
核心:员工是不是喜欢这样做?——个人动力
这是非常重要的驱动力来源,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员工在执行的过程中是享受的?还是难受的?”
大多数情况下,员工对于之前的执行行为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习惯了。突然管理者要推动一种新的执行行为(关键行为改变)时,员工会感到不适应,在执行时就会感到难受。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让员工心甘情愿地去做他们不习惯或者不愿意的事情呢?我们又该如何才能让员工从讨厌变为喜欢呢?
1、主动选择
举例:深圳有个互联网大厂,五点半正常下班,但是六点半有公司班车。没有人用制度来规定你必须加班,但是为了不挤公交挤地铁,很多人都会主动选择加班一个小时。
员工之所以要主动选择加班,是因为他们更愿意坐公司一人一座的班车。要是有谁阻止我加班,我还会跟你急。
当按时下班和加班一个小时后可以不挤公交之间要做出选择时,很多人都会选择加班。
因为挤公交的痛苦,大于按时下班的快乐。
而往往逃避痛苦的动力,将远远大于追求快乐的动力。
当你不再强迫他人接受你的选择时,你就能赢得最强大的行为动力:心甘情愿。
所以,要让员工主动选择并热衷于不喜欢的行为,前提一定是他们必须自己做出选择,在心理上就能坦然接受。
附图:调侃华为加班文化,跟本文无关
2、创造体验
员工之所以经常做出错误的选择,就是因为他们喜欢错误行为带来的短期利益,忽略了正确行为带来的长期利益。
而要帮助员工了解、感受并接受他们主动选择带来的长期利益,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亲自尝试和体验。
有句话叫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观察和体验所带来的收获远远超过遵规守纪带来的收获。
刚刚提到,逃避痛苦的动力,将大于追求快乐的动力。
所以,与其让员工去体验长期的利益(追求快乐),还不如让他们感受错误行为导致的后果(逃避痛苦)。从而让员工主动选择与痛苦后果相反的正确行为。
举例:为了让工厂积极推动安全生产活动,常规情况下我们都会用警告、规定和奖励措施来要求员工安全操作。但是,如果我们组织员工到一位因公受伤的同事家中,给同事做义工,帮助同事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那么他们就能切身体会到“忽略安全生产而带来的惨痛教训”。
前一种做法,一方面是用制度或者指令来要求员工执行。这并没有员工任何选择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奖励来鼓励员工安全操作,给了他们选择,但却只是加大了员工“追求快乐”的动力而已。
而后一种做法,却能够让员工体验到“错误行为带来的后果”。从而让员工主动选择正确的安全生产行为。以“逃避”痛苦。
在错误行为造成的后果面前(逃避痛苦的动力),公司为了鼓励员工而给出的奖励(追求快乐的动力),已经微不足道了。
3、用故事打动人心
在创造体验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让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实际的后果。因为往往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和资源,带所有人都去做实际体验。
所以我们会利用“标杆效应”,让一部分接受过亲身体验的人,来带动其他没有体验过的员工。
但是那些没有直接体验的员工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会有所懈怠,再次回到原点时又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故事来打动人心了。
擅长讲故事,是作为管理者的必备能力之一。
事实上,讲故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间接体验的一种方法。而擅长讲故事的管理者,会让员工在懈怠的时候,能够短时间“深有体会”的感觉。
虽然这种“短时间”的促进还不够,但是结合其他的方法一起使用,讲故事也能成为带动员工动力的重要工具。
举例:很多公司都会定期进行动员大会,在大会上会让优秀的员工上台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一般情况下,普通的公司员工分享板块,都是员工随便讲几句。而优秀的公司,都会把员工的分享发言进行审核、修改并演练。
既然是动员大会,那么目的肯定就是要让员工能够更加积极工作。
除了其他的环节,员工分享环节本质上就是“讲故事”。
普通公司的做法,是让优秀员工上台“走过场”,以兹鼓励。
而优秀公司的做法,是借着这个好机会,让优秀员工“讲故事”,从而达到提升员工动力的目的。
优秀员工的“真实”故事,有情节、有经验、有数据、有方法、有结果、有对比、有表率,就能够有效提高和带动员工的执行动力。
这虽然不是管理者亲自在讲,但却是管理者擅长利用“讲故事”的妙招,来给员工创造间接体验。
回想一下,我们是不是常常听了或者看了马云的创业经历后动力十足?恨不得马上就要开始创业?褚时健的人生故事,是不是激励着我们每一个正在奋斗的职场人?这就是马云和褚时健的故事,打动了我们的心,带动了我们的动力。
再回想一下,那些大咖企业家,是不是都擅长“讲故事”?
4、把任务变成游戏
如果我们在尝试了前面所有的方法,都还是不能有效提升员工的动力时。还有一种方式来让员工把讨厌的事情变成喜欢的活动。
心理学上有一种观点,叫做“基本归因错误”。这种观点认为,人们之所以具备特定的言行,是因为他们喜欢这样做。
每一份工作都蕴含着乐趣,找到了乐趣,工作就会变得快乐轻松,从而把任务变成一种游戏。
在生活中你会发现,刺激个人动力的力量并不是活动本身,而是在于这个人为自己设定的不断提高的目标。
当一个人沉迷于某种活动时,那是他在那个活动中体验到了愉悦感,并努力达到和寻找更高的愉悦体验。
比如有人说“用打麻将的精神来工作,怎么能不成功呢?”
1、随叫随到,从不拖拖拉拉:
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喊“三缺一”,立马现身出现。
2、不在乎工作环境,专心致志:
小茶楼、大街上、旅游景点,只要打麻将从不挑地点。深恶旁骛,专心致志。
3、不抱怨,经常反省自己。哎!怎么又打错了。
从来都只怪自己打错了牌,而不会抱怨别人打错了牌。
4、永不言败,推倒再来:
无论这一把输的再惨,没事下一把再战。
5、牌好牌坏都往好的方面调整:
随便摸到什么牌,都会努力往好的去调整;好牌做大牌,坏牌做好牌。
6、不嫌弃工作时长,抱着必赢的心态:
通宵麻将是常态,随便之前输的多惨,都会想要赢回来。
然而事实上,我们真正在工作的时候为什么就缺少这种“麻将精神”呢?
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工作任务当成一种游戏来体验。
企业经常会提到一个词“良性竞争”,其实本身“竞争”就是一种游戏。
所以作为管理者,参考“麻将精神”来制定更多的执行游戏体验,会让员工更加乐于参与到你的任务执行中来。
大侠总结:用4种方法来提高员工的个人动力,再配合员工的个人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员工的执行力。
管理者应该帮助员工主动做出选择,创造切身体验,用故事打动人心,把任务变成游戏,通过这四种方法让员工积极参与并采用正确的执行行为,来达到我们确定的执行目标结果。
我是知阳,努力成为一代职场大侠。
欢迎大家关注、评论、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