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无证之罪》里的破案线索,到底是什么鬼?
▼
- 风物君语 -
嘎拉哈是什么?
因为一部热播的网剧《无证之罪》
我第一次听说了“嘎拉哈”
当时弹幕是这样的
▲ 这几天弹幕好些了,不少来回答这个问题的,刚播出的时候一票网友在屏幕上问“嘎拉哈是什么?”是啊,嘎拉哈到底是个啥?
弹幕没回答的问题
我今天来帮它统一回答一下
嘎拉哈就是
……
▼
如果你还没看过《无证之罪》,那不好意思接下来有几个字涉嫌剧透了。
在这部破案题材的网剧中,通过嘎拉哈这条线索,警察们最终找到了无名凶手的真实身份。
这几个骨头做成的嘎拉哈到底是什么呢?
东北的朋友对它肯定不陌生。当我抛出这个疑问的时候,坐在我旁边来自长春的编辑说,“嘎拉哈啊,我们东北那边儿的,最高级的是狍子骨做的, 我们玩儿的都是塑料做的。”乍一听你可能会觉得这游戏地域性很强,但如果我说抓子儿、抓巴骨、拾磨个……你会不会熟悉一点儿了?
“嘎拉哈”指的其实就是小时候抓子儿游戏中的那个“子儿”。只是在不同的地区,这个制作“子儿”的材料不太一样。
1
那个年代没有 iPad,但有子儿可以抓
在东北,“嘎拉哈”指的其实是动物的髌骨。它实际上是满语的汉语音译名字。这些骨头一般是后腿膝盖部位,腿骨和胫骨交界处一块独立的骨头。在东北玩嘎拉哈一般被叫做“欻(chua)嘎拉哈”。
这个游戏最早是在中国北方,特别是像满族、锡伯族、鄂温克族等这些北方的游牧民族之间流行起来的。
欻嘎拉哈的时候,一般四个为一副,外加一个里面填充苞米茬的布口袋或皮球。玩儿的时候只能用一只手,当皮球被抛起后,在球落地并弹起的时间里,玩家要摆好嘎拉哈,再接球。由于嘎拉哈用的骨头一般有四个宽面,不同的宽面有不同的叫法,分别有“珍/针/支”,“轮/背/拐”,“壳/坑”,“肚”。抓嘎拉哈的时候,需要接住皮球的同时抓起同样花色的嘎拉哈,否则不计分,抓住嘎拉哈没接住皮球也不计分。
退回去个三四十年,这还算儿童游戏里小朋友们比较爱玩儿的游戏。在东北童谣里还有唱:
“三加三,
加十一,
百花点将一十七。
……
嘎拉哈,
带油珠,
我全赢来你全输。
七个坑,
八个肚儿,
谁要输,得算数。”
2
物尽其用,抓子儿体现着古人的游乐精神
年轻点儿的朋友可能对这个游戏已经不太熟悉了,在没有个人电脑的年代,人们从各种物件中找到生活的乐趣。
尤其北方畜牧区,那里农业一年一熟,冬季放牧时间短,人就闲下来了。但北方冬天天冷啊,没办法,人就只能窝在家里玩儿。因此就伴生了花式室内游戏。欻嘎拉哈就是东北女孩子最爱玩儿的其中一种游戏。
在东北,男生也玩嘎拉哈,只不过方式不一样。它是男生之间的一种竞技游戏,又称“打远马儿“。游戏中,双方玩家各执多个嘎拉哈,先后抛出,先抛出者作为靶标,后抛出者则以其为标的,击中者为胜。
玩儿嘎拉哈其实就是在玩儿骨头块,没什么特别稀奇的,只是透过这些个骨头快,你能感受到古人们物尽其用的兴致。
由于北方是畜牧区、农业区交错地带,羊、猪、鹿、麋、骆驼等动物较多,因此做成嘎拉哈的髌骨多从这些动物身上取材。
早期的嘎拉哈还没开发成五花八门的游戏,它最早被发现在墓葬中作为陪葬品,秦汉、北魏、金代、明清等朝代的墓穴中都曾发现过这类陪葬品,它们被用来标志墓主人的身份。此外,北魏时期的鲜卑人还将嘎拉哈作为沙盘上推演战事用的棋子。不同大小、类别及颜色的嘎拉哈被用来代表不同的军事类别。
伴随着北方游牧民族南侵,胡人南迁,嘎拉哈也被带入了中原,传遍全国,有了后来的抓子儿。而材料也从动物身上的髌骨也因地制宜的变成了麻将、李核、杏核、石子、塑料……这类各地方常见的材料。
▲ 没有动物的髌骨没关系,有石头也行。
它也因此成了全国女孩子手中的玩物。
每年春暖花开出手不冷的时节,各地的女孩子就会亮出自己的装备呼朋唤友地玩儿这类游戏,玩过夏秋,一直到冬天。伴随着这个手上运动,还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童谣,它们一般没什么意义,不过是伴着抓子儿的动作,从孩童口中唱出来的“顺口溜”而已。
“我说一,谁对一,什么开花在水里?
你说一,我对一,莲花开花在水里。
我说二,谁对二,什么开花窜蓬子?
你说二,我对二,金针开花窜蓬子。
……
我说十,谁说十,什么开花开的迟?
你说十,我对十,腊梅开花开得迟。“
今天,这些童谣离我们已经渐渐远了。
不只是抓子,不少童年的游戏也渐渐从我们的记忆中淡出,当我们长大以后就不再看见有孩童在小区的楼下玩起那些我们曾经熟悉的游戏了。
▲ 跳房子
▲ 跳皮筋
▲ 踢毽子
▲ “东南西北”
……
风/物/时/刻
你小时候最爱玩儿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