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海丨童年记忆中的农活


1、生产队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沿海农村。那个时候,乡镇还不是乡镇,叫公社,村叫大队。大队下面分十几个小组,叫生产队。生产队就十几户人家,选了一个队长,叫生产队长。除了队长,还有一个记账员,而干活的农民,都叫社员。在生产队,队长管平时的劳动生产,记账员给大家记公分、计算分物数量、记录收支等。

生产队就像一个大家庭,首先有自己的公共财产。那时候,田间有条小河直通村里,小河进入村庄,每隔几米就有一个河埠头,几乎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河埠头旁边就是一块面积很大的地坦,水泥地面很平坦,主要用于分发粮食和晒稻谷用的。坦坦的最底一处,就是几间平房,那就是农具室,生产队所有的农具都放在里面。比如打稻机、爬犁、锄头、洋铲、篾箩等,甚至连扁担也放里面,那些全部是生产队的公共财物。

其实,那个时候的生产队长当得很辛苦,每天要比社员起得早,要挨家挨户叫醒,碰上睡懒觉的,还得叫几次。等都到齐了,大家各自挑着当天需要的农具,排着队出发。

2、农忙假

我上小学的时候,条件很艰苦。教室是租用的民房,大家自己带小板凳,没有桌子,上课就坐在凳子上听老师讲课。

条件虽不好,但是学习压力并不大,最惬意的,每个学期还有农忙假。

南方气候温润,农村两季三头忙。春天要翻耕农田,播种早稻。夏天早稻收成,还要插秧赶晚稻。秋天轻松一些,只收晚稻。那时候,田间收成就是一切,农忙时间人手绝对不够,所以一到农忙学校就放假,目的是让我们也参加田间劳动,帮父辈赶季节。

农忙假一般七天,几乎没有任何作业。但所有的小孩几乎都很害怕干农活,都不愿意去干农活,因为那时候所有农活都是手工操作,又脏又类。于是,小孩们要么装病,要么躲起来,等家里的大人都下田间了,才跑出来欢天喜地地玩耍。大人们把这种情况叫做“打散作”,那时候的打散作跟现在词义不同,是贬义词。

3、担饭

担饭其实就是送饭。生产队组队下田干活,家里需要给田间的劳力送“日昼”(中饭)和“接力”(午后至晚上之间需要添餐)。刚开始,大家自家送自家的,但由于送的时间不统一,经常耽误劳动。所以,后来生产队就想了一个办法,每天专门留一两个社员在村里,督促家家户户做饭,然后把十几个饭桶叠在一起,用绳子捆好,一次性送到田间,这就是担饭。

担饭的队员有一种特权,就是早上可以睡懒觉,因为他们的工作是从中午开始。但是,担饭是个让人看不起、还有经常挨骂并经常受委屈的活。留下来担饭的社员,基本上是被生产队公认为劳动力最弱的,公分也要比别人低。

那时候的田间道路,要么泥泞,要么石头遍布,别说挑着担子,就是空手走路也会打滑摔跤。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担饭就惨了,不但田间挨骂,村里的女人也骂。有时候担饭送晚了,田里的社员就发牢骚,他们根本不讲是自家的老婆做饭晚了,所以担饭其实还是冤枉鬼。

直到后来,生产队有了“替船儿”(一种比较小的木船或者水泥船),担饭模式才被取消,改成用船送饭。

4、打格

那时候插秧,需要先打格。所谓的打格,就是田埂两头两个人拉这一条绳子,绳子上面做了标记。田埂两头的人每人一根竹棒子,竹棒子的长度是规定的等长,两人插下钎子,田里的人就按标记插上秧苗。这样一格一格出来,社员们就在格子里插秧,每格四株。插秧本事好的,插出来的位置整整齐齐,大家把这种情况叫“四对株”(每格横向四株秧苗),是一种赞美。

打格的基本是小孩或者女人,也就是说不是正劳力。我一直觉得这种分配很不公平,因为插秧的时候,生产队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部出动,四五十号人,打格的就十来个。尤其是当时的田垄就六、七米宽度,插秧速度快的社员两分钟就是一格,所以插秧的时候,后面插“格底”的总是催打格的,就像猫追耗子。

我那时候读书成绩好,打格也享受待遇,就站在田埂上,插钎子,再拔钎子,根据竹棒子长度重复模式。其实我依然不满足这种待遇,我情愿插“格底”也不打格,一是打格让人看不起,老弱病残的代名词。二呢,弯腰挺身,一整天下来,觉得比插“格底”还吃力。

5、打稻

打稻就是收割稻谷。

打稻的设备由两部分组成,稻桶和打稻机。稻桶也叫七块板。先是替板,放在田皮面的,长方形很大的一块板,前面是平的,后面延伸出两块尾板,用于放篾箩,也可以站人,替板四边还有缆绳,用于拉动移位。打稻机就放在替板的前端。打稻机两旁两块大板,后面一块,上面三块,用木条筋骨式的固定好,样子就像一个小茅房。

打稻的阵式布置很有科学道理。前面几个社员先要把已经割好的稻把堆积起来,堆得很整齐,打稻桶就在稻堆前面,这样就免了大家来回跑动拿稻把,省了很多时间。

打稻桶旁边一般需要七个人。两个站在打稻机前,是打稻主力军,基本是生产队最威猛的社员,因为他们要用脚踩,打稻机才会转动。主力军身后要站两个人,属于助手角色,任务就是向主力军输送稻把,其实送稻把也是技术活,每次送上去的不但多少要均匀,还得整齐,否则就会耽搁时间,甚至会失去协调。

打稻桶两旁站两个人,主要就是处理稻秆,那时候这个活叫做“撩稻秆”。主力军把脱完稻谷的稻秆扔在稻桶上,两边的人要赶快撩,动作之熟练、快捷简直叫人傻眼。

后面的人工作比较轻松,稻桶里的稻谷满了,主力军会主动停下来。这时候后面的人要开启一块板,用畚箕把稻谷弄到篾箩里,然后挑出去。后面的人唯一要求的就是要有挑功,把两百多斤的担子从田里挑到河岸也不是轻松的事情。

6、拔缆

拔缆实际就是拉纤,那是后来的事情,因为生产队有了大的水泥船。

农忙的时候,水泥船每次总是装得满满的,很沉。这个时候,船上只留一个人,站在船尾,握着一把船桨,给船把舵,那时候这活叫“抗伞”(谐音)。而船头系着一根很粗的缆绳,所有的社员手牵着缆绳,就在河岸上“拔缆”。

拔缆也是很累的活,尤其是农忙小河里水浅的时候,拔缆很费劲。拔缆唯一的快乐,就是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一种胜利归来的感觉。

拔缆还是一种技术活。那时候小河虽然桥梁不多,但很落后,因为那些桥都是石板桥,桥底没有通路(后来就有了),船要过桥,缆绳先要通过桥底。这时候,拔缆的第一人就要显示身手,他一个人站在桥板上,一圈一圈收起缆绳,等大家都放手,他就扣好位置,用力一甩,缆绳头就会从桥底下通过,身手要快,要把缆绳抢住,否则缆绳就会又掉下去。一气呵成这个动作,不但需要力气,还需要技巧。

作 者 简 介

江海,原名刘光清,1967年生于浙江瑞安,曾当过教师、法律工作者、记者、电视编导,作品甚丰,获奖无数,系中国教育文学研究会会员,温州市作家协会、电影家协会会员,瑞安市影视家协会副主席。现为自由撰稿人,多家影视公司签约编剧。






(0)

相关推荐

  • 农村谚语“芒种到,三不做”,今日芒种,哪三件事不能做?

    今日芒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多地进入夏收的农忙时期,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河北.江苏等小麦产区收获工作进入高峰期,因此,芒种又被人们称为"忙种".除了小麦收获以外,紧接着 ...

  • 回忆当年生产队的基本情况

    人民公社时代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因为当时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核算分配的,又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生产的.所以,在公社,大队,生产队三个层级中,生产队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从整体上讲,生产 ...

  • 回忆录〔远去的生产队〕 有些东西远去...

    回忆录[远去的生产队] 有些东西远去了,可他还在心里.有些经历很久了,可他还在梦里.生产队自1982年解体,已经三十九年了,可现在想起来仍然如昨,十分清晰,那是一代人走过的一段风雨历程,那是一代人度过 ...

  • 贴晌饭

    贴晌饭 所谓贴晌饭是指在过去的东北乡村里,农忙时午前或午后增加的一顿(或两顿)饭.不过,一般的贴晌饭是安排到下午两三点钟左右. 那么,为什么会有贴晌饭呢? 在东北乡村,过去的年代曾经有一句俗语,叫&q ...

  • 你经历过或者听老人讲过生产队的故事吗?(甲说)

    我是一名生产队社员,经历过长期集体劳动,参加过修塘埧,改田扩地,也参加过万人工地修水库的义务工,缴过公粮,卖过余粮是名地道的农民,我想对于生产队的真实故事是有发言权的.网传人民公社就是吃大锅饭,饿肚子 ...

  • 回首生产队时的光景

    文:杨晓光 从1958年"人民公社好",到1984年农村全面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存在了26个年头.与此相关联,作为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生产队,也同 ...

  • 六七十年代农村生产队劳动,农民一天挣十分工,仅值几毛钱!

    一.六七十年代的[工分制]:▽ 四十多年前的生产队劳动,一天挣10分工,仅值几毛钱,是全国农村农民的真实生活写照,也是过去那一代人终身难忘的艰辛岁月:大集体时代生产队社员参加队里劳动称之为" ...

  • 江 海丨童年记忆中的父亲

    一.农民 我童年的时候,父亲正壮年.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从事过很多职业,但做得最好的,还是一个农民.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农田就是农村的一切,农民对于每个家庭就是支柱.我还记得,母亲用鸡蛋换回几两糖 ...

  • 江 海丨小老虎(散文)

    小老虎是我儿子给一只小狗起的名字. 我不喜欢狗,而且一直反对家里养狗.小老虎进入我家,完全是我妻子跟儿子先斩后奏行为造成的结果. 五年前,我们一家蜗居在温州.说是蜗居,是因为我们居住的地方实在是有点小 ...

  • 江 海丨不识阳山莫咏桃(散文)

    四月春晚去无锡,只为点滴小事.事毕,朋友挽留,问:喜欢桃花吗?我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人面桃花,桃眼秋波,谁不喜欢?朋友再问:知道阳山吗?我顿语塞,确实不知道. 汽车在无锡城区转了几个弯 ...

  • 王海春原创诗歌丨歌声中的童心

    歌声中的童心 文/王海春 夏日的历阳湖波光粼粼, 苍翠的金鸡岭飘着白云. 老儿童在这里欢度六一节, 胸前飘着鲜艳的红领巾. 一张张笑脸像孩子般灿烂, 一首首老歌打开共同记忆的闸门-- 小鸟在前面带路, ...

  • 李绛明丨濛江拾遗之童年记忆

    作者简介 李绛明,笔名秋思,汉族,1962年生,中国青年诗人协会会员,广西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藤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有作品在<诗中国杂志>.<雅剑诗刊>.<西江月> ...

  • 一粟||【童年记忆中的家乡】(江惠文学)

    <春日书巢湖旧事> 五代宋初:谭用之(字藏用) 暖掠红香燕燕飞,五云仙佩晓相携. 花开鹦鹉韦郎曲,竹亚虬龙白帝溪. 富贵万场归淡酒,是非千载逐芳泥. 不知多少开元事,露泣春丛向日低. 作者 ...

  • 王海春原创诗歌丨夜空中最亮的星

    夜空中最亮的星 作者:王海春 仰观浩瀚无垠的苍穹, 我在追寻那颗最亮的星: 她像一条神奇的小船, 在星辰大海中扬帆前行: 船上有一位美丽的仙子, 她的笑容照亮了茫茫夜空. 啊!那是中国的空间站, 那是 ...

  • 《山海情》中的情节在1991年,是否电视剧过于渲染了?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一部以"扶贫"为主题的电视机<山海情>,不知不觉火了好久,连带着剧中那些"深度描绘贫困状况"的剧情,好些也在各大平台刷屏.却也有 ...

  • 江恩角度线中的价格回调带运用

        什么是江恩回调带     在学习江恩角度线的时候,我们知道可以做出两组不同的江恩扇形线相交汇,由这些扇形线交叉的点相连接画出水平趋势线,这些不同价位(水平价位)的趋势线相隔的距离,叫做价格回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