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东亮丨墙上的老报纸



人到中年以后,便会时常怀念童年的种种好处,怀念那及真实又缥缈的往事。那些由童趣和直觉造成的美。感觉如同黑白电影一般深印在记忆的最底层,偶尔回放出一些支离破碎的镜头片段,却叫人平添许多惆怅和哀伤。

那是一个清凉的早晨,几只麻雀把我从梦中叫醒。我静静地躺在我家小北屋的旧木床上。几缕阳光从那扇破门板的缝隙里投射而入。还有几缕从门板的虫洞里折射进来,形成许多土黄色的光柱子,有数以亿计的灰尘在其中飞舞着。这斑驳陆离的光束让我情不自禁的将手指伸进去,手指立刻变成血红的颜色,我马上将手指缩回来,便又恢复原状,如此反复了无数次却也乐此不疲。那光束带着灰尘射进灶台上,射进饭锅里,锅里的红薯冒着腾腾的香甜味,我怀疑这束光是否将这红薯饭给弄脏了。记得贴在北面墙上的两幅画也在这光的点射下显得愈发迷人。其中一副是《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画面上青年毛泽东身穿蓝灰色的长衫,手里拿着一把雨伞,他神情坚毅,给人一种顶天立地的威严之感,伟人身后是阴云密布的天空。这是我对伟大领袖的第一印象,画面下的留白处被二哥认真的写下了“毛主席万岁”几个歪歪扭扭的几个铅笔字。第二幅画是现代京剧样板戏《沙家浜》里郭建光的英雄造型,他头戴崭新的新四军军帽,身穿灰色新四军军装,一只手紧握一把驳壳手枪,枪把上系着一根耀眼的红绸子,从那时起我便对那灰蓝色的带着红领章的新四军衣服有种特别痴爱。英雄郭建光的另一只胳膊呈四十五度角弯曲在胸前作出英勇无畏的前进状。我大哥二哥不知作了多少把带着红布条的木手枪,领着我和小伙伴们学着英雄郭建光挥手高喊:“同志们!冲啊……”

在我的记忆当中,一种叫“蛆灰”的东西,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

我们家坐东向西的宅子西屋是主房,我们挺神圣的称之为“上屋”。我奶奶居住在上屋的南里房内,屋子的伏棚儿上、墙角里都结满了各种各样的蛆灰。清晨,从窗口照射进来的阳光使蛆灰变得亮丽起来(尽管晚上看起来有几分恐怖),它如同流光溢彩的宫灯在光辉下晃动着,宫灯下面靠墙角的旧木床是我们哥仨的天堂。大床所靠着的两面土墙上糊着一层又一层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都已发黄,报纸上的黑字很多已被我们扣掉,幸存下来的字迹还依稀可辨,经常被大哥二哥认真的破译着:“什么工业学大庆啦!什么苏联、阿富汗啦!……”有一行字最粗、最黑、最醒目,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

那张旧床上铺着奶奶自己放置的粗布花格床单。床单上有数不清的小疙瘩,那是天然的按摩器,被晴天的阳光晒过的粗布单子有一种淡淡的棉布的味道。你能躺上去,别提多舒服了,也只有躺在这里才真整体会到睡眠的滋味。躺在这张床上,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永远别长大。

许多年以后一个夜里,如同电影中的蒙太奇一样的奇幻,我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挂满蛆灰的老上屋。又躺到了奶奶那张铺着粗布床单的旧床上。屋子里洋油灯摇曳绿豆大的微光,微光中荡漾着姑姑们的欢声笑语。我像一只欢快的小鸟,时儿帮奶奶掺着麦子里的砂碜,一会儿又帮姑姑们装袋子。我将从粮堆中捡出的砂碜整齐地摆在地上,大声地数着数:一、二、三……一会儿又看见奶奶戴着老花镜吃力地认着针线,总是将线穿不到针鼻儿里去,我赶忙过去眼明手快地帮奶奶穿好了线。奶奶笑得脸上乐开了花,摸着我的脸说:“俺三儿真有本事!”我欢笑着从梦中醒来,可醒来后,心如荒漠,一股无名的哀伤涌上心头,我呜呜地哭了。现实的一切将那薄如蝉翼、轻若游丝的美梦一下子变幻的无影无踪。

我从小就是个非常感性的人,会本能地抵制理性的束缚,我一直坚持认为直觉产生美。宁可碰得头破血流也不愿欺骗自己的眼睛。尽管受尽艰辛和磨难也不会亵渎自己单纯的心灵。所以,当我们都在享受阳光照进那些明亮的玻璃窗里的时候,不知道别人会看到什么,会想到了什么。而在我的眼中,时常会出现那些光和灰尘的交相辉映、曼妙叠加的童话世界。

作 者 简 介

宋东亮,男、45岁,笔名“始祖鸟”。河南郑州荥阳人,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荥阳市作协理事,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世界汉诗协会会员,世界汉诗协会暨大河刊社驻荥阳工作站副秘书长。现就职于荥阳市住建局。本人自幼酷爱文学、历史,中学期间曾尝试诗歌、散文、小说的创作。是学校诗社成员。参加工作以来笔耕不辍。本人曾在《世界汉语文学》、《楚河汉界》、《荥阳文学》、《荥阳慈善报》、《荥阳学习》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散文、随笔。2014年,散文《双清仰止》入选《中国散文选粹》一书。



(0)

相关推荐

  • 读书散记:怀念那真读书的岁月与有关纸笔的故事【散文】

    作者简介 李跃峰,笔名(网名)山野俗人,陕西省大荔县人,生于1966年10月,酷爱文学.是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江山之星.曾在国家各级报刊发表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多次.其中,中篇小说<梁燕妮> ...

  •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团年饭II梁克锋

    团年饭 ☆梁克锋   大年三十一家团聚吃团年饭是我家保持了几十年的习惯. 那时吃团年饭在父母家.父母在村里有一院房子,四四方方的院落,五间正房,左边是做饭的厨房.放粮油瓜豆的库房:右边是放农具的杂物间 ...

  • 【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谢艳君作品丨清明至天涯远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站在老家山头,四面都是连绵的青山,无涯的新绿 ...

  • 况永夫丨遥寄吾叔况开武

    遥寄吾叔况开武 作者:况永夫 叔: 我没有见过你,可老一辈人经常提到你,你叫况开武.他们说你在私塾里不是念书是"喝书",班里的同学都被你甩出一大截子. 那年濉河南岸大开发,你的&q ...

  •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父母爱情​II薛绍梅(陕西省)

    父 母 爱 情 ☆薛绍梅(陕西省)  ---谨以此文献给天下平凡而伟大的父母 倘若父母还健在,今年应是父亲90岁,母亲88岁诞辰.然而人生无常,父亲离开我们已经12年了,母亲也离开我们4年了.父母一生 ...

  • 散文《猜谜语》徐占生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猜谜语,在我老家的方言里叫"猜闷".闷,发"mei"音后迅速将舌头卷起后扬 ...

  • 散文||新年的味道

    新年的味道 新年到,幸福到,家家户户乐淘淘! (一)鞭炮的味道 今年我又回到家乡孔埠镇过年.回家时正值小年夜,车行路上从附近的村庄不时传来爆竹的一声声钝响.我兴奋地说:"我闻到新年的味道啦! ...

  • 【三江文学】《消失的老宅》作者‖信章旗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 总第1355期 社      长:李不白 高级顾问:衣非 特邀顾问:周渔 总     编:黄葵 副 总 编:梧丹梦 副 社 长:王笑 主     编:紫衣云梦 副 主 编:轻舞飞 ...

  • 宋东亮丨老寨墙上的晚霞

    在梦中,偶尔会闪现出一段长满酸枣树和藤条的老寨墙掩映在在落日的余晖下,仿佛是谁在寻找一段失落的记忆,还有那一位似曾相识的老羊倌在悠闲地抽着旱烟,不时地吆喝着那几只不太温顺的绵羊-- 我们段坊村和木楼是 ...

  • 宋东亮丨别样的说文解字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与载体,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几千年来时刻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在使用汉字的同时,不妨将文字拆解开来,用心品味,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方式,作出自己独特而别致的阐释. ...

  • 宋东亮丨静下心来读国学

    清晨,踏着一片清幽,走在花园的小径上,迎着这一阵阵和煦的微风,沐浴在这被夜过滤掉尘嚣后,留下的这一方清新的空气中.在葱茏翠绿的林间,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将露珠照得愈发晶莹透亮.捧上一本<诗经> ...

  • 宋东亮丨陇海铁路,连着梦和远方

    (一) 从小就知道,有一条陇海铁路从我的家乡穿过.一头向西,连着高山,也指着太阳落下的地方:一头往东,连着无垠的地平线,也朝着朝阳升起的方向.在这条两头不见首尾的铁路上,常常有火车这个长长的怪物风擎电 ...

  • 宋东亮丨 丽江行

    最初知道丽江这个名字,是因为看了北大才子余杰的一篇文章<丽江,更加接近天空的地方>,觉得那里简直就是天堂.触手可及的白云,玉带缠绕的玉龙雪山,世外桃源般的丽江古城,那叫人情愿居住一辈子的木 ...

  • 宋东亮丨塔山杏花醉芳春

    早春二月,应是"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时节.可眼下,虽说已到了惊蛰与春分交替的节令,天气尚且清寒未退,冷热无常.不过,听说塔山的杏花已经是满山竞放.遍野飘香了.听朋友讲 ...

  • 宋东亮丨一包烟

    总喜欢在傍晚的时候买一包烟.因为经验告诉我,这时候买包烟通常可以坚持到明天傍晚.若是当天早上去买烟,恐怕就坚持不到第二天早上了. 下班铃一响,离开座位,在临走之际,要收拾东西,首先检查是看看烟和火机是 ...

  • 宋东亮丨小别离

    春节,像个匆忙的过路客,没功夫在这里做过多的停留,它只在岁月客栈里门口的登记簿上潦草得画上自己名字与年龄,便十急慌忙地走开了. 转眼间又到了送别女儿的时刻.她到云南大理读研已经一年半了别离仍然是我们内 ...

  • 宋东亮丨回忆我的老师徐文洲(下)

    这场秋雨下得格外缠绵而悠长.我想这是上天专为徐文洲老师的离世而洒下的泪水.苍天有眼啊,怜悯人寰.为逝去的人铺就一条温润而富有诗意黄泉之路.让她在归去的路上不寂寞,有这一派潇潇风雨.黄花红叶的秋韵做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