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和三国最根本的区别——其实是江湖和庙堂两种思想文化的对撞

历史剧场 4月28日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是专门针对四大经典名著中的两部——《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叫做“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这句话许多朋友都听过,大部分理解的原因不外如下,少不读水浒,是因为年轻人本就血气方刚,更容不得书中的江湖义气相激,容易热血冲动下头脑一热干傻事儿;而老不读三国,则是因为人老了本就心重,再看书中这些权谋算计尔虞我诈的东西,就更加喜欢疑神疑鬼,消耗精力了。

不过这只是这两部名著小说表面上的区别,而骨子深处则是两种文化的激烈碰撞——一曰江湖,一曰庙堂

这两种文化都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相互对立,相互排斥,但又相互包容,相互吸收,而对其概括最好的,某过于《岳阳楼记》中的那句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文正公谆谆教导大家,庙堂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江湖也没有理解中的那么远,这其中随时可以发生转变,正是老子之道中的朴素的辩证观。

而在我国浩如烟淼的文学作品之中,描写江湖侠义文化最好的莫过于《水浒传》,而记叙庙堂正统文化最好的,自然就是《三国演义》。

接下来红尘君就来分别分析一下,这两种文化思想在这两部巨著中如何得以体现的。

江湖文化与《忠义水浒传》

其实“江湖”这两个字最早是出现在庄子的《逍遥游》作品的,其中有一段故事是惠施和庄子的对话。

惠施告诉庄子,他自己有一个能装五百斤东西的大葫芦(可能是八仙铁拐李的那个宝葫芦),但正由于其太大了,让他反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携带既不方便,切开做瓢也没法舀水,所以他打算把它给砸碎了。

庄子就反驳道,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并不是葫芦本身有问题,而在于先生你自己,它不能够盛酒舀水,但你为何不把它系在腰间,作为漂游江湖的小舟呢?先生只知道小葫芦可以盛水,却不知道江湖之大却反过来可以装大葫芦,只会小用而不知大用,先生还是没有开窍啊。

此外庄子还在另外一篇著名的故事里面也提到过江湖,就是他借那条快要干死的鱼留下的名言——“相濡与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里面提到的“江湖”已经脱离了江河湖海这个自然物态的基本含义,而有了后世“江湖文化”的雏形概念,能够从思想精神层面做出解读了,它表现了一种自由自在,随波逐流,不受拘束,海空天空的朴素人生观,而后世正是在此基础之上又做出了更深刻,更细致的发展。

有些朋友认为“江湖”文化指的就是草根或者农民阶层的文化,其实这个理解是不对的,江湖文化其实是一种“游民”为主体的文化,它游离于“士农工商”这种传统的“恒产”阶层以外,有着“重义气,爱自由,轻名利,抱不平”这四大特点,同时还有相当程度的隐秘性和反社会性

而能够把这么多复杂的特点全部体现出来,并做到极致的,也只有《水浒传》。

三教九流的江湖人

不管什么思想和文化,最终还是要靠人物来体现,我们就来看看《水浒传》中都写了哪些人。

这里面有落魄的官员和贵族,比如在东京担任禁军教头的豹子头林冲,北宋开国名将杨业的子孙青面兽杨志,祖上有着“陈桥让位”之功的小旋风柴进,大名府的财主玉麒麟卢俊义,甚至还有武圣关羽的嫡系子孙大刀关胜等。

这里面有胥吏(就是不入流的小官和地方乡绅),比如梁山的第二任寨主东溪村保正托塔天王晁盖,第三任寨主郓城县押司及时雨宋江,两位都头插翅虎雷横和美髯公朱仝,江州的两院节级神行太保戴宗以及他手下的小牢子黑旋风李逵等。

这里面有工匠(类似于士农工商里面的“工”),比如一笔好书法的圣手书生萧让,擅长雕刻的玉臂匠金大坚,精与计算的神算子蒋敬,精通乐器的铁叫子乐和等。

但是在书中描写最浓墨重彩也最精彩纷呈的,还是处于社会底层并四处流动的那些“游民”们,比如书中不是主角胜似主角的行者武松,他的景阳冈打虎,狮子林杀西,快活林打蒋,血溅鸳鸯楼等等最闪亮的“个人秀”基本都是他单身一人行走江湖时候所发生的,也最能体现人们心目中的江湖好汉们讲义气,行勇武,快意恩仇的理念。

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非常不喜欢这种“游侠”行为和思想,还曾经把他们列为“五蠹”(五种有害于社会的存在)之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一个社会处于严重缺乏律法和公正的时候,类似武松这样能够以杀阻杀,以暴制暴,替天行道的好汉,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公正和法律,他的行为必然会得到更多的褒奖而不是指责。

而《水浒传》的背景时代北宋末年正是这样一个时期,国君宋徽宗荒淫无道,手下以蔡京为首的“六贼”把持朝政,贪赃枉法,卖官鬻爵,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朝不保夕,水浒的作者施耐庵老爷子所处的元朝末年也是一样的情形,所以他更能感同身受。

而除了武松以外,梁山一百零八将中还有大量的类似的存在,比如十字坡开黑店的孙二娘张青夫妇,盗墓偷取为生的鼓上蚤时迁,卖柴的拼命三郎石秀,街头卖艺的打虎将李忠和病大虫薛永,以及诸多如二龙山,桃花山,清风山,揭阳岭等江湖势力,他们的表现也许没有武松那么坦荡和正直,身上多了不少的匪气,流气,帮会气和神秘气息,但却更真实和形象的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江湖人。

江湖本就是容纳万物,所以江湖人也自然应该是三教九流,形形色色,良莠不齐

《三国演义》与正统文化

说完了《水浒传》,我们再来聊聊《三国演义》。

和《水浒传》正好相反,《三国演义》描写的是正统文化观念,也就是所谓的“庙堂文化”。

什么是庙堂文化呢?这个的起源要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充满了传奇和神话色彩的三皇五帝的上古时代,比如著名的尧舜禹之间的禅让制,就是庙堂文化的早期雏形,它主要是针对于统治阶级提出的要求,要他们大公无私,任用贤能,亲民爱人,事必躬亲,不辞辛苦等等。

然后在后世的漫长发展中,这种文化又逐渐发展成了所谓的贵族文化——这里大家不要一听“贵族”两字就和贪婪傲慢无耻等联系在一起,其实最早的贵族都是来自于平民阶层,是其中比较优秀和突出的部分演化而成的,而贵族文化也要求他们勇敢,勤奋,精明,守诺,勤俭,只有这样才能脱颖而出。

而早期的贵族家训中也往往都充斥着这种思想,至于大家理解和认识中的许多不成器的贵族形象,往往都是后世的“官N代”,在安逸和温暖的环境中渐渐忘记了祖辈的教训而变得纨绔起来,然后很可能就会经历时代另一轮的洗牌,旧贵族消亡,再产生比较优秀的新贵族,然后周而往复。

而孔子的横空出世,又把上古三代的贵族思想和文化集于大成,给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为纲领的儒教思想,也为后世的贵族思想给出了模板和标准,基本上就等同于“庙堂文化”了,它的初衷确实是为了统治阶层更好的统治国家和管理百姓——但并非只是针对百姓们,对于统治阶层本身也有许多约束和要求,只不过在古代封建王朝的“家天下”的客观条件下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贯彻罢了。

统治者阶层的三国主角

和水浒传一样,三国体现它的“庙堂文化”同样也要通过自己书中的角色,我们就来谈谈其中最主要的几位。

三国者,东汉末年的魏蜀吴三国也,魏国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是果实又被内部的司马氏所占据,因此也被称为“魏晋”时期。

而三国的创始人之中,魏国的曹操是出自于东汉末年的王公贵族,吴国的孙坚本就是东汉末年地方上的一镇诸侯——这两者本身就是贵族阶层,哪怕是出身最为卑微的蜀国的刘备,但也有着汉朝皇族的血脉,一直打着“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和复兴汉室的旗帜。

而在这三国之中,正是由于刘备的延自于“汉景帝之子”的正统出身,所以罗贯中也等于是把他作为第一主角来刻画的,书中也充满了“尊刘抑曹”的味道,而实际的情况却是曹魏大部分时间都占据着主动态势,并取得了最终胜利——因为尊重作为当时的统治王朝汉朝的延续,这本身就是“庙堂文化”的核心部分,虽然罗贯中自己属于落魄文人,但仍然深受这种文化影响。

此外,除了这三国的君主之外,书中花费笔墨最多也最出彩的人物,莫过于蜀国的一文一武——蜀相诸葛亮和武圣关云长,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及“忠臣不事二主”的精神,同样也是庙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君使臣要以礼,而臣事君也要以忠”

也正是由于这两人对庙堂文化中“贤臣思想”的究极贯彻,所以哪怕在后世这两位的地位也没有丝毫减弱,反而常常被加封甚至神话,因为后世庙堂中的统治者也十分看重他们的标榜作用。

综上而述,这就是我国诸多文学作品中最能体现“江湖文化”的《水浒传》,以及“庙堂文化”的《三国演义》,某种程度上也正是由于对这两种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极致体现,才让这两部书被列入“四大名著”,站在了小说界的巅峰。

我们在最前面提到过,江湖文化和庙堂文化虽然看似对立,但又相互包容甚至互相转化,正如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一样,因此这两部作品中其实也有对立文化的渲染。

比如三国中来自于江湖草根的人才也有不少,比如张飞,许褚,赵云,蒋钦,周泰等等,但是最终却都成为了各国的栋梁之才,这也是庙堂文化对于民间人才的观念——统治者一定要注重吸收和招揽平民出身的贤能,但后者却绝不能如水浒传那样造反,这是底线。

而水浒中也一样,以宋江为首的少部分人正如范文正公所说虽然“处于江湖之远”,但时时刻刻都不忘忠君爱国,并最终力排众议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并为统治者四处征战,打辽国,扫田虎,破王庆,最后和方腊血战一场,以极大的代价才换取了胜利。

但是就算这样,他们仍然不能为统治阶层所容纳,最后宋江等人的悲惨结局就等于告诉大家,庙堂之中是无法容纳这群来自于江湖的草根阶层的,所以他们来自于江湖,最终也只能散落于江湖。

所以尽管水浒中也包含了一定的庙堂文化,三国中也涵盖了一定的江湖文化,但却不会改变各自的主要思想,反而会更增加作品的复杂度,真实度和吸引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