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作者马克斯·韦伯1846—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本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社会科学家之一,现代文化比较研究的先驱人物。他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各宗教的经济伦理”,亦即试图从比较的角度,去探讨世界各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1920年正式出版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三联书店1987年出版了于晓等人的中译本。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主要考察了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的基督教新教的宗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的亲和关系。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范畴,而且还是一个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范畴。他把“资本主义”当作一种整体性的文明来理解,认为它是18世纪以来在欧洲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法律、艺术、宗教中占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精神发展的结果,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体现。在这样一种文明中,依靠勤勉、刻苦、利用健全的会计制度和精心盘算,把资本投入生产和流通过程,从而获取预期的利润,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经济合理性的观念。这种合理性观念还表现在社会的其它领域,形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精神气质或社会心态,弥漫于近代欧洲,这就是韦伯所说的“资本主义精神”。它作为近代欧洲所独具的价值体系,驱动着人们按照合理化原则进行社会行动,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的产生。
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是与新教伦理分不开的。新教加尔文教派所信奉的“预定论”认为,上帝所要救赎的并非全部世人,而只是其中的“选民”。谁将要成为“选民”而得到救赎或谁将被弃绝,都是上帝预先确定了的,个人的行为对于解救自己无能为力。从表面上看,“预定论”的逻辑结果必然导致宿命论。但在韦伯看来,“预定论”认为个人对于改变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这就在新教徒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紧张和焦虑,教徒只能以世俗职业上的成就来确定上帝对自己的恩宠并以此证明上帝的存在。于是创造出自成了一种神圣的天职,世俗经济行为的成功不是为了创造可供于享受和挥霍的财富,而是为了证实上帝对自己的恩宠。从而,“预定论”的宗教伦理就导致了勤勉刻苦,把创造财富视为一桩严肃事业的资本主义精神。这就是韦伯在本书中的主要论点。
韦伯这种以精神、思想的因素来解释历史进程的方法,固然视角新颖而富于启发性,但在根本上是他的唯心史观的反映。建议重点阅读本书的上篇。
百度百科:
内容简介
编辑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全书正文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之前有导论,包括第一章:宗教派别与社会分层,作者探究的是从人口统计或社会调查中发现的这一现象:“工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是新教徒。第二章:资本主义精神,是作者在“竭力探究在基督教的不同分支中历史地存在过的那些宗教思想的各自特性和相互差”之前,“对我们正在试图对之作出历史说明的那些现象的独特性略加论述”。第三章:路德的天职观——研究任务。作者从德语中的Be-ruf和英语中的calling两词的含义出发。因为这两个词都含有一种宗教的概念:“上帝安排的任务”。这样的含义是宗教改革的结果。下篇为禁欲主义新教诸分支的实践伦理观,包括第四章尘世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及第五章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前章作者研究的是加尔文宗、虔信派、循道派、浸礼派这四种历史上主要的禁欲主义新教形式的教义。第五章作者抛开各派在教义的差别,而在这共同的“世俗禁俗主义”的角度上将新教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于发端于加尔文教的英国清教徒为职业观提供了最融贯系统的宗教依据”,作者具体地研究了清教的伦理,并以17世纪的R·巴克斯特作为清教伦理学家的典型代表来加以研究。 [4]
作品目录
编辑
英译者序 塔尔科特·帕森斯 | A 加尔文主义 |
新版序言 塔尔科特·帕森斯前言 R.H.托尼导读 兰德尔·科林斯 | B 虔敬主义 |
导论 斯蒂芬·卡尔贝格 | C 循道宗 |
《新教伦理——由来、根据和背景》绪论 京特·罗特 | D 浸礼宗诸教派 |
宗教社会学比较研究总序 | 第五章 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 |
第一部分 问题 | 注释 |
第一章 宗教归属与社会分层 | 索引 |
第二章 资本主义精神 | 附录 |
第三章 路德的天职观——研究任务 | 一 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 |
第二部分 禁欲主义新教诸分支的实用伦理观 | 二 关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反批评结束语 [5] |
第四章 尘世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 |
创作背景
编辑
作品思想
编辑